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支農
摘 要:該文結合我國高校圖書館期刊資源整合服務的現狀,重點分析了期刊資源整合服務所面臨的來自出版商和圖書館自身發展兩方面的挑戰,提出了調整采訪策略,加強開放存取期刊研究,加快電子期刊編目,自建或引進資源整合平臺,進行期刊特藏的數字化,以及尋求有效的期刊資源長期保存戰略等對策,以期做好期刊整合服務,實現由紙本刊向電子刊的平穩過渡。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 期刊資源 整合服務
中圖分類號:G25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5(c)-0118-02
當今信息時代作為傳遞文獻信息的重要載體——期刊,以其出版周期短、時間性強、報道及時,具有迅速報道當前學術動態及獲得的研究成果的特點,而受到充分的重視。也是學校教學和科研的主要情報源。據統計,期刊提供的信息占整個信息源的40%,科研人員所需科技信息有60%~70%來自于期刊。
1 開發期刊文獻信息資源的必要性
期刊文獻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是現代圖書館分別于以往傳統圖書館的主要標志,也是閱覽室整個工作的中心環節和義不容辭的職責。衡量一個圖書館工作的好壞,不只是看它收集了多少有價值的文獻,文獻的加工整理和保管工作如何,更重要的是看它收藏的文獻資料開發利用得怎樣,發揮了多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如果不將文獻信息快遞、準確、完整地提供給讀者和教學人員參考利用,那么文獻收藏得再多再完整,那也是中看不中用。圖書館在處理收藏與利用的關系上,應重在利用。收藏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更好利用。
2 期刊的開發與利用
2.1 加強期刊的科學管理,為期刊資源開發創造條件
首先是選期刊,在選定期刊時應根據該校的專業設置和學科建設、科研項目來決定,并廣泛征求教師和學生的意見,根據多方面的意見進行綜合分析。將各教研處所需的學術價值高的期刊優先選訂,并保持其連續性和完整性,對于一般專業期刊和非專業期刊,根據其利用率和高低使用價值的多少來征訂。對于新興學科、邊緣學科信息含量大的也應當選訂。其次是優化期刊排架陳列,在開架閱覽的基礎上將現刊分為專業期刊和綜合類期刊分別上架,并在此基礎上,對現刊實行定架管理,即按(中圖法)進行順序排列,每種期刊給一個架位號,使其有一固定的架位,這樣既方便讀者查閱,又能第一時間讓期刊上架,真正實現期刊的時效性。
2.2 索引和數據庫是開發期刊的信息源的主要手段
期刊文獻種類繁多,即便是同一事件、同一領域的資料,也往往刊載在多種甚至相隔很多時間出版的刊物上,各期刊的刊登既有交叉又有不相同,成為有效利用文獻的難題。過去采用編索引和編制題錄來解決查找相關專業文獻的困難。隨著信息時代的的拓寬,已采用電子閱覽室期刊的閱讀。索引和數據庫是開發期刊文獻信息源的主要手段。
2.3 根據該館服務宗旨,找準信息服務的切入點,及時準確地搜集有關信息,為教學科研服務
(1)完善期刊的檢索體系,指導讀者閱讀。傳統的手工操作的服務方式已不適應飛速發展的圖書館云信息時代因此要想方設法更新技術,使期刊從采訪、編目、檢索利用一條龍實行計算機自動化管理,建立完整的數據庫。
(2)為節省讀者閱讀時間,利用該館期刊資源數據庫編制目錄文摘。在研究課題上,文獻最多的情況下,可向讀者提供文獻。文摘的編寫應以報道性文摘為主,一篇文摘實際上是一篇高度濃縮,信息完整的文獻。用戶在不需要閱讀原始文獻的情況下,即可概括地了解該文獻的內容,明確其基本要點,有時可直接引用。
(3)加強期刊管理服務。圖書館傳統的服務方式已經遠遠不能適應用戶的需求,落后于科技發展。因此,要提高期刊工作質量和取得更高層次的服務效益,期刊必須實現現代化管理。改進期刊的管理服務。我國高校系統的期刊資源與其系統的期刊資源相比,雖然有明顯的優勢,但開發利用相對較低。除了與期刊品種、數量減少,一些讀者的外語水平不高、檢索受限有關外,還與管理和服務方式不當,借閱手續繁瑣有很大關系。因此,要根據自己該館的特色,不斷調整服務方式,將期刊過刊開架給學生借閱。采取書刊合一、借閱合一、宣傳輔導,微機檢索等服務方式,筒化借閱手續,以方便讀者,不斷解決讀者需求與期刊銳減之間的矛盾,不斷提高期刊的利用率。一些大學圖書館的期刊工作中,管理方法陳舊、過時,服務方式被動、落后,這也是影響期刊利用率的重要因素。在一些高校,期刊的選刊和流通閱覽各屬采編的期刊部門,購和用脫節,導致藏刊質量的降低。有些學校不論現刊、過刊,一律閉架內閱,宣傳報道和編制現代檢索工具之類工作很少做,催還、裝訂工作不及時,提供借閱不及時。讀者與藏書之間的關系缺乏溝通。
(4)實現資源共享,開展館際互借。目前期刊種類繁多,任何一個圖書館都是不可能收齊全部的文獻資料,這種有限的文獻資源與讀者的無限需求之間存在的矛盾日趨明顯,為了解決這個矛盾,同時也為解決一些圖書館館藏豐富而利用率低,而一些館由于資金缺乏求借無門。應該設立館際互借,還可以訂購《中國學術期刊》電子期刊實現資源共享。要分期分批建立各種期刊文獻數據庫,形成一個標準化、系統化、多功能、開放型的現代期刊信息數據網絡庫。實現期刊資源共建共享,提高期刊文獻資源保障力和提供能力,滿足讀者和用戶需求,服務教學科研。
(5)開發期刊資源,為地方科研、經濟發展服務。一項科研成果的形成,除了要有高素質的科研人才、先進的研究手段外,還要有好的科研選題。也就是說某項研究從一開始就與科技查新,專題情報檢索一系列的信息服務分不開。科研要選題、立項。首先得查詢了解清楚國內外是否有人進行了這方面的研究,是否已出成果、如正在進行的科研已研究到了什么程度,如果不查詢清楚,經過辛辛苦苦研究出來的成果,早已是別人研究成功的成果。在研究始端,就要查詢有關資料,吸取先進的經驗,無疑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夠節約科研經費,減少不必要的浪費。高校圖書館豐富的資源、門類齊全的期刊文獻,是為地方科研儲備的最好最理想的資源庫。
3 提高期刊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
3.1 學習現代化服務手段,開展業務教育
圖書館員是圖書館事業的靈魂,也是實現期刊現代化的決定因素。在信息社會,不但要求期刊工作者要有高尚的職業道德,還要熟悉以計算機技術和現代通訊技術為重要前提的現代信息技術。要實現期刊工作現代化,其中硬件的配制、軟件的編制與操作,數據庫的建立均需要既懂圖書情報又懂現代技術的人員參與。必須建立健全采訪工作制度。采訪人員必須了解和掌握該館期刊館藏結構、館藏質量和各學科期刊的征訂比例、經費使用比例,了解期刊的使用情況、讀者需求、學校的專業設置及各學科科研發展趨勢。充分利用僅有資金,最大化發揮其作用。
3.2 提高專業人員素質是更好地開發期刊資源的基石
一是提高圖書館員的科技文化素質和業務水平,更好地為讀者解疑釋難,為讀者用戶所需提供信息資源服務。二是培養圖書館員一專多能,并將作為專業考核的內容,適當地實行輪崗制,這樣有利于圖書館員了解圖書館的各部門業務。三是圖書館員的培訓,培訓的內容主要有:面向讀者用戶、面向知識更新、面向數字網絡。四是培養一支具有強烈的事業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有“甘為人梯”“樂于奉獻”敬業精神;既精通圖書館專業知識,熟悉館藏文獻擴專業技術,又具有良好的服務意識和開拓精神。
參考文獻
[1] 別立謙.高校圖書館期刊資源整合服務有挑戰與對策[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2(10):71-72.
[2] 曾建勛,曾民族.“泛在知識環境”———“后數字圖書館”的發展目標和研究方向[J].數字圖書館論壇,2005(6):1-6.
[3]夏詩斌.泛在知識環境下數字圖書館發展問題芻議[J].辦公自動化雜志,2008(1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