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定永
在私下我們時而會聽到老師有這樣的抱怨,“這類題我講了這么多學生還是不會做,這個題已經做了幾次了,考試時還有不少學生把它做錯了!”而在課后與學生的交談中學生又會發出這樣的疑問:“老師,您上課講的我都能聽懂,就是在自己獨自解題時就不會做,不知如何下手了。” 在聽課時我們也發現,有時教師在臺上講得神采飛揚而學生在臺下聽得無精打采。如何提高習題課教學的有效性,值得我們老師仔細研究和認真反思。
初中階段學生學習物理學得苦老師也教得累這一現狀,原因是多方面的。從學生學的層面來看,大多數學生從初二開設物理課后,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相對于其他學科明顯感覺到要學好物理難度更大。由于學生學習物理的壓力大,到了初二下期后,部分學生對學習物理興趣有所減弱,導致兩極分化加重。從教師教的層面來看,我們的責任更大一些,是我們的教學出了問題。在習題教學中,我們容易犯急功近利的毛病,比如當我們發現學生解決問題接受掌握比較快時,無限放大學生的接受能力,總希望增大課堂容量,讓學生學會做更多的類型的題、更難的題,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時間來消化和吸收,殊不知拔苗助長,欲速則不達,造成即便優生也感覺物理難學,從而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物理新課改理念倡導課堂上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來提高科學素質。即先練后講,先學后教。作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怎樣才能及時給學生提供他們迫切需要的專業方面的幫助呢?這就需要知道學生在學習方面有什么樣的需求。要了解學生的需求,我們就必須與學生保持密切的互動,在課前可以通過學生預習或作題的情況和對本節知識的了解情況研究每個學生的需求,就是傳統意義上的備學生,學生需要什么,教師就應當提供相關的服務,課堂教學中如果教師對學生不了解就可能出現教學失衡,學生需要的東西教師課堂上講解時被遺漏了,學生不需要或者已經非常熟練的東西教師卻講起沒完沒了,這樣的課必然導致課堂教學的低效。
搞好習題課教學,習題的選編是關鍵的一步。由于現在高度發達的互聯網和海量的習題資源,選出一些符合需求的習題已經不是難事。很多老師礙于時間任務或者怕麻煩,拿來就用,這本來無可厚非。但如果我們站在另外一個角度想一想,現在的參考書、教輔數不勝數,設想我們的選題已經出現在這些書上,學生在課前看了做了,課堂上不能激發起學生的好奇心,我們精心準備的習題課還沒有進行就已經先打了折扣。所以建議教師要對所選擇的習題進行改編,哪怕是小改也好,比如改變計算題中的數據、條件和結果互換、將幾個選擇題的選項進行綜合等,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保持新鮮感。
為了充分發揮出物理習題在教學中的作用,在選編物理習題時各題組要緊緊圍繞課程標準要求課時目標的需要。使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思想、解題規律,重復出現,螺旋式遞進,加速從模仿到靈活運用的過程,并深深印入到學生的腦海中。為達到目的,所選擇的習題應具有以下幾個特性。第一是要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從發展學生科學素養的需要出發,典型的問題應在內容和方法上都具有代表性,應能反映重點概念和規律的本質及其特征,通過練習能起到示范引路,方法指導的作用。第二是要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從知識的目標看,習題的選編要針對三維目標、教材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它涉及的內容應該是教材的核心知識和關鍵內容,同時也是各類考試的重點、學生學習的難點、易錯點和易混點。第三,所選編的習題要具有啟發性。習題課中所選編的習題,要有利于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發散思維能力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訓練使學生正確闡述物理概念的定義、物理規律的涵義等,防止學生死背公式等形式主義的偏向,為培養創造性思維奠定基礎。
如何對習題進行有效的改編呢?一題多變進而進行變式訓練是老師們在教學中經常采用的一種方法。對某一個題重設數據或已知條件和要求問題互換,或改變情景條件等對一個題進行衍變和派生,使一個題衍變、演變、派生、轉化成一系列題。比如學生在學習了第十二章第二節滑輪后,同一滑輪組就可以演變為很多題,如計算拉力、機械效率、相關的功、動滑輪重、效率的變化等等。這種方法經廣泛于對計算題、選擇題、實驗探究等類型題尤其是對教材中習題的改編上。為了使習題課更具針對性,我們也常常采取對學生練習過的習題進行改編。即是在原題的基礎上,針對學生出現的問題或解答過程中的思維障礙對習題重新改編。這種改編后的習題與原練習題會有很多相似之處,但又不是原題的簡單重復。比如可以在相同背景下改變設問角度。如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中,應先調節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桿在____(填“水平”或“任意”)位置平衡,這樣做實驗時可以直接從杠桿上讀出力臂的值。改編后是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中,應先調節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做的目的是__。在習題改編時要進行一些細微的變化,防止學生出現思維定勢,如上題可改編為: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中,在未掛鉤碼之前,應先調節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做的目的是__。通過改編要適當增大了思維難度,起到活化、深化知識的作用。
搞好習題教學,重在講好課堂例題。重點概念和規律,在教材中都編有相應的例題。在處理例題時,切不可簡單化。而要從教學的需要出發,以課本例題為主,并在其基礎上,使之適度延伸、拓寬或配置輔助性的問題。在利用概念、規律解決實際問題時,首先要以正確的理解概念、規律的實質為基點,在分析和研究問題的過程中總結解題的思路和方法。要引導通過不斷的反思,幫助學生總結經驗,積累解題的思維方法。在對學生進行解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訓練過程中,應引導學生明確:任何一個概念、一條規律在運用時,其基本思路是先要確定問題的研究對象和抓住物理過程的基本特點,通過創設物理應用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將實際問題轉化為物理問題,通過觀察、分析、歸納抽象出物理模型、概念和規律,讓學生不斷體驗物理與生活的聯系。
結束語:
課堂教學中的一切活動都要著眼于學生的發展,并最終體現在學生學習的效果上。習題課作為一種重要的教學補償手段,通過習題教學及習題訓練,學生可以進一步深化、活化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達到牢固地掌握概念,深刻地理解規律的目的。通過習題教學和練習,教師可以隨時得到有關習題學習情況的反饋信息,借以調整教學內容、方法和進程。平時應督促學生熟記基本概念,規律和一些最基本的結論,也就是我們常講的基礎知識。基礎夯實了,知識的殿堂才能構筑起來。至于采用什么模式,只能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只要有效就是最好模式,學生進行習題訓練時,教師不應是一個旁觀者,而應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參與者,這不僅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師生關系,而且還應最大程度地調動發揮學生的內在因素和他們的積極性,全面提高思維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