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花,別名量天尺、三棱劍、龍骨花等,為仙人掌科量天尺屬多年生肉質草本攀緣植物,以花器作蔬菜食用。目前,在廣東、廣西、福建、海南等地區已形成規模種植。霸王花干花是特菜中的佳品,不僅口感好,而且具有清熱潤肺、止咳的功效。霸王花花期長達7個月,適宜在城市郊區或旅游景區種植,可結合旅游發展觀光農業,開發前景廣闊。
1.特征特性
霸王花屬直根系,莖上著生氣生根并向上攀緣。莖深綠色、肉質,有3條三角形的棱莖,棱邊波浪狀,莖段長60~100厘米,全株莖長達6~8米。花朵特大、黃綠色、漏斗形,長25~30厘米、寬8~12厘米。霸王花喜光、耐旱、耐熱,忌陰怕寒,生長適溫為25~30℃,當氣溫低于10℃時生長受阻,低于5℃時會發生冷害。病蟲害較少,對土質適應性強,壽命長達40年以上。
2.品種選擇
南海種:原產巴西,在廣州市郊栽種較多,適宜干制。其莖部較粗,肉質較厚,莖的棱角較鈍,花朵大、花量略少、產量高,花器加工后色澤鮮明質優。
肇慶種:原產墨西哥,在廣東省肇慶市具有悠久的栽培歷史,并已馴化成為地方品種,較適合鮮食。其株型稍長,莖長約2米,莖細而堅韌,適應性強。花量多,花瓣重疊,花朵長達30厘米,品質較好。
3.栽培技術
選地整地:選擇排灌方便、土壤疏松肥沃、陽光充足的黃壤土或沙壤土種植。種植地塊不需要全墾,只需將定植坑及周圍土壤挖松、翻曬即可。
育苗:霸王花的莖扦插極易生根,移栽后生長速度快,能快速進入投產期。選擇一年生以上的肉質莖,剪成長20厘米的莖段,放在陰涼處自然干燥2~3天,待剪口結膜后再進行扦插。在保護地內全年均可扦插,露地育苗以春、秋兩季扦插成活率較高。插土深8~10厘米,扦插株行距20厘米×20厘米,育苗期間保持土壤濕潤并施淡水肥1~2次。經50~60天培育后,苗高達40~50厘米時,即可移植大田。
移栽:(1)起畦,畦寬2.5米(包括壟溝),溝寬0.5米,溝深0.35~0.40米。(2)挖種植坑,按株行距2.0米×2.5米在畦面中央挖種植坑,每畝約130個,種植坑深0.35~0.40米,長和寬均為1.2米,暴曬15天以上。(3)施基肥,每畝施優質腐熟農家肥800~1000公斤、三元復合肥100公斤,將肥與坑土拌勻。(4)種植,施基肥7~10天后,每個種植坑內定植霸王花苗8~10株,即每畝定植1100~1300株,種植深10厘米。(5)澆定根水。種植后及時澆足定根水,以后要保持土壤濕潤,雨后要注意排水。
水肥管理:霸王花定植成活后可適當澆水,但注意地面不能長時間積水,以免爛根。霸王花花期需水較多,其間不能干旱,否則花朵小、產量低、品質差。在春季定植的,第一年秋、冬季會有少量植株開花,不需追肥;定植第三年后進入盛產期,每年應追肥4~5次。第一次追肥在2—3月,促新芽萌發;第二次在4—5月,促株莖肥大粗壯;第三次在6—7月,促花蕾形成;第四次在7—8月,促花朵大、增加采收批次;第五次在9—10月,延長采收期。施肥方法:一般于雨后撒施三元復合肥,每次每畝施15~20公斤,施后覆土蓋肥。
整枝修剪:幼苗期,莖高1米以下時,將分枝剪除;超過1米高后每株留3個芽,使其自然伸長下垂;進入盛花期后,每年采收結束后修剪1~2次,剪掉老枝、病枝、弱枝。霸王花頂端的2~3個新芽生命力旺盛、花蕾多,因此,要將莖尖下面長出的側芽全部摘除,促使養分集中供應頂芽生長。
4.采收及加工儲藏
采收:霸王花花期5—11月,開花高峰期6—9月,每年開花7~8批。采收適期為現蕾后28天左右。霸王花在晚上開放,以開放當天早上采收質量最優。將花柄基部掐斷,花朵輕放在簍筐內,于8~10小時內進行加工,以防變質。花朵要求新鮮、花色正常、無霉爛、無病斑、不折斷。
加工及儲藏:花器采摘后,應及時用快刀將花朵縱切成3~4片,放在陽光下晾曬2天后,再上蒸籠高溫蒸15分鐘,取出曬至不黏手即可,儲藏數天后再曬半天。一般40朵鮮花可加工1公斤干品。如果種植規模較大,可建爐烘干,以防雨天花朵霉變,影響質量。烘爐烘干溫度為60℃左右,經10小時左右,當花朵含水量降至12.5%~13.0%即可分揀包裝銷售或儲藏。優質的干花色澤金黃、無霉斑點、長短一致、味道清香。
(廣西農業科學院北部灣分院 梁芳 郵編:55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