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曦
【摘要】版畫需要制作者動腦構圖、動筆畫圖、動手作畫,富有趣味性的美術類別。現在,適合小學生學習、制作的版畫有很多種,它可以擴大學生的思維模式,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創作欲望,又豐富了課上教學的內容,讓知識多樣性。現在,很多學校都已經開設版畫課程,立足于培養學生審美和藝術情操。
【關鍵詞】版畫 小學課堂 美術常規教學
引言:
我國教育改革的進程不斷加快,要求每所學校都必須重視學生的素質教育,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全方位的培養全面型人才。但目前,學校雖然開設版畫這一課程,其重視程度卻小于常規課程,又呈現出各地教學發展不平衡的趨勢,一些地區的小學已經取得優秀的成果,但有的地區仍處于初步發展階段。
一、提高教師的職業技能與版畫專業技能
小學美術教師在進入工作崗位前,已經積累了一定的課堂教學經驗和知識技能,但在加入版畫后,由于教師缺少版畫的操作經驗,經常會避免上版畫課程。
美術教師必須形成鮮明的人格魅力,有較高的職業素養,還要對新接觸的教學內容有強烈的求知欲,不斷探索,積累知識素材[1]。但就現在版畫發展地區不平衡的現象來看,個別地區的美術教師缺少專研的精神,會避開版畫課程,轉而用其他美術課程代替。
版畫教學是一個復雜的過程,要經過畫稿、刻版、印制三個步驟,版畫才會制作完成,期間要準備很多工具,而教師要敢于實踐,親自嘗試制作版畫,弄清楚不同材料的性質,并把最后的畫面呈現在紙上,熟練掌握版畫制作技術。因此,在課上要用自己熟練的操作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積極性。在制作版畫的過程中,要發現很多可以有多種選擇的制作過程,與學生互動,共同找到適合的材料。同時,還要樹立學生的自信心,不要讓學生覺得如果我說錯話,就會被大家嘲笑,保持樂觀的心態,這一點是教學方法中最重要的一點。
此外,教師讓學生學會制作版畫的同時,還要培養學生獨特的品鑒能力,教授品鑒版畫的多種方法,不要強加自己的觀念,提高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
二、選擇貼近生活的內容作為版畫的制作內容
教師要選擇適合學生年齡段的內容作為版畫教學內容,貼近生活,與日常生活相結合。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創作水平各不相同,如果超出學生的認知范圍,必然不會有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要以學生的心理發展為基礎,選擇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事物,增加課堂的趣味性,敢于說出自己的想法,融入生活。
小學低年級:低年級的小學生主要培養的是對“版”的認知。他們還處于一個心智剛剛成長的階段,做事缺少目的性,只會按照自己一時的意愿完成,他們畫出的畫大多比較隨心,無法控制刻版時下筆的力道,因此在教學時可以畫一些夸張的線條,讓給學生進行操作。
小學中年級:在這一階段,學生已經對版畫有了初步的認知,對版畫產生濃厚的興趣,想要探索更多,此時,教師可以選擇寫質地較為柔軟的板材,并用一些簡單的工具——刻刀、筆等刻版。對于刻版的畫面,可以選擇點線面結合的方式,以及黑白灰的呈現,多次嘗試,得出不一樣的畫面效果。教師不再主動提供素材,而是讓學生從生活中自主發現素材,并與自己的刻版相結合。
小學高年級:到了小學高年級,學生已經經歷低年級、中年級的階段,已經可以把版畫與生活有機結合,并熟練操作刻版的所有工序。這時候,教師就可以選擇一些正常硬度的材質,讓學生直接雕刻,把點、線、面連在一起,然后用墨汁拓印,獨立完成所有工序。
美術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有很多資源可以豐富教學內容,而版畫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并與多種文化相結合,可以讓學生更深層次的感受到版畫的魅力。
三、版畫在常規教學中應用
(一)制定系統的教學目標
教師要制定系統的教學目標。課前,教師要根據版畫的教學內容,做出詳細的教案,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地展開教學。比如教師要先讓學生了解刻版的幾個主要制作步驟,其一就是摩擦印畫,教師可以先拿出幾個已經刻好的印版,以及畫紙與墨汁,讓學生嘗試拓印,形成對版畫的初步認識,然后再拿出幾塊新刻版,讓學生嘗試在上面刻出點、線,加深認識,接著過一段時間后,在學生有一定的繪畫基礎后,讓學生嘗試刻印一些小圖案,深入學習,最后,當學生熟練掌握所有的刻版技術后,讓學生自主發揮,尋找自己感興趣的題材,完成刻版。
創新教學方法
在學生正式開始刻版前,教師可以根據某種文化特點或文化現象給出一定的請將,比如《遠古的圖案》,并給以提示,讓學生通過想象刻畫出心中的圖案,讓圖案變得生動;建立合作關系,教師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分別負責不同的工序,比如有的學生負責畫稿,有些學生負責刻版,而有的學生則要拓印,每個步驟都有專人負責,建立小組評比制度,對完成度較高的組提出表揚,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
讓學會養成良好的習慣
因為刻版是一個復雜的工序,需要很多工具,每道工序都需要在特定的教師內完成,所以要讓學生有良好的習慣,比如按照老師給出的步驟操作,不要違反程序,特備是在拓印環節,要提醒學生不要打翻墨汁,把工具放到指定位置上,在作品完成后,讓學生按順序依次用夾子把作品固定在繩子上風干,既起到保護作品的作用,又使同學互相觀賞完成的作品,促進學生發展,養成良好的習慣。
總結:版畫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和豐厚的底蘊,可以挖掘出數不盡的美術資源,而在小學的常規教學中加入版畫內容,有利于提高教師的工作水平,不斷探索,豐富知識儲備,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因此,學校必須改變教師的傳統觀念,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心理狀態,制定不同的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相結合,讓知識生活化,在課前做出系統的教學方案,由淺入深的完成教學目標,改變教學方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劉佳赫. 綜合版畫在小學美術教育中的應用[D].東北師范大學,2012.
[2]宋陽. 版畫教學在小學美術課堂中的實施問題[J]. 美術教育研究,2014,16:122.
[3]董玄. 版畫教學在小學校本課程建設中的策略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5.
[4]宋陽. 版畫進入小學美術常規課堂教學的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