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洺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和經濟的進步,中小城市在國家推進城市化的戰略進程中將得到一個新的發展機會。城市的發展規劃需要以環保和節約為基本的發展理念,生態綠色正是新時期中小城市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的主題。如何在新的發展機遇下,以生態的視角推進中小城市的規劃布局,成為我們面臨的一個新的課題。中小城市的戰略布局規劃不僅包括城市整體的布局,還包括各種經濟、社會方面的東西,只有對中小城市的規劃布局進行統一的研究和討論,才能更好的建設可持續發展的新型城市。
【關鍵詞】生態視角;中小城市;規劃布局
中圖分類號: TU984.11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05(c)-0000-00
一、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我國區域的發展越來越向著一體化的方向前進。在復雜的社會、經濟、生態形勢下,城市在發展的過程中往往會面臨更加復雜的問題。在我國的傳統城市規劃思維中,一般缺乏對于生態的思考,這樣的思維很難滿足當代科學發展觀的需求。因此,我們必須進行中小城市規劃布局的創新研究。生態文明建設是我黨提出的全新的戰略規劃,對于提高公民幸福感、創建宜居環境、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都有著很重要的指導意義。因此,我們在進行中小城市的布局思維調整時,一定要加入生態規劃的思維,使我們的城市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二、對中小城市展開科學布局的重要性
1.中小城市發展為城鄉的合理統籌布局提供保障
中小城市相對大城市來說,與農村鄉鎮的聯系更加密切。推動中小城市的發展,對于農村鄉鎮的提升來說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中小城市的合理規劃布局,對于推動城鄉的合理統籌有著不可替代的意義。中小城市是大城市和鄉鎮農村之間天然的聯系紐帶,在整個社會的發展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中小城市在地理位置上靠近鄉村,因此中小城市的一些基本硬件設施與社會保障服務建設與鄉村的發展有著更為密切的關系。一個中小型城市影響力的強弱,主要取決于其對于周邊鄉鎮農村的輻射能力。中小城市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為農村剩余勞動力提供一定的就業機會。
2.中小城市的發展有利于推動全社會的城鎮化進程
在我國,東西部地區經濟的發展很不平衡。東部沿海地區有著天然的經濟優勢,城鎮化水平較高。而西部地區由于各種因素,在經濟發展水平上有著一定程度的落后,其城鎮化進程也存在一定的困難。城鎮化首先是人的城鎮化,在我國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中小城市的發展對于社會城鎮化的發展有著很重要的影響作用。在這些地區的中小城市,其城市空間內的人口密度有著一定的發展空間,可以吸引更多人口前來落戶。中小城市的公共服務以及基礎設施的發展,可以更好的提高城鎮化的水平。中小城市的合理規劃對于鄉村的城鎮化也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3.中小城市的合理規劃有利于環境的改善
我國的生態環境在社會發展過程中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壞,還有一些地方出現了人多地少的情況。這種環境資源問題造成了一系列的發展問題,不利于我國社會的穩定和人民幸福感的提高。在我國的城市建設中,中小城市處于一個重要的位置。中小城市在地理上的分布不僅廣泛,而且與城鄉聯系緊密,對于自然環境的改造也有著一定的影響。生態化的城市布局,不僅有助于人民生活幸福感的提高,也有利于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三、以生態的視角來進行中小城市的規劃布局建設
1.轉變唯GDP發展觀念,以生態思想指導城市建設
在社會發展過程中,城市之間往往容易在經濟角度產生一定的競爭。政府對于城市的發展目標,往往簡單的定位為經濟水平的提升,具體表現在城市發展規劃建設中的唯GDP論思想上。一些中小城市在發展規劃的過程中,以傳統的經濟思維來指導城市的建設,不斷的重復工業化的老路,導致城市建設中嚴重的環境生態問題。在新時期的城市規劃中,我們要摒棄傳統的城市規劃理念,以生態的思想來指導城市的發展建設。城市的發展有其自身的規律,城市的發展建設應該堅持以人為本的指導原則。中小城市規劃的不合理,對于我國社會的穩定和經濟的持續發展都有著一定的阻礙作用。生態化的城市規劃可以讓城市建設更好的適應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有利于提高城市生活的水平。
2.以生態發展的眼光為城市進行定位
定位對于城市的發展來說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在新時期,我們必須以生態發展的眼光來為城市進行定位。生態發展的戰略建設思維是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的,在我國經濟上升的機遇期,我國的一些中小城市在發展建設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定位不科學。一些中小城市在發展的過程中朝令夕改、盲目競爭的情況屢見不鮮,這是缺乏定位的城市規劃中很容易出現的問題。我們應該以生態環境的改善作為城市規劃發展的基本定位點,重點確立城市的生態保護職能。只有綠水青山,才能換來社會發展的金山銀山。只有在突出地域發展特色的基礎上,我們才能更好的促進城市經濟的發展。
3.城市規模與生態規劃的關系
城市的規模與城市的生態有著很大的關系,在進行城市規劃的過程中,我們要盡可能的考慮到地區的生態承載力問題。城市的建設必然會帶來原有社會環境和生態環境的破壞,在這個過程中,如果不事先規劃好城市生態,那么就會給當地的生態保護工作帶來很大的困難。在一些生態較為脆弱的地區,一定要慎重的進行城市的規劃。城市的規模和當地的人口規模也應該有一定的匹配性,使城市規模既能承載一定的人口資源,又不至于出現城市居住環境擁擠的問題。在規劃過程中還應該盡可能的對人口的增長形勢進行一定的預測,留下一些地區作為人口增長的緩沖地帶。中小城市由于自身特殊的職能設定,還應該更好的為城鎮以及鄉村人口提供一定的工作機會和生存空間。
4.中小城市的生態規劃與區域發展之間的關系
中小城市的發展不是孤立的發展,而是和區域內的其它地區一起發展和成長的過程。在同一區域內的城市,應該進行不同的職能分工,在經濟生產上和其他的一些領域進行更好的合作。例如,在生態保護的層面上,同處于一個流域的不同城市,在生態保護上就存在一定的關聯性。上游城市出現污染,很可能會對下游的城市帶來同樣的惡果。一些生態的保護措施不僅僅是一個城市的問題,只有上升到區域發展的層面,才能更好的進行不同城市間的統一協調規劃。每一個城市都是一個獨立的點,在一個區域內,只要將不同的點聯系起來成為一個整體,才能更好的推動區域內生態的改善。不同城市之間,更加需要在產業結構上形成合理的發展。
5.進行中小城市的生態規劃要目光長遠
城市的發展規劃是一個系統的工程,而以生態環境的發展作為城市規劃的主要議題,則更需要一定的時間來完成。因此,我們在建設中小城市生態化的過程中,要有一定的遠期眼光,以漸進的心態來對待中小型城市生態實效的實現。在中小型城市的城市規劃過程中,我們一定要摒棄急功近利的短期心態,而要以長遠的眼光來看待生態環境的改善。城市的規劃在短期內不能實現環境的改善,在此基礎上城市的經濟也得不到很好的發展。這樣的規劃現狀很可能會使中小城市的規劃者沉不住氣。因此,中小城市的規劃就更加需要長遠的眼光,不以短期的利益來換取長期的成功。只有在發展過程中協調好城市當前發展和長遠發展的關系,才能更好的使城市建設符合我們的生態需要。
四、結語
中小型城市的重新規劃是我國城市化進程中的必然趨勢,生態的改善更是我國城市發展過程中一個重要的議題。我們在中小城市的發展過程中,要仔細研究城市的發展布局規劃,以生態的眼光來解決城市發展過程中的建設問題。
參考文獻:
[1]張立.新時期的“小城鎮、大戰略”——試論人口高輸出地區的小城鎮發展機制[J]. 城市規劃學刊,2012(01)
[2]周瑾,張勇.城市化進程中小城鎮發展策略研究[J].小城鎮建設,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