【摘要】課堂效率高低往往是判斷該課堂是否成功的重要標準之一,提高課堂效率有很多方法,實行簡約教學是重要的手段之一。教師若能使用簡約教學的原則,課堂效率也能大大提高,而簡約教學體現在設置教學目標、使用教學手段、設置問題情境、處理學生反饋中。
【關鍵詞】簡約教學;語文課堂效率;促進作用
自古以來,人們都喜歡說“要盡量在有限的生命里做更多有意義的事,創造無限的價值。”因為生命有限,如何發揮最大的效用成為人們所關注的焦點。教學過程的基本功能有:傳授知識、形成技能、培養智能和發展個性。”教學過程通過課堂的形式進行,課堂的時間是固定的,如何在課堂中有限的時間里,發揮出最大的價值成為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之一。所謂效率,就是單位時間內完成的工作量。所謂教學效率,就是教學單位時間內完成的教學工作(通常指把學生教會)量。新課改提倡教師應該多研究如何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中,輕松愉快地接受更多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讓學生自己有更大的提高。
語文課堂也具有特殊性,“一個孩子對世界的認知和審美,其人格和心性的塑造,其內心浪漫和詩意的誕生……這些任務,一直是由一門叫“語文”的課來默默承擔的。語文的使命,主要是幫孩子完成三個方面的奠基:一是語言系統;二是美學系統;三是價值觀系統”因此,語文課堂需要傳遞的東西很多,不僅僅要求課堂的內容具有工具性,還要求語文課堂具有人文性,文本解讀是語文教學的第一任務。教學情境中的文本解讀,有別于常規意義上的教材分析和作為研究的文學解讀,而是基于課標要求和編者意圖等,通過對教材中文本的解讀,確立教學內容的手段。
在學習活動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主導,在教學的基本單位中,教師應如何引導,才能讓學生的大腦最大程度地保持高效,不疲憊?教師進行簡約教學有著重要地促進作用。其它的許多途徑,如確定科學的教學目標、優化課堂環境、運用現代化媒體、靈活地運用教學的規律和方法等等,都能為簡約教學服務。
簡約教學,是指高度概括性的教學設計與實踐過程,它不僅表現在形式上簡潔與明了,更體現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思維訓練上的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我認為,簡約教學體現在設置教學目標、使用教學手段、設置問題情境、處理學生反饋中。
首先,在設置教學目標的時候,教師不貪多,能正確把握文本的特點,在每節課之前都能設置好合適的、重要的教學目標,俗話說:“有舍才有得。”一定要避免教了的沒什么用,有用的沒時間教,能夠睿智地進行取舍,才是語文老師所應該掌握的技能之一,樹立合適的、簡約的、一針見血的教學目標,是提高語文課堂效率的關鍵,只有目標簡潔,之后的教學才能豐滿;
其次,語文課堂中使用的教學手段必須簡約。教學手段的呈現對語文課堂尤其重要。現代社會是信息社會,各種現代媒體的出現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方便,似乎不用現代化的設備,該教師就落后,這節語文課就陳舊。然而,我們真的需要這么多嗎?語文學習的關鍵是通過閱讀語言文字,能在腦海中浮現相應的畫面,有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我國漢語的一大特點是形象性,如果把握不好運用現代媒體技術的尺度,就會破壞這個特點,適得其反。今年學習了魏書生老師的課,他的課堂,基本沒有現代教育手段,只憑著一支粉筆一張嘴,就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讓語文課堂精彩紛呈。他的教學語言親切質樸,沒有空話套話,但是學生卻在他的帶動投入地學習。
課堂不是老師展示的舞臺,老師是學生學習的幫助者和引導者,一切教學手段的運用、教學過程的設計都必須切中要害,讓學生以語文的方式去學習語文,感受“樸素之美”。
再次,運用簡約教學原則設計問題情境才能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課堂時間是個常數,一旦教師提問的時間多了,提的問題多了,學生或多或少都會被老師的教學思路所左右,學生獨立思考讀書的時間必定減少,結果就會是時間浪費掉,學生還是云里霧里,不能將知識內化為自己的東西。這就是教學效率低的表現。
主問題的設計尤為關鍵,教師若能提取重點設計問題,問題就能起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效果,讓學生在閱讀學習中帶著設計的主問題去閱讀,既給了學生思考和活動的時間與空間,又能提高效率,促進學生的學習;
最后,在處理學生的反饋中,教師若能使用簡約教學的原則,課堂效率也能大大提高。在教師教學過程中,學生必定會根據教師設計的問題給出相應的反饋,教師若能在這些反饋中抽絲剝繭,抓住問題的關鍵和重點,給予學生相應的指點和引導,就是在簡約教學過程中的最后一步促進了教學效率的提高。
教學實踐告訴我們,學生學習效果如何,教學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如何更加科學地利用課堂時間,提高課堂效率。簡約教學指導我們在教學中抽絲剝繭,一針見血地抓住重點,既符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又符合教學規律,因此對語文課堂效率提高的促進作用,只有效率提高,語文教學才能發揮最大的意義。
【參考文獻】
[1]王開嶺.語文的使命[J].人民教育,2004年,第22期
[2]許衛兵.簡約數學教學[M],鳳凰出版社,2007年7月
[3]黎奇.新課程背景下的有效課堂教學策略[M].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0年3月
[4]鐘啟泉.新課程理念與創新[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07月
[5]李秉德.教學論[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
作者簡介:陳時(1992-),女,貴州興義人,課程教學論專業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學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