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傳波
一、《雷雨》的主要內容和解析
關于文章:《雷雨》是現代著名劇作家曹禺先生在劇本創作中的首創,也是曹禺先生最成功的一部著作,也成為曹禺先生的代表作之一。《雷雨》整本通過寫發生在一個封建社會的資本主義家庭的家庭糾紛,來抨擊當時的舊社會里以周樸園為代表的資本主義的現實丑惡嘴臉。
話劇《雷雨》總共分為四幕,我們課本里節選的是第二幕。在整篇文章中,作者進行最多描述的并不是人物,描述最多的是天氣和人物所在的環境。故事的每一個場景都有雷雨天氣的描寫,天氣的壓抑預示了人物的內心情感,雷雨天氣之前的陰沉也預示即將到來的故事情節雷雨交加。所以從天氣和劇情同步的角度來講,這篇課文并沒有講到人物之間徹底爆發糾紛上,這一幕主要是為即將到達的高潮做出強有力的鋪墊。
人物關系到這一章已經基本明朗,然后用天氣推動故事的情節發展,隱喻文中主人公悲慘的命運,通過種種的人物之間的矛盾,來表現半殖民的半封建社會的資本家是如何迫害當時低級的無產階級的,魯大海這一角色也突出了無產階級人民的反抗,從側面表達了無產階級必將戰勝資本主義。
《雷雨》以二十年代初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下的中國作為背景,借助一個以周家為代表的舊社會資本主義家庭中尖銳的矛盾沖突,還有周家和魯家錯綜復雜的糾紛,描繪出了一個典型的資本主義家庭的黑暗歷史。對舊制度里的剝削者做出了深刻有力的揭露和批判。最后以這個家族的沒落來表現舊時代的落后制度必將被新社會主義制度所淘汰。
《雷雨》故事情節一波多折,跌宕起伏,可讀性強;故事結構集中,緊張嚴謹,所有的情節沖突以及發展高潮都集中在一天之內;運用明暗兩條線相輔相成,明線為周樸園與蘩猗之間的矛盾沖突,暗線為周樸園與侍萍的隱晦關系,正是由于運用了以上的獨到寫作之處,才使《雷雨》成為我國現代戲劇文學史上不可多得的優秀作品。
二、學習本課的概念和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本課文是節選自話劇的一幕,也就是全篇都是以話劇的格式來講述故事,以及表達作者思想的。在講述故事方面,我們接觸最多的是小說,接觸到話劇的機會很少。作為話劇,除了要和小說一樣解釋清楚故事中的各個人物,以及各個人物之間的關系,還要寫好故事發生時的地點以及場景布置。一般交代人物之間的關系是用人物之間的稱呼或者小括號里的注釋來說明的,而場景和天氣是用旁白的方式來說明。
這篇課文是整個單元要學習的第一篇文章,這也突出了學習這篇課文的重要性。《雷雨》是中國話劇創作中非常成功的一個著作。曹禺先生通過他卓絕的文筆和犀利的語言,深刻的為讀者描繪出舊社會必將滅亡的場景。對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舊制度作者給予十分有力的抨擊。
學好這篇文章,對于以后接觸的話劇有了一個良好的指導作用,話劇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的藝術表現形式,中學生正是要繼承和弘揚我們的傳統文化,了解話劇并且懂得如何去欣賞話劇獨特的魅力,使話劇成為比較大眾的藝術形式。
三、學習《雷雨》(節選)這篇課文的意義
從內容上來看,《雷雨》這篇課文揭露了舊社會資本主義的丑陋面目,表現了無產階級曾經受到的壓迫,是現代社會的青年沒辦法想象的。而通過這篇話劇非常色彩鮮明的描寫,能夠使現代的人們體會到舊社會制度的罪惡,從而對現代和平發展社會抱有更大的信心。
從格式上來說,話劇這一寫作格式更加直接,不管是情節發展也好,還是當時的情景布局都可以不用考慮那么多的手法,可以直接的白描出來。這樣的寫作方式讓讀者也會有耳目一新的感覺,對于文章內容也很容易把握,作者要表達的情感以及劇中人物情感也通過天氣很直接地表現出來。也正是因為這些原因,話劇的創作更需要作者對整體的把握,要有足夠的語言功底和想象力才能把話劇的各個部分寫的清楚,不拖泥帶水,才能不會顯得要描述的故事無趣,人物塑造上也不會讓人覺得蒼白無力。通過對這篇話劇名著的學習,非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情境想象力和語言駕馭的能力。
四、《雷雨》現狀
《雷雨》是現代話劇文學中相當成功的一部作品,可以說是戲劇界的翹楚。在眾多文學作品中一直處于受關注度頗高的地位,許多的戲劇界作者最開始學習戲劇創作就是從《雷雨》開始的。所以在高中語文課本的學習中,在當代戲劇這一單元最先開始學習的也是節選自《雷雨》,這些都足以說明曹禺先生的《雷雨》在當下戲劇學習中的作用和地位。進入作品,走近大師,我們大家的鑒賞解讀能力也會越來越高。
隨著科技網絡的發展和創新,《雷雨》這部著作被搬上了熒幕,文字稿也可以在網上隨時隨地下載觀看,通過視覺和自己解讀時想象的畫面相結合,讓人們對《雷雨》的接受方式越來越多,而且感受可以更加的真實具體。就像巴金先生曾經說過的那樣,《雷雨》不僅是一部可以演的作品,也是一部可以讀的作品。
結束語:
對于這篇文章我們在課文中體會到了舊社會制度的黑暗,也看到了人性的真實。通過課文的寫作格式,也開始接觸戲劇,感受戲劇的魅力。可能在剛開始接觸戲劇文章的時候,有些學生會不太適應,或者對這種寫作方式沒有特別的感覺。主要是因為之前沒有接觸過所以學習方法和學習意識都沒有那么強。但是通過系統的學習之后,從曹禺先生的生平介紹了解,再到課文中人物、語言、場景等的描寫方式,最后再深入的探究整篇課文的深刻含義,就可以令學生們對戲劇有一定的概念,繼而對學習戲劇產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