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禮強 肖磊
摘 要:商業綜合體是以大型綜合性商業購物中心為主體,包含商務辦公、酒店等功能的綜合性建筑群體。該類綜合體通常位于城市商業核心地段或新興規劃區的中心位置,具有土地開發強度高、交通可達性好、輻射面廣、人流量集中等特點。該文以商業綜合體的密集空間為研究對象,論文首先對密集空間的建筑特點和防火難點進行了分析,進而探討了基于人員疏散方式的防火設計和性能化防火設計兩種防火設計方法,最后提出了人員密集空間防火優化設計應該注意的環節,全文是基于筆者長期工作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升華,相信對從事相關工作的同行能有所裨益。
關鍵詞:防火 優化 設計 密集空間 商業綜合體
中圖分類號:TU99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6(b)-0042-02
1 密集空間的建筑特點
1.1 商業空間的分類與建筑特點
1.1.1 按經營方式、服務功能分類
商業綜合體中的業態按經營方式、服務功能分為商業零售、餐飲、休閑娛樂三大類,各業態功能均不可或缺,相輔相成,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商業體系。其中主要涵蓋十幾個大類別,包括連鎖百貨、大型超市、家居建材、數碼廣場、美食廣場、餐飲酒樓、影院、書城、KTV、電玩、網吧、運動品牌連鎖、快餐連鎖及精品商業街等。根據我國商務部2004年頒布的《零售業態分類》(GB/T18106-2004),商業綜合體零售業態屬于店鋪零售,主要以百貨、超市、專業店、專賣店為主。
1.1.2 按功能支持和租賃規模分類
按對商業綜合體的功能支持和租賃規模分類,商鋪可分為主力店、次主力店、租賃商鋪。其中主力店和次主力店是核心租戶,通常在商業綜合體的建筑面積中占有較大的比例;租賃商鋪雖規模不大,但數量眾多。
1.2 密集空間的分類與建筑特點
密集空間可分為人員密集空間和可燃物密集空間,其中人員密集空間為人員高度集中密集的商業場所,該文以商業綜合體中的影院、KTV作為典型研究對象;可燃物密集空間為商業綜合體內可燃物集中、火災荷載大的場所,該文以各類商業店鋪為研究對象。
2 可燃物密集空間的防火難點
商業綜合體的購物中心所經營的商品多數為可燃和易燃物品,一旦發生火災,如果在初起階段沒有及時發現火情并控制火勢,使火災得到迅速發展,將對人員的安全疏散造成重大威脅??扇嘉锩芗臻g的防火難點可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2.1 火災荷載
(1)商品可燃物多且集中。
火災荷載及火災荷載密度是衡量建筑火災危險性的重要指標,而商業綜合體商鋪內的商品涵蓋服裝服飾、家居建材、裝飾品等眾多類型的可燃物,具有極高的火災荷載,一旦起火迅速燃燒,火災危險性大,撲救難度大。
(2)電氣線路多且復雜。
依據品牌廠商要求的復雜照明使得商鋪內電路走線復雜,電氣專業店、娛樂場、餐飲等所需用電負荷大。
(3)廚房燃氣設備。
餐飲已成為商業綜合體內不可或缺、占極大比重的商業類型,在建筑設計時常預留燃氣管道,然而日常使用不慎或管道、設備故障都會造成火災危害。
2.2 其他
(1)裝修風險。
商鋪承租或更替時需要經常性的裝修,甚至出現一邊裝修一邊營業的情況;且焊接工程等時有明火出現,增大火災風險。
(2)防火卷簾。
建筑的使用功能和設計定位決定了不可能在商業內街與商鋪間大量使用防火墻作分隔,而采用大量防火卷簾來保留商業建筑的設計意圖。然而即使防火卷簾本身的可靠性可通過日常維護保證,但由于卷簾均是安裝在商鋪與亞安全區接界的位置,一旦其下放置物體就會導致火災時卷簾不能降落,使得著火區域與其他區域的連通面積擴大,大大降低了消防安全水平。
3 基于人員疏散方式的防火優化設計
3.1 商鋪人員的疏散方式
商鋪的主要營業立面和主要出入口設于商業綜合體購物中心的中庭或內街之上,由于規模和安全性的考量,通常開設輔助出入口即緊急出口,平時關閉災時啟用,此類出口開設于中庭、內街或疏散走道之上。
3.2 疏散影響因子
人員疏散方式和影響因子見圖1。
3.3 防火優化措施
(1)嚴格控制商鋪尤其是可燃物密集商鋪的疏散距離。(2)確保商鋪主要出入口及緊急疏散口的通過性,避免貨物或貨架堆堵出口。(3)確保商鋪的疏散寬度達到規范要求。(4)對于商鋪平時關閉緊急出口,應保證其災時啟動的可靠性。
4 性能化防火設計
4.1 防火單元的設置
4.1.1 防火單元的概念
“防火單元”可理解為獨立的“單元”或“區間”,而非傳統防火設計中的防火分區的概念,是目前國際上廣泛采用的解決大空間防火防煙控制的方法,該理念的基本思想是把易燃物品集中在一起形成一個又一個的獨立單元,對這些獨立單元提供自動噴水系統及排煙系統等設備,由于易燃物都被集中在獨立單元內,并被噴淋系統有效控制,火災不會在各個單元之間蔓延,也不會蔓延到臨近的開放空間內。而防火單元臨近的大空間則可相對在某些消防設計方面進行放寬,比如防火分區面積、疏散寬度、疏散距離等。
4.1.2 防火單元的設計目的
(1)便于人員逃生:“防火單元”最重要的設計目的是便于人員逃生,它的前入口就是人員通常使用的進出口,在發生大火時是打開的,這同安裝防火卷簾的設計有較大差別。(2)避免設置獨立疏散樓梯:各個小型商鋪內火災荷載較大且集中,而商業內街火災荷載較小。在采用防火單元設計概念后,商鋪內人員可先疏散至商業內街或中庭回廊,然后向封閉樓梯間或室外疏散,疏散路線組織較為清晰,能夠解決大量的小型商鋪需布置較多獨立疏散樓梯的問題。
4.1.3 防火單元的設置條件
綜上可見,防火單元的設置可有效降低火災在商業內街大面積蔓延的可能性,在某些方面的設計條件可相應降低要求,如商鋪內可不設獨立疏散樓梯等,但相應在另外一些方面的消防設計則需要進行加強,同時對某些設計條件進行限制??刂品阑饐卧囊幠:瓦M深根據“防火單元”的設計理念,在建筑設計時應有效控制其規模和進深。建議:對于非餐飲類商鋪,建筑面積不宜大于 300 m2,形成各個獨立的防火單元;面積超過300 m2的商鋪,不應大于600 m2,并采用防火卷簾將商鋪劃分為2個面積不大于 300 m2的區域。
4.2 鋼化玻璃+噴淋保護
4.2.1 “鋼化玻璃+噴淋保護”的概念
“鋼化玻璃+噴淋保護”是由國外引入的防火分隔方式,近兩年來才在我國開始使用的,已應用于一些新建的大型商業中心項目。這種防火分隔方式最初是為了滿足中庭這類既需要進行防火分隔又要保證建筑功能和視覺感受的一種技術措施。該種防火分隔方式兩個主要部分是鋼化玻璃和在火災時啟動保護鋼化玻璃的噴淋系統,該噴淋系統與用作滅火的噴淋系統相互獨立,同時使用專用的窗型噴頭。國內外試驗結果證明,鋼化玻璃在火災高溫情況下,由于水的冷卻保護作用不會發生破裂,窗型噴頭具有很好的保護性能,能順利啟動并保護鋼化玻璃,鋼化玻璃完整性保持良好,背火面溫度較低,不會影響商業內街的人員安全逃生,鋼化玻璃+噴淋保護的方式可作為有效的防火分隔措施使用。對于鋼化玻璃+噴淋作為防火分隔的有效性,很多國家在通過大量試驗驗證和實際使用后,都以法規條文的形式對其進行了肯定,如美國NFPA1019、新加坡建筑規范、國際建筑規范IBC2006、澳大利亞建筑規范BCA、國際消防規范IFC2003、英國消防規范 BS5588等。
4.2.2 設置目的
(1)滿足設計需要:單片鋼化玻璃的長、寬相對于防火卷簾來說要小得多,現有的制作工藝可以使鋼化玻璃本身呈不規則形狀,適合建筑本身的形態貼鄰店鋪本身設置,不會破壞建筑內部形態。并且鋼化玻璃通透性良好,符合商鋪外立面的視覺要求。(2) 可靠性能提升:鋼化玻璃+噴淋保護的防火分隔是建筑日常使用時的固定設施,發生火災時作為分隔實體的鋼化玻璃不需通過機械裝置即時啟動,避免了如防火卷簾這類機械裝置發生故障或其他意外不能形成防火分隔的情況。(3)形成亞安全區的必要條件:鋼化玻璃+噴淋分隔方式主要保護兼作商業走廊與疏散走廊的“亞安全區”(見第七章),該區域可在火災時能給人員提供較長安全時間的疏散緩沖區。
5 人員密集空間的防火優化設計
商業綜合體內人員密集空間的建筑設計影響著整個建筑的交通流線和疏散設計,應注意以下環節:(1)在商業綜合體高區或裙房頂層設置人員密集空間時,應將其布置在靠建筑外墻區域或占據建筑邊緣的一側,便于獨立運營時的人員垂直引導;同時易于布置消防電梯、消防設備和首層直通室外的擴大樓梯間。(2)人員密集空間的疏散流線應盡可能簡單直接,滿足疏散寬度的要求。(3)人員密集空間不宜相鄰布置,其周邊亦不宜布置可燃物密集空間。(4)對于超出規范面積或疏散距離要求的人員密集空間,作為所在防火分區內獨立的防火單元進行設計,以防止發生火災時煙氣向疏散走道或大廳蔓延,確保即使人員密集空間內發生火災,其他空間人員疏散的相對安全。(5)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燒體隔墻和1.00 h的不燃燒體樓板將人員密集空間與其他部位隔開。
參考文獻
[1] 李亞峰,馬學文,張恒.建筑消防技術與設計[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
[2] 李引擎.建筑性能化防火設計[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
[3] 劉方,廖曙江.建筑防火性能化設計[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