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頌華
摘 要:我國食品檢驗檢測工作是一項意義重大的工作,因為我國的食品質量水平普遍較低,檢驗檢測能夠提升食品質量,保障消費者安全。該文主要分析我國食品檢驗檢測工作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一些有用的措施和建議,希望能夠給食品檢驗檢測工作帶來參考。
關鍵詞:食品檢驗檢測 體系 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F2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5(c)-0162-02
隨著我國的經濟水平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許多以前沒有能力接觸的事物也出現在人們的家中,許多新奇的食品也走上了人們的餐桌,豐富了人們的生活,提高了生活的質量。但是,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也不能忽略其中的問題,我國的食品行業問題較多,不合格的食品充斥著市場,過期食品、“三無”食品、假冒偽劣食品層出不窮,食品安全與衛生問題逐漸受到社會和政府的關注,要想實現社會的穩定發展,必須做好食品檢驗檢測工作,為人們提供更加安全的食品環境,保證人們的身體健康。
1 食品檢驗檢測的重要性
保證食品安全與衛生,加強檢驗檢測是為了保證食品在按照其用途進行烹調或食用過程中不會對消費者造成任何危害。同時,在食品生產、運輸、銷售、儲藏等諸多環節中,也需要加強檢驗檢測,保證其健康無害。
目前,市場上的食品種類比較多,而且隨著時代的發展,食品的種類還會有明顯增加,隨著工業化進程的不斷發展,很多環節都會對食品安全與衛生產生重大的影響。例如在食堂場所內,食品的選擇、清洗、制作、保存等都會對食品的質量產生影響,所以,要想做好食品工作,必須要在各個環節把好關,保證食品的安全與衛生,不能危害消費者的身體健康[1]。
2 我國食品檢驗檢測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缺乏正確的認識
在目前的食品行業中,經常會出現質量問題,例如人們經常接觸到的“毒豆腐、毒粉皮”等,這些食品出現的主要原因就是相關人員沒有正確的認識,沒有認識到食品安全與衛生對群眾造成的影響,在工作的過程中,缺乏責任心,不能有效保證食品的質量,相關部門在這一方面的監督管理也比較乏力,沒有能力監管到所有的食品,致使部分生產人員存在僥幸的心理。
2.2 食品安全與衛生制度及相關標準較為落后
當前,我國正在執行的食品安全與衛生標準還存在一定的問題,致使監管部門無法有效地開展工作,無法將監督的觸角延伸到每一個角落,許多食品制作者都懷有僥幸的心理,認為即使違規操作也不會受到查處。前幾年的“酒鬼酒塑化劑風波”事件就說明,我國的監管制度存在較大的漏洞,給不法行為提供了可乘之機,要知道塑化劑并不是一種非常難以檢測的物質,但是,我國的食品檢測機制卻對這種物質視而不見,沒有做出明確的規定,當新聞媒體報道之后才去查處,這種監管工作怎能起到應有的作用。除此之外,目前我國的行政部門的監督保障也非常不到位,以“毒粉皮”為例,許多生產商都不是使用紅薯粉進行加工,而是使用玉米淀粉和多種添加劑進行加工,這種制作方法會極大的節省生產的成本,給生產商帶來非常豐厚的回報,而我國的監督保障機制對此問題卻缺乏監管力度,一個省內能夠檢測這種“毒粉皮”的機構寥寥無幾,試想監管部門怎能正常開展工作,這是對違法生產行為的一種縱容[2]。
3 加強食品檢驗檢測體系建設的措施
3.1 樹立正確的食品安全與衛生觀念
無論是食品的生產者、銷售者,還是運輸者都應當充分認識到食品安全與衛生的重要性,都應當保證食品在自己負責的環節內不出現問題,要增強自己工作的責任心,使用質量可靠的原材料,不得以次充好。同時,相關食品監督部門也應當認識到食品監督的重要性,堅定監督工作的使命感,并愿意為監督工作做出貢獻。
3.2 建立健全食品檢驗檢測保障機制
如果政府缺乏必要的食品檢驗檢測監督保障機制,就會減小監督部門的效力,使得監管工作無法落到實處,所以,必須要做好相關的保障機制,規范食品市場的監督管理工作程序,食品的生產商、流通環節以及儲存環節,都應當嚴格按照我國相關的食品安全標準執行,同時,相關的食品標準必須要先制定完善,不能再沿用現在比較落后的食品標準,要大力鼓勵生產商生產和制造衛生、無公害的食品。
一般食品從材料到成品的過程主要包括以下幾部分:材料收集、產品設計、加工原料、形成食品,由此可見,食品涉及到的環節較多,每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對食品的安全和衛生造成影響,所以,必須要保證每個環節不出現問題,提高食品的安全與衛生水平,為人們的健康提供有力的保障[3]。
3.3 加大食品安全與衛生工作的抽檢力度
由于目前我國食品監督部門的力量非常有限,難以對全部食品進行監督,所以,應當采取不定期抽檢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提升監管的效力。相關監督部門將抽檢的結果上報給具有資質的檢測部門,讓其檢測食品的檢驗檢測程度,對于不合格的食品,要通知下架,并追求相關人員的責任,此外,相關食品安全監管部門也要加強食品安全與衛生的宣傳力度,讓社會對食品安全與衛生引起足夠重視,消費者也應當積極參與到這個活動中,及時指出食品安全與食品衛生問題,維護自身的權益,對于消費者提出的食品安全與衛生問題,監管部門要給予高度的重視,積極進行解決,提高食品安全與食品衛生監督管理的技術水平,對于那些抽檢質量不達標的食品要進行定期進行復查,如果復查仍然出現問題,則應當按照相關的規定進行處罰;而且,對于抽檢不符合標準的食品,要杜絕其流通到市場中,并對生產單位進行相應的處罰。
3.4 加強對重點食品行業的檢驗檢測監管
目前,學校、企業等人口眾多的地方是食品監督的重點,因為這些場所會配有自己的食堂,大多數人會在食堂就餐,如果食堂的食品質量不達標,就會影響食用者的身體健康,甚至造成嚴重的食品中毒事件,給社會也會造成不良的影響,為此,需要對這些重點場所進行食品監督,每年要定期檢查兩次,同時,還要開展不定期的巡查,讓食堂部門始終保持高度的責任心,杜絕出現食品檢驗檢測問題。除此之外,個體攤販也是監督工作的重點,因為,這些攤販往往屬于自產自銷,其生產的過程得不到相關部門的監管,而且,他們的銷量也比較大,出現問題之后的影響也比較大,為此,也需要對其進行重點監督。對街頭食品的銷售位置做出限制,對其準入條件也要做出詳細的規定,并積極進行實地監督,防止出現嚴重的食品問題。
3.5 制定完善的食品相關標準
由于事物是不斷向前發展的,新的事物必將會出現,所以,仍然依靠之前的管理標準進行監督管理勢必會增加工作的難度,而且會出現很多不適配的情況,造成監管漏洞,出現空白地帶,為此,相關部門一定要加強食品相關標準的制定工作,讓監督部門有法可依,有具體的參考依據,當新的食品種類出現之后,相關的標準也要進入制定階段,出臺的時間不能太長,避免出現真空地帶,除此之外,政府相關部門也要加強食品安全與衛生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宣傳工作,強化監管部門依法行政的力度。通過完善的監管制度和標準,實現食品安全與衛生的有效監管。
總之,為了促進我國向更好的方向發展,需要在各項工作中進行努力,在食品工作中,需要達到安全、衛生的標準,保證消費者能夠享受到健康的食物,相關人員和部門一定要加強重視,食品監督部門要制定更加完善的檢驗檢測機制,并嚴格按照規定實施,為食品安全與食品衛生提供更有力的保障,提升我國的食品安全與衛生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 莫惠蘭.品衛生安全與食品衛生監督管理[J].大家健康,2012,6(7中旬版):48-49.
[2] 劉澤遠.食品安全的危害與衛生監督管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2,9(44):383-384.
[3] 韓鳳霞.食品安全問題的思考與建議—針對目前食品安全問題的現狀[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