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達 楊清清
摘 要:高校創業教育是一個生態系統工程,系統中各種因素對創業教育起著制約和調控作用。美國創業教育的普及程度在世界名列前茅,創業教育對于美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引用生態系統理論,結合美國高校創業教育的成功經驗,并結合當前我國高校創業教育的實際狀況,對我國創業教育理念、創業實踐等方面提出建議。
關鍵詞:生態系統;美國高校;創業教育;成功經驗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18-0133-02
全國上下正在掀起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熱潮,創業活動是促使經濟快速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引擎,創業型經濟日漸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因此,本文引入生態系統理論,結合美國高校創業教育的成功經驗,探索我國創業教育生態系統,為我國培養創業型人才提供一定的參考。
一、生態系統視域下美國高校創業生態系統的經驗
“創業生態系統”一詞最早是由凱瑟琳·鄧恩(Katharine Dunn)在2005年提出的,她認為麻省理工學院的創業教育和培訓不再集中在斯隆管理學院,而是形成了數十個項目組織和中心共同在校園內培養創業精神的“創業生態系統”[1]。雖然Dunn最先提出創業生態系統,但是沒有給出具體的定義。后來Brush做了較為具體的界定,認為創業教育生態系統以大學為基礎,包括個人(學生、教師、員工、從業者和管理者)、組織(孵化器、研發中心)等多個要素,其核心是內部創業活動、創業課程和合作課程以及創業研究活動,外圍則由創業文化、資源、股東、基礎設施等構成[2]。在構成要素及特征方面,Carvalho 等提出了創業教育生態系統的三個維度:創業課程教育、課外創業項目拓展以及輔助性的基礎設施[3]。創業教育生態系統緊靠高校這一主體還遠遠不夠,需要多個項目組織和中心之間相互支持和協調,形成有機統一整體,實現良性循環發展[4]。因此,總結起來,美國高校創業生態系統具有以下特點:
(一)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模塊化、系統化
創業教育在美國已形成了一個完整而豐富的體系,模塊化和系統化教學是美國創業教育的重要特征。一是課程內容采用模塊化結構教學,將創業者所必備的特質進行有效整合,進而在課堂上有重點進行培育;二是美國高校創業教育的課程系統化,大致分類有:創業意識的培育類、創業知識的拓展類、創業實務操作流程類等。較為典型的課程有:新企業創立的條件、技術競爭的優勢、創業機會的把握、小企業管理方式、成長性企業管理、企業成長戰略等幾十門課程,這些課程的學習,有利于培養大學生創業基本素質和創業意識。
(二)創業教師師資專職化、職業化
美國一些高校在聘用創業教育教師時要求比較嚴格,擁有良好的師資隊伍是進行創業教育的前提。一方面,必須具有一定的學歷背景。例如必須具備博士學位,要求有企業管理和經濟學等相關學歷背景,同時還要求具有從事企業管理的相關經歷。另一方面,擁有豐富的創業經歷和創業素養是美國選派師資從事創業教育的前提,同時還重視接納有經驗的企業家從事兼職教師,這樣能夠將創業理論與創業實踐結合起來,在相互結合的過程中不斷完善和發展。
(三)創業政策精準化、規范化
政府應該為高校的創業制定相關的法規,而高校也要結合本校創業教育的實際情況,制定合適本校發展的創業政策,鼓勵有意向的大學生進行創業教育。例如,根據世界銀行公布的《2014年全球營商環境報告》顯示,美國的法律環境、管制規則和企業營商環境的寬松程度在全球189個經濟體中排名第四。在市場運行機制方面,一是美國政府簡化了創辦企業流程,設立了一站式創業窗口,僅需5天即可完成一個有限責任公司從注冊到運營的6個環節。二是美國政府降低了創辦公司的準入成本,推動了大學生創業的積極性[5]。同時,美國政府還制定了多項創業政策,以促進大學畢業生積極創業,高校也制定了一系列舉措促進了創業的發展,形成政府和企業的合力。
(四)高校創業訓練標準化、實戰化
創業實踐活動是大學生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能增強創業的可操作性。美國為高校大學生建立了很多創業實踐基地和孵化基地,充分吸收企業進入校園,協助大學生進行項目的孵化,以促進學生創業能力的提高。例如,斯坦福大學通過產學研一體化,充分利用硅谷企業平臺,為學生提供研發和實踐平臺,進而增強學生的積極性和項目的可操作性;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為學生創業為學生提供孵化課程的教育和孵化基地的實踐。
二、當前我國高校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創業教育體系不夠健全
當前,我國高校亟待建立一整套完整的創業教育人才培養體系。概括起來以下三方面存在薄弱環節:第一,重視理論研究與教學,而創業實踐活動較少。第二,課程設置缺乏系統性。創業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在創業教育的課程設置上,要把創業教育設計成一個系統的體系,才能夠全方位培養大學生的創業能力。第三,課程內容缺乏時效性,創業教育是一個與時俱進的過程,例如,當前我們處在創業“互聯網+”的時代,有巨大的創業前景和創業潛力,在創業教育的過程中,要將當前國家創業政策和當前社會的創業趨向給大學生做分析,為大學生把握創業新動態提供積極的參考。
(二)創業師資力量比較薄弱
建設一支強大的創業師資隊伍是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基礎和前提。我國高校創業教育的師資力量中,創業師資力量相當缺乏,未形成專業化教學,一般在高校從事創業教育和培訓的教師一方面來自管理學科的教師,另一方面來自學生工作隊伍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師或者輔導員,他們大多數沒有經歷過創業實踐或受到過系統的創業教育,也沒有經歷過創業實踐。因此,在給學生上創業教育課程時不能進行生動講解,只能照搬理論,教學內容的實踐性不強,又較枯燥。
(三)創業教育與企業、行業、社會發展的融合度不夠
目前,我國高校的創業教育同企業、行業、社會的發展的聯系不夠緊密,使得創業教育停留在理論層面,與實際存在嚴重脫節現象。真正的創業教育要與企業、行業、社會發展緊密相結合,與學生的專業緊密相連,讓更多的學生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和特長中發揮作用。
三、借鑒美國成功經驗推進我國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
美國高校創業生態系統在正常的生態因子下正常運轉,具有平衡性和持續發展性。因此,我國借鑒美國高校創業教育的成功經驗,對于我國高校創業教育生態化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一) 強化整合資源,促進創業教育生態系統健康運行
在指導學生創業教育中,高校應加強與政府、企業、行業等組織的溝通聯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多層面開展專項服務,引進各類優質資源,拓寬資金支持渠道,從而實現政策、技術、資金、渠道等創業要素的有效聚集,打造優良的創業教育平臺,共同推動高校創業型人才的培養。
(二)擴大創業教育面,讓更多的大學生能夠學到創業知識
一是要增設一些創業教育課程,面向全體學生開展創業指導課程,培養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將創業意識的培養貫穿于學生培養的全過程。同時,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和創業品質培養,將創業理念與知識、創業能力素質等創業課程,納入到公共基礎課和必修課之中。二是要結合專業課教學,將創業知識和創業實務操作等貫穿到課程教學中。三是根據社會發展需要,可以適當開設創業學專業,培養創業型人才。
(三)培養促進創業生態化發展的師資隊伍
第一,根據創業實際的需要建立嚴格的創業師資選拔程序,嚴格把關創業教師的準入標準;第二,加強對高校創業教育教師的培訓,提高創業教育教師的水平;第三,邀請社會上創業成功人作為創業教育指導師;第四,有條件的學校可以派遣創業教師出國深造,學習國外先進的創業理念。
(四)優化環境,營造濃厚的大學生創業氛圍
從高校層面來說,通過舉辦各種與創業相關的沙龍活動、舉辦創業大賽、開展講座等活動,努力構建積極向上的創業文化氛圍,學校在各個層面支持大學生創業教育,讓大學生參與到創業之中,讓每位大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揮創業熱情;從政府層面來說,通過各種稅收減免、小額貸款等方式,為大學生創造良好的創業環境;從社會層面來說,引導全社會樹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理念,提升全社會創業熱情。
參考文獻:
[1] Dunnk.The Entrepreneurship Ecosystem[J].Technology Review,2005,(9).
[2] Brush C G.Exploring the concept of a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ystem[A].Kuratko DF.Hoskinson S.Wheel-er AR.InnovativePathways for University Entrepreneur-ship in the 21st Century [C].Emerald Group Publishing Limited,WA,UK,2014:25-39.
[3] Carvalho L L,Costa T,Dominguinhos P.Creating an en-trepreneurship ecosystem in higher education[EB/OL].http://cdn.intechweb.org/pdfs/10542.pdf,2010-03-01.
[4] 趙冬鳴,張蓓蓓.美國高校創業教育生態系統及其啟示[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5,(2).
[5] 繆勇,高萍.自媒體“微時代”對大學生行為方式的影響及對策[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4,(5).
[責任編輯 吳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