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磊 胡建剛
摘 要:包頭第二熱電廠兩臺200 MW機組鍋爐由于近年來煤質下降、煤質灰熔點低以及鍋爐存在的設計性缺陷,造成爐膛結焦嚴重,并且造成過熱器、再熱器的減溫水量大及壁溫超溫等影響經濟性、安全性的問題。該文以包頭第二熱電廠200 MW機組鍋爐為研究背景,找出導致鍋爐嚴重結焦的問題所在,通過研究分析得到以下結論,在鍋爐原設計條件下,一次風射流軌跡不同程度發生刷墻,引起水冷壁結焦,同時爐膛結焦后壁面溫度提高,又反過來加重結焦,形成惡性循環。
關鍵詞:一次風 結焦 四角切圓
中圖分類號:TK2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6(b)-0021-02
1 設備概況
包頭第二熱電廠200 MW機組鍋爐為DG670/13.7-22型超高壓、一次再熱、自然循環、固態排渣鍋爐,?型布置,設計煤種為煙煤。采用直吹式制粉系統,采用三分倉回轉式預熱器、鋼構架(雙排柱)。過熱蒸汽溫度調節采用兩級給水噴水調溫。再熱蒸汽溫度調節采用煙氣擋板,噴水作為細調措施。
爐膛邊長為12 400 mm×12 080 mm。爐膛高41 m。煤粉燃燒器鍋爐廠原設計采用四角布置切向燃燒、帶周界風的固定式直流燃燒器,一、二次風燃燒器噴口軸線形成的爐內假想切圓的直徑為Φ529 mm和Φ830 mm。每角燃燒器噴口共布置有12層噴口,其中一次風噴口5層,頂二次風噴口1層,其余6層為二次風噴口。燃燒器頂部設置頂二次風噴口(即OFA噴口),OFA噴口反切15度,旨在降低爐內氣流的殘余旋轉,減少爐膛出口處兩側煙溫的偏差。
燃燒制粉系統采用5臺ZGM80G中速磨煤機冷一次風直吹式制粉系統,其中4臺磨煤機運行,1臺備用。設計煤粉細度R90不大于22%。
燃燒器每層風室的入口處均設有二次風門擋板,風門的控制采用層控方式。
2 現狀
包頭第二熱電廠200 MW機組鍋爐自投產以來一直存在嚴重結焦問題,結焦使過熱器超溫、減溫水量比設計值高30%~50%,機組帶負荷能力降低30%~40%,鍋爐燃燒不穩定,結焦、超溫現象嚴重,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鍋爐爐內結焦嚴重。鍋爐出力低,機組帶負荷能力降低30%~40%,不能滿足生產需要。到2008年8月初機組帶負荷100~130 MW。
(2)高溫過熱器與再熱器管壁溫度偏高,減溫水量比設計值高30-50%,減溫水量已調至極限。
(3)鍋爐燃燒不穩定,發生過數次滅火保護動作(MFT)。
(4)鍋爐熱效率偏低。
3 原因分析
兩臺200MW機組投產以來,存在著全爐膛水冷壁嚴重結焦,爐膛出口煙溫升高,高溫過熱器與高溫再熱器超溫、減溫水量大,鍋爐排煙溫度高等一系列問題。分析原因如下:(1)一次風煤粉氣流的刷墻,引起水冷壁結焦,導致爐膛輻射傳熱量減少,爐膛平均溫度升高,進而爐膛出口溫度隨之升高,對流煙道過熱器與再熱器超溫。(2)一、二次風的分離,造成爐膛混合性能變差,從而燃燒推遲,爐膛火焰中心上移,這是引起屏式過熱器結渣的重要原因之一。(3)導致燃燒器區域水冷壁附近還原性氣氛,降低了灰熔點,加劇爐膛結焦。
4 改造對策
包頭第二熱電廠200 MW機組鍋爐自投產以來一直存在結渣、超溫等問題,嚴重影響機組的經濟性和安全性,針對這些問題,筆者對鍋爐燃燒器的僅將一次風進行反切和燃燒器進行分析、研究,分析鍋爐結渣、超溫的根本原因,從而提出切實可行的改進方案。
4.1 速度場、溫度差數值模擬及分析
按照改造思路,將C層一次風燃燒器噴口移到F層二次風下方,并且在C層一次風燃燒器下方增加一層M層二次風,具體布置情況如圖1所示,這樣可以起到降低燃燒器高寬比作用。
4.2 燃燒器整體重組改造方案布置特點分析
(1)各層一次風射流與各層二次風射流形成相同實際切圓,并處于爐膛合適的中央區域。即爐膛內上下形成直徑相同的柱狀火焰。
(2)一次風射流因不再刷墻,因而當煤灰熔點較高煤時,可解決爐膛結焦,鍋爐可以滿足帶高負荷要求。而當燃用低灰熔點煤時,也能有效緩解爐膛結焦的過程和嚴重程度,較改前有明顯改善。鍋爐運行可靠、安全。
(3)一次風與二次風射流得到充分混合。燃燒器區域燃燒強烈、充分。促進劣質煤的高效燃燒,提高燃燒效率。
(4)燃燒組織合理,結合EI燃燒器著火穩定性強。
(5)在減輕爐膛結焦,提高爐膛傳熱的同時,火焰中心較低,可以降低爐膛出口煙氣溫度,減少過熱器、再熱器減溫水量,提高機組發電效率。
(6)上述改造方案下,滿負荷條件下,爐膛反正切動量流率矩為-0.63,爐膛出口煙溫偏差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5 改造后效果
通過以上的分析,提出了燃燒器的最優化改造方案,并于2009年9月和2010年8月別對兩臺鍋爐進行了改造,改造后使鍋爐的結渣情況得到徹底的解決,增強了機組的帶負荷能力,經濟性和安全性得到了明顯的提高。
2009年7月25日和12月10日分別進行了改造前后性能試驗,燃燒器改造以后,燃用較好煤質具有帶200 MW負荷的能力。而改造前由于鍋爐結渣、超溫,只能在120~150 MW之間運行,鍋爐效率由143 MW負荷時的91.49%提高至200MW負荷時德92.45%。排煙溫度由141.6 ℃下降到129.2 ℃,降低了10 ℃~12 ℃。其它如煙氣中氧量、飛灰可燃物含量、大渣可燃物含量、各項熱損失均有了不同程度的降低。
另外,鍋爐的實際運行情況也有了較大的改善,具體為:(1)爐膛結焦程度較改前顯著減輕。掉焦次數明顯減少。爐膛出口屏過、高過、高再壁溫降低,鍋爐安全性得到提高。(2) 鍋爐燃燒穩定,未發生過MFT。(3)爐膛混合性能提高,改造后運行氧量較改造前降低1.5%~2.0%,從而降低了排煙熱損失。
6 改造后經濟效益
(1)自09年9月4日,鍋爐燃燒器改造完成到2010年2月底,運行總計達6個月4 320 h,增加發電量17 280萬kW·h,按盈利約0.10元/kw·h計,計算得出直接經濟效益為1 728萬元。
(2)由于通過燃燒器改造,鍋爐負荷提高,機組供電煤耗下降,根據計算,提高40 MW電負荷后的供電煤耗可降低6 g/kW·h,結合排煙溫度降10 ℃,鍋爐效率提高0.8%~1%,煤耗降3 g/ kW·h. 綜合煤耗下降9 g/kW·h.,按照平均發電負荷150 MW計算, 6個月的節煤9 769 t(3 900 kCal/kg),折算標煤5 443 t。按照當地煤價150元/t,節省用煤146萬元。
兩項合計1 874萬元。其中未計算入減溫水減少對煤耗的影響及供熱提高效益。目前投資成本已提前收回。
總體來看,燃燒器改造效果良好,經濟效益顯著,達到改造預期目標,為今后同類型機組鍋爐改造提供技術支持,具有較好的借鑒意義。
7 結語
(1)該論文針對200 MW機組鍋爐燃燒器的改造分析方法對同類型鍋爐結渣、超溫等的改造同樣適用,可以根據各自出現的問題分別提出相應的改造方案;對于其它鍋爐的分析改造也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
(2)該論文通過對燃燒器改造后,提高了鍋爐的帶負荷能力和燃燒效率,達到了節能降耗的目的,因此該文的研究結果具有較大的推廣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吳生來,畢政益.電站鍋爐四角切圓燃燒技術芻議論[J].中國電力,1999,32(1):15-21.
[2] 何佩鏊,趙仲琥,秦裕琨.煤粉燃燒器的設計與運行[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87.
[3] 徐通模,溫龍,金定安.鍋爐燃燒設備[M].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