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紹明是楊尚昆之子,曾任新華社攝影記者。歷任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世界華人攝影學會會長、當代攝影學會主席;中國國際友誼促進會副會長,中華慈善總會名譽副會長等。現任宋慶齡基金會副主席。楊紹明在家中排行老二,從青年起就常常為領袖人物拍照,毛澤東、周恩來等國家領導人都親切地稱他“小二”。
12歲就挎起了照相機
楊紹明出生于延安。孩提時,他與李訥(毛主席的女兒)、葉向真(葉劍英的女兒)、任遠遠(任弼時的兒子)、王興(王若飛的兒子)常在一起玩耍。那時延安生活艱苦,可當這些小孩跑到毛主席身邊時,喜歡孩子的毛主席會賞給他們幾粒糖果。
父親楊尚昆是楊紹明學攝影的啟蒙老師。1954年,楊紹明12歲時,父親拿著一臺照相機說:“我來教你照相吧。”父親教他如何拍攝,又教他怎樣沖洗和放大照片。
楊紹明一開始學照相就是拍人物,先拍父母,然后就拍中南海里的其他領導人。因為和他們感情深厚,楊紹明拍得很投入,學起來也用心。當時中南海有個攝影科,都是新華社攝影部中央組的記者,有侯波、杜修賢、孟慶彪等等,楊紹明得空就向他們請教。
當時,楊尚昆在中央辦公廳工作,領導人有什么活動,他都告訴兒子。楊紹明就想方設法擠出時間趕過去拍,領導人一看,噢,小二來了,拍吧。
毛主席訪蘇,楊紹明拍下他站在舷梯上揮帽告別的照片;1961年,毛主席和章士釗在首都機場聊天,這張照片入了全國影展;他還拍了賀龍讀毛選,陳毅打乒乓球,李宗仁回國,等等。
早在1954年,中央決定調鄧小平來北京工作。鄧小平回中央工作后,因為和楊尚昆是四川老鄉,就經常串門,一起吃川菜,看電影等等。楊紹明趁機也拍了不少鄧小平的照片,有時候鄧小平家合影,也叫楊紹明過去拍。
楊紹明在中南海拍了12年,用相機留下了領導人的很多生動瞬間。
毛澤東的老朋友“小二”
“我出生在延安,當時生活條件相當艱苦,毛伯伯當時還把他在國民參政會的薪金拿給父親,要他為我置辦東西。”楊紹明回憶說,那時他還小,毛澤東不管怎樣忙,見到他時總要說一說笑話,或者分糖果給小朋友們吃。
“毛伯伯看著我長大,從小把我當小大人看,他很有禮貌。”楊紹明回憶說:“后來到了北京,我們小孩子在懷仁堂看京戲,喜歡坐在前面一二排。毛伯伯每次從我面前走過,都要招呼我:‘小二,老朋友,好久沒見了!”
楊紹明在家排行老二,個子又小,因此毛澤東管他叫“小二”。
有一次,毛澤東在香山同全體中央委員合影,看見湊熱鬧的楊紹明,于是就叫:“小二小二,你也進來照。”見楊紹明猶豫,毛澤東又招手喊:“來來來,我叫你來,你就來嘛!”于是把他拉到自己身邊一起拍了合照。由此,楊紹明攝影的名氣在中南海傳開了。
有一年,中央在廬山開政治局會議,毛澤東與周恩來談話時說到劉少奇、朱德都會游泳,唯獨他是“旱鴨子”。周恩來聽過之后認了真,要楊尚昆幫他找當時的國家體委主任榮高棠,派一個游泳教練來,他不相信自己學不會。楊尚昆回家立即告訴楊紹明:“周伯伯要學游泳,快去拍照!”楊紹明帶上相機,跑到廬山人工湖,見周恩來真的下水了。周恩來站在水中,一邊是教練,一邊是警衛長,楊紹明趕緊找了一只小船撐過去。
周恩來學得很認真,并沒有注意到楊紹明在對著他拍照。當周恩來抬頭換氣時,咔嚓一聲,《周總理學游泳》被定格在他的相機里。發現“偷拍”后,周恩來在水里抬起頭來,笑了笑說:“嗨!你這個小二!”后來,《周總理學游泳》這張照片不僅得到攝影界好評,而且周恩來也很喜歡。
1963年的一天,北戴河大雨過后,天邊出現一道彩虹。當時,毛主席正在沙灘上休息。楊紹明自告奮勇地說:“毛伯伯,我給你照一張像吧。”毛主席打趣地用湖南話答道:“好啊,我聽你指揮啊。”楊紹明也不打怵,他請毛主席站在臺階上看彩虹。說時遲,那時快,楊紹明按下快門,將毛澤東與彩虹、大海連接在了一起。這張照片后來發表在《中國青年》雜志上。
“文革”中教了8年書
“文化大革命”對別人是十年浩劫,對楊紹明家則是13年。“文革”剛開始,楊尚昆就被打倒了。
不久,江青、康生帶領文革小組到北大開會,動員學生起來造反。康生挑撥說:中央剛剛打倒了“彭羅陸楊”反黨集團,楊尚昆就是你們的同學楊紹明的爸爸。楊紹明當時也參加了這個大會,就站在臺下,康生一說這句話,他頓時就被學生圍起來了……楊紹明在大學里是很求上進的,他平時積極參加社會活動,是北大團委委員。但是“文革”一來,他就從天堂跌到了地獄。不久,楊紹明被關進了牛棚,是當時牛棚里最小的“反動學生”。
楊紹明常常被批斗,一次他在臺上被打昏,被押出會場時,一個造反派用紅纓槍猛扎在他頭上,頭皮被扎開長長的一塊,昏倒在地。造反派把楊紹明扔進了地下室。幸運的是還有同情他的同學,他們晚上偷偷進來給楊紹明縫上了頭上的傷口。
當時北大歷史系在北郊的南口有個開門辦學點,好心的同學把楊紹明送到那里養好了傷。
1968年,楊紹明作為可教育好的子女被送到張家口4627部隊農場種稻子,從播種到收割,他整整干了兩年。最苦的是插秧,“兩層冰一層水,中間夾個肉大腿”。楊紹明從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的干部子弟,成為真正的勞動者。
1970年,楊紹明被分配到河北隆化縣張三營中學教書,教的是語文、歷史和常識。從此,他開始和社會最底層的農民和農家子弟朝夕相伴,深深體會到底層群眾的純樸。當時,楊紹明所有的攝影設備都被抄走了,只有一臺康泰斯相機,因為借給同學才得以“幸存”。楊紹明就隨身帶著這架相機,給張三營的學生拍照,后來到了臨汾,又給工人學員拍照。
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楊尚昆恢復工作,楊紹明也得到平反,到了新華社廣東分社做一名攝影記者,終于圓了自己青春年少時的夢。
鄧小平為他拍的照片題名
楊紹明為鄧小平拍攝照片,前后12年。后來,他在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工作,擔任鄧小平生平著作組副組長,他可以“名正言順”走到鄧小平身邊,走進鄧小平的家庭生活。
1980年夏,楊紹明在成都巧遇鄧林,受邀次日一起與鄧小平爬峨眉山。第二天,楊紹明隨76歲的鄧小平一起登山。當時四川省領導同志勸說其乘車,鄧小平擺手:坐車子,沒意思。他堅持要扶杖攀登峨眉山。
鄧小平興致勃勃行至半山腰,路邊有一位進香的老太太坐在石頭上休息。楊紹明出于職業敏感,把焦距對好,閃光燈開啟。果然,鄧小平問道:“老人家,離萬年寺還有多遠?”老太太說:“不遠了,就在前面。”鄧小平說:“謝謝!”對話中,楊紹明按下了快門。一隊人走過,老太太才知道問話的就是鄧小平!她追上去,要給鄧小平下跪,工作人員趕緊扶住她。鄧小平用他特有的幽默說:“又不是要拜菩薩。”這張題為《鄉情》的照片獲得全國優秀攝影作品銀牌獎。鄧小平在4年后的80歲生日時,應邀在照片上題字“登峨眉山”,并簽下自己的名字。
楊紹明的攝影作品中流傳最廣的,是他拍攝的安享晚年退休生活的鄧小平。
晚年鄧小平很疼愛外孫和外孫女,雖然有了外孫,但他和一般老人的想法一樣,非常想有個孫子。1985年,鄧質方夫人在美國生下了小弟,后來,他們帶著小弟回國了。不足一歲的小弟有點對眼,長得很是可愛,鄧小平特別喜歡。于是就有了他坐在藤椅上輕輕地掀起小被子,憐愛地看著襁褓中的小弟這張照片。
一次,鄧小平在北戴河度假,他的小孫子撅著小嘴巴去親82歲的爺爺。就在祖孫倆將親吻時,楊紹明拍下這個瞬間。子女們拿給鄧小平看,他哈哈大笑:“兩個丑八怪!”他的子女們不同意了,他跟著解釋:“兩個撅嘴巴!”但是隨后又說了一句:“好,趕快加洗,一家一張!”
有一天,楊紹明去鄧小平家,正好看見鄧小平戴著眼鏡,沒穿鞋,坐在沙發上。兩腳輕松地搭在前面的軟凳上看《參考消息》。此時孫子鬧著要爺爺講故事,卓琳說“奶奶給你講故事”,孫子這才安靜下來。楊紹明突然覺得這可是鄧小平退下來后生活的真實寫照,于是他快門一按,這張作為《退下來的鄧小平》組照之一,在荷蘭世界新聞攝影大賽中獲獎。
(摘自《南方人物周刊》李玉霄/文,《老同志之友》延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