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敏
近日,讀到一篇題為《我們真的不了解老人》的文章,文章說,從心理學角度看,人性最本質的愿望,就是希望得到別人的贊賞,老年人也不例外。也許很多人都覺得,一家人一起生活沒必要客套,沒必要說好聽話。真的是這樣嗎,先看看下面的兩個小故事。
故事一
由于老公常年跑長途運輸,在家時間少,劉女士常年和年邁的公婆生活在一起。她說,自己與老人處得如此和諧,其中就得益于“嘴上功夫”。
劉女士夸獎老人“火候”掌握得好,常常是自然流露。一日,多年不見的老工友來家中看她,她和工友嘮嗑,婆婆親自下廚做了一桌豐盛的菜,劉女士很感動,席間,由衷地說起婆婆操持家務的辛苦,烹飪技術也是遠近聞名的;說起公公是露臺種植高手,每年種的蔬菜,又新鮮又環保。二位老人聽得很開心,露出了滿意的笑容,連夸兒媳婦孝順,“像親女兒一樣”。
劉女士的老公公雖然70多歲了,但是位不折不扣的電腦達人,盲打、制表、網評跟帖、QQ聊天、聽歌、下載、發郵件等等,老人全都不在話下。老人還用電腦給媒體投稿,發表了不少文章。老人這么善于學習,其實也是劉女士夸出來的。據劉女士說,剛開始公公有了學習電腦興趣的時候,她就贊揚他、鼓勵他,說:“爸爸,您真是與時俱進的老人!”她鼓勵公公上老年大學,并且當起老人的“一對一”老師,老人學習電腦有一點進步,她就夸他“不減當年,真刻苦,進步快”,還讓孫子給他送“小紅花”。
一日,筆者到劉女士家串門,相互寒暄數語之后,劉女士就豎起拇指,夸起來她公公最近在全市退休職工電腦打字比賽中榮獲一等獎,還拿出老公公發表的文章給我看,言語間流露出對老公公的崇拜和贊賞,夸得老公公笑容滿面,直說“我本來就是聰明人,哈哈……”不吝嗇對老人的鼓勵與贊賞,讓劉女士家里總是笑聲不斷。
老公跑長途運輸回家,看見老人被媳婦“哄”得好開心,問她給老人買什么好吃好穿的了?劉女士捅了丈夫一把:“老腦筋!你以為只有給老人吃喝才是盡孝道啊?老人也需要‘孝在嘴上!”
故事二
于大爺82歲,三個兒女事業有成,家庭收入頗豐,但老人總是高興不起來,經常對兒女發脾氣,責怪兒女不孝順。
那天晚上,于大爺家吵鬧聲此起彼伏,我們幾個鄰居只好過去勸和。
老爺子指著子女吼道:“你們三個沒有一個孝順東西!”
子女都很委屈,兒子說:“我們三個每個月都按時分別給老爸他600元錢,怎么不孝順了?”女兒說:“我爸身上穿的、頭上戴的,大部分都是我給買的,除了給錢,東西也沒少給啊!”
老爺子說:“誰說你們給錢給東西少了,給東西就是孝順啊?你們平時很少與我進行思想交流,不關心老人的精神需求,總覺得我觀念陳舊,思想保守,跟不上時代步伐,相反,你們經常在我面前夸耀自己、展示自我,流露出對老人的輕視和埋怨。不知道尊重父母,更沒有想到應該夸獎和贊美一下老人,我能不傷心和惱火啊?”
弄清楚了吵架的來龍去脈,幾個鄰居把三個子女叫到一邊,對他們講,給老人提供充實優裕的物質生活條件是孝順的一個方面,而不是全部,對老人還應做到敬在心里,孝在嘴上。合情合理的贊賞,對老人來說實質上既是一道內涵豐富的心靈雞湯,又是一味促進健康的精神保健品和補益劑。我們都知道,對小孩子應該“多伸拇指,少伸食指”,對年輕人應該“多些鼓勵,少些挖苦”,對老年人其實也應該是這樣。經常贊美老人,就會拉近與他們的距離,增進與他們的感情,使他們得到心理上的平衡和滿足,從而激發他們的生活熱情,有助于他們樹立樂觀的生存意識,提高晚年的生活質量。
看到上面兩個故事,相信大家都明白了:贊美是送給老人最好的禮物,學會夸獎和贊美老人,是生活藝術和孝心的真誠流露,也是孝順老人重要的一環。
老人需要贊美,但是,贊美應該分寸恰當、善意、真誠、入情入理。有些人喜歡用“老而彌堅、老當益壯、老馬識途、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大器晚成、見多識廣”等等這類詞語贊賞老人,這當然也可以,但是畢竟太抽象了,如果能夠把贊美更形象一些,具體一點,就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那么,如何贊美老人更好呢?
1贊美老人的年輕。老年人都希望自己年輕健康,贊美老人最好用“降歲法”。對于老爸老媽,不妨說:“您老越來越年輕了,您越老越有風采!”“你老人家的身板,能和我們小伙子比!”還可以用比較法去贊美:“看您紅光滿面,比和您一起玩的同齡老人誰、誰、誰可精神多了。”
2贊美老人的經歷。最好采用拋磚引玉式的提問式贊美,比如:“您老過去多次被評為優秀黨員,披紅戴花,一定有不少有趣的故事吧?”“您老文章寫得這么棒,年輕時肯定有許多人喊您‘秀才吧?”老人經這么一問,肯定會打開記憶的閘門,繪聲繪色地講述一段塵封的故事,對現在的生活也會充滿信心和力量。
3贊美老人的興趣愛好。老爸一般會愛好垂釣或旅游,老媽一般會刺繡,會做一手美食……晚輩應該多夸獎老人的特長,向老人請教這些方面的相關知識。老人的興趣愛好希望與別人分享,子女常與他們聊這些,老人容易獲得自尊心理的滿足。在生活中,有些子女的興趣愛好與老人不一致,為了討老人開心,他們就向老人的興趣靠攏,通過向老人請教,逐漸培養與老人相近的興趣愛好,這樣,與老人就容易有共同話題。
4贊美老人的點滴進步。如今,不少老人受到“高科技”的困擾,手機打車、群發短信、團購訂餐,這些在年輕人看來“小菜一碟”的事情在中老年人看來卻成了“老大難”。很多老人為了求解這些新玩意兒,開始了學習。可是老年人畢竟年紀大、接受能力差,子女應當對老年人多一些包容和理解,多贊賞老人,才會在老人的心理上產生積極效應。另外,老人幫助做家務時,可能會沿襲傳統做法,即使做不好,子女也應少埋怨,多安慰。學會贊賞老人,激發老人積極、樂觀的生活意識,有利于促使老人參與到老有所學、老有所為和老有所樂的活動中去。
愿大家重視贊美,學會贊美,多給老人們一些贊賞,如此,老人愉悅,家庭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