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玲
第一個消瘦基因
在發現了一系列肥胖基因之后,科學家又發現了苗條基因。苗條基因和肥胖基因有著剛好相反的效果,能讓人體重超輕,甚至骨瘦如柴,這個發現似乎又給胖子們點燃了一絲希望。
近期,英國《自然》雜志網站刊登了一項由英國、瑞士、法國等多國研究人員共同完成的研究報告,研究人員調查了超過9.5萬人的基因數據,結果發現,大約每2000個人中就有一個人16號染色體的某個位置多了一個拷貝,這個變異會讓男性超瘦的風險是正常人的23倍,女性超瘦的風險是正常人的5倍。這里超瘦的定義是體重指數(BMI)低于18.5,已屬于瘦得不健康。
這是第一個被鑒定出來和瘦有關的基因,位于第16號染色體上名為16p11.2的一個區域中。這個部位對突變很敏感,大部分復制似乎發生在細胞分裂成為胚胎的過程中,而非是從父母那里遺傳了錯誤的基因。
在人類早期,為了果腹需要付出的代價遠遠高于現在,在漫長的半饑餓狀態下,我們選擇了熱衷于高脂肪和高熱量食物的基因。這些基因曾經幫助我們的祖先成功地渡過了許多難關,但如今對于多數城市人口而言,甜食和高熱量食物唾手可得,而且隨著文明的發展,人類體力消耗日益減少,這使得人類的體重逐年攀升,這已成為不爭的事實。
可見,和肥胖基因一樣,擁有消瘦基因也面臨著某種風險。倫敦帝國大學的教授菲利普·弗洛戈領導了這個研究:“如果我們能發現為什么這個片段的基因復制會導致消瘦,可能會發現新的治療肥胖和進食障礙的潛在治療方法?!?/p>
肥胖基因愛莫能助
這個世界胖子越來越多,針對肥胖的研究也如火如荼。
美國公共衛生署署長雷吉娜·本杰明于2010年曾借助第一夫人米歇爾·奧巴馬的影響力,推出了反肥胖倡議活動。她為美國人勾畫出減肥藍圖,告訴人們如何在家里、學校以及工作場合進行減肥。她自己也是個大胖子,她說:“體形像我這樣(肥胖)的美國人仍然太多,大家還在體重及與體重相關的健康癥狀問題上掙扎。”
這位衛生署署長自己就差點因為肥胖栽過大跟頭。2009年,她被奧巴馬提名為公共衛生署署長之后飽受指責,原因只是因為超重。本杰明之前在阿拉巴馬州的工作成績斐然,因為“在美國最缺乏醫療的地區鑄造了令人欣慰鼓舞的愛心高效醫療體系”,而被授予麥克阿瑟天才獎。
本杰明知道的健康知識不可謂不多,付出的努力不可謂不大,但是她的體形依然沒有回歸正常的意思,時不時還要遭受詬病。肥胖者必須忍受超重帶來的疾病,比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還要承受很多人堆積在他們身上的冷嘲熱諷,羞辱責罵,甚至有人公開建議肥胖者“照照鏡子就知道你們該罵”。
這不是個新問題。很多人有著這樣一種邏輯:窮人之所以餓,是因為他們懶;有錢人之所以那么胖,是因為他們吃得太好了。在每種文化中,或多或少都有這種情形,即人們把自己的身體理解為一種公開的賬簿,上面記錄的是個人的壞習慣。但是,在這個肥胖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公共健康問題的時候,在有些人喝涼水都長肉的時候,很難說胖就是因為嘴饞。
遺傳學家認為,個體帶有的體重調節基因是決定其體重的最重要因素?!跋裆砀咭粯?,肥胖是可遺傳的,基因和肥胖的關系甚至比心臟病或者其他疾病和基因的關系還要密切。過去200年營養不斷提高,人們的平均身高已經增加了很多,但還是會有基因作用決定著人們的高矮,體重其實也一樣?!备ヂ甯暾f。攝入過多的卡路里、活動過少,這樣的生活方式導致了人們的平均體重增長,而其中總是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多地受到這種影響而變胖?!斑@是因為他們遺傳了讓他們傾向于累積脂肪的基因。我們的現代不良生活方式是導致肥胖的必然因素,但并不是使整體人口中肥胖人口數量快速蔓延的全部原因。”
基于這樣的認識,科學家一直在尋找導致肥胖的生物因素。1994年美國學者首先克隆出小鼠和人的肥胖基因表達產物——瘦素,從那以后針對肥胖的研究逐漸成為一個非常熱門的領域。
隨著研究的深入,科學家已經發現20多種基因變異使人容易長胖,但是仍然沒有解決肥胖問題的好辦法。如今,科學界基本取得共識。“人類的肥胖是個非常復雜的現象,至少涉及數百個相關基因。我們的研究會對肥胖研究有益,但那種寄希望于服用一粒神奇藥丸就能實現快速減肥的想法,可能永遠不會成功。”弗洛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