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正
摘 要: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車已經走入千家萬戶,現在人們對汽車零部件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該文旨在通過描述整個雨刮器的設計開發過程,在開發過程中通過三維軟件模擬雨刮器運動,前期避免雨刮器的干涉;在試驗過程中驗證雨刮器的性能,避免后期雨刮器在批量生產時產生設計方面的問題。
關鍵詞:雨刮器 CATIA 運動仿真
中圖分類號:TB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6(b)-0053-02
該文的研究是以一款重卡雨刮器的設計開發過程為依托展開的,通過合理設計開發過程中的工作內容,制定工作計劃表,合理設計試驗方案,并在設計開發過程中試驗,盡早發現問題。在設計中使用CATIA三維軟件進行模擬分析,形成雨刮器動態圖。
1 重卡雨刮器產品前期準備
1.1 客戶需求分析
客戶輸入的主要內容包括:車身鈑金數模、玻璃數模以及刮刷的A、B區范圍;客戶的雨刮器標準,從而確定設計雨刮器的試驗要求;產品的相關材料要求;客戶關于整個項目的進度要求。
1.2 成立開發小組
重卡雨刮器產品雖小,但是其設計實現所涉及的內容較多,從工序上包括前期、設計、樣品制作、質量把控、產品制作等過程,為了保證所制作出的產品滿足用戶要求,需要成立開發小組。
1.3 制定項目開發計劃
為了確保整個產品的工期,需要制定項目開發計劃,明確各個階段的時間節點以及關鍵成果,主要包括試驗、FMFA、生產模具等。
1.4 制定代用材料清單
根據有關標準,制定雨刮器代用清單,此款雨刮器代用清單為:接頭、延伸臂、刮桿、拉簧、拉鉤、拉鉤銷釘、接頭鉚釘、接頭襯套-內、接頭襯套-外、水管、刮片、左軸套、擺臂、擺桿、右軸套、連桿、搖桿、擺桿軸、球頭、支架等。
1.5 制定初始工藝
需要分別從電機、連動機構、雨刮、雨刷等分總成件來進行初始工藝分析。
1.6 制定初始特殊特性清單
設計前,一般需要明確產品的初始特殊特性,包括負載、噪聲、噴塑厚度、刮臂壓緊力、機殼沖磁時間、齒圈跳動、噴塑溫度等內容,作為產品設計的前期重要文件。
1.7 制定初始設計方案
根據前期和客戶的溝通以及客戶提供的相關數模,制定初始的設計方案:(1)雨刮器總體結構為分體式、順刮結構,電機采用成熟的80 W電機,其連動機構和刮臂刮片部件均是成熟結構,只需要按照車身安裝位置及空間調整相關數據即可。(2)電機工作原理采用正極控制,其內部有過流保護器,2電感2電容結構,以滿足EMC要求。(3)電機護套采用直接注塑到電機蓋板上,其接口尺寸按照主機廠圖紙要求。(4)連動機構按照數模進行開發,只需校核與周邊鈑金無干涉即可。(5)刮臂刮片采用附圖結構,將噴嘴固定在刮桿上,水管通過接頭槽進行固定。
2 重卡雨刮器的設計
2.1 產品數模設計
(1)安裝部位情況:客戶提供玻璃及安裝部位鈑金數模以及玻璃上A、B區的位置。(2)數模設計:客戶已經將兩輸出軸位置、電機的安裝位置布置好,經過模擬分析,要滿足客戶規定的刮刷范圍,主刮角為97°,副刮角為107.5°;按此思路,設計四連桿機構的各零部件的中心距,在設計過程中需要考慮靜態件和周邊零部件的間隙必須大于5 mm;動態件和周邊零部件的間隙必須大于6 mm。(3)數模驗證:需要驗證電機和車身鈑多的最小間隙、電機曲柄部件與零件在運動過程中的最小間隙、副連桿部件與零件在運動過程最小間隙;副擺臂部件與零件在運動過程最小間隙;主連桿部件與零件在運動過程最小間隙;主擺臂部件與零件在運動過程最小間隙;主刮臂部件與零件在運動過程最小間隙;副刮臂部件與零件在運動過程最小間隙滿足要求。(4)數模刮刷區域分析:根據數模模擬計算,主刮角和副刮角滿足客戶最初設定的數值。(5)刮刷攻擊角的分析:刮刷攻擊角為刮臂和玻璃在一個點的切角,攻擊角在整個刮刷范圍內需要滿足±5°的變化率,如果超出極易引起刮刷抖動。
2.2 2D圖紙的設計
2D圖紙是后續生產、檢驗的依據,并且也是驗收產品的主要標準。通過CATIA軟件,將3D數模轉化為2D圖紙,并按客戶要求的格式進行制作以及確認。
2.3 試驗大綱制作
根據最終確認的試驗大綱,需要添置下列試驗設備:大型步入式高低溫試驗箱、濕熱溫度交變試驗試驗箱、干濕鹽霧復合試驗箱、刮刷角度測試儀、泥水噴灑控制系統、三坐標、車身試驗臺、一些工裝等。
3 重卡雨刮器的實現
3.1 模具制作
3.1.1壓鑄模具模流分析
根據前期分析,考慮到相關零部件的強度上要求較高,故需要對壓鑄模具進行模流分析,避免模具制作過程中進料口、排氣口選擇錯誤引起的鑄造缺陷。
3.1.2模具制作
根據產品3D以及2D數據,設計模具圖紙。此款雨刮器的模具主要為壓鑄模、注塑模、沖壓模,模具的制作周期為2個月。
3.1.3模具驗收
模具制作完成后,進行試模。并對試模件進行全尺寸檢測,由設計員判定試模件是否滿足圖紙要求,如不滿足需進行修模。車間對模具進行生產效率及模具的易用性進行評審,不合格也需修模。最終由制造部經理簽字后才能入庫。
3.2 檢具制作
在批量生產中,由于有些尺寸不能通過正常手段進行檢驗,故需要制作檢具進行檢驗。
根據3D及2D數據,進行檢具的設計,主要為檢測裝配尺寸的孔的距離。檢具3D數模完成后,發客戶確認,然后轉為2D數據進行檢具的制造。在檢具的設計過程中,要求基準和產品的基準相同。檢具制造完成后,使用三座標進行全尺寸檢測,根據檢測結果由質量部經理判定是否合格。
3.3 外購件采購
下發相關的2D圖紙給供應商,由供應商進行制造。重點零部件供應商需采購聯合技術對供應商進行審查。供應商制造完成后,需按照時間進行交樣,并由外檢按照圖紙進行檢驗,不合格需退回重新加工。
3.4 試驗工裝制作
根據客戶的要求,耐久試驗需要制作專用的試驗工作臺。按照3D數模的數據,仿照車身的固定點,設計3個固定臺,分別固定電機及兩個軸座。
3.5 樣件制作
模具件、外購外協件制作完成后,根據裝配圖紙進行產品的組裝。該產品的組裝難度主要為電機蓋板和減速箱的裝配,通過專用的工裝進行壓接,可以保證產品的一致性。
3.6 樣件驗證
根據試驗大綱所列出的項目對產品進行驗證,并根據驗證結果進行改進。通過耐久試驗等產品驗證,消除了產品的相關設計隱患,為大批量生產打下基礎。
3.7 工藝文件制作
根據最終確定的2D圖紙,進行工藝文件的制作,以指導生產車間批量生產。上述相關工作都是并行,其中相關工作都需要交叉進行,以滿足開發進度的要求。
4 結語
該文以一款重卡雨刮器為研究對象,論述了重卡雨刮器產品從前期準備、方案設計、數模設計、模具制作、樣件制作等全流程的過程,為雨刮器的設計與研制提供了全新的流程,為后續其他產品研制提供了借鑒。
參考文獻
[1] 葛化敏,肖志銘,王勤偉.新型智能汽車雨刮系統的設計[J].科技信息,2012(23):46.
[2] 司雯雯,張裕兵,司亮.基于Simulink的汽車雨刮器運動仿真分析[J].汽車零部件,2010(9):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