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在英語交際的過程中,交際的參與者首先要聽懂別人在說什么,所以聽是人們進行語言交際的重要手段,也是學習英語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是,從目前的英語課堂教學來看,許多老師對聽力的重要性還認識不夠,而學生對聽力更是不感興趣,存在只要筆試過關就行的錯誤認識。從而忽略學習語言的真正目的。所以,重視聽力教學,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是迫在眉睫的事情。體驗式教學是“以學生為中心”、“以任務為基礎”,讓學生通過“具體體驗”來發現語言使用原則并能夠應用到實際交流中的一種教學方法。體驗式教學的關鍵在于讓學生體驗情境、體驗成功,在做中學、學中做。體驗式教學法能幫助學生培養對英語聽力的興趣和提高交際能力。
關鍵詞:體驗式教學法;初中英語聽力教學;初中聽力教學現狀
一、體驗式教學的定義
體驗式教學的概念應該與體驗、情境、經歷、活動、合作、實踐、環境等關鍵詞有關。
體驗式教學所倡導的就是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與學生的實際生活體驗相聯系,讓課堂教學內容更加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時代,讓學生在實際體驗與參與中,躬親實踐、獨立思考。體驗式教學將高中課堂創設為真實的學生主動參與的真實情境,讓學生走進情境體驗和感受,同時也能走出情境感知和總結語言體系,在學生學生觀察、分析、歸納、對比語言知識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有意識地引導,最后內化語言知識和技能,并在實踐中運用語言,從而提高學生語言應運能力。
二、體驗式教學的特點
體驗式英語課堂教學的四大主要特征:主體性、參與性、過程性、內化性。1)主體性。體驗式教學具有主體性,因為它是以人的發展為教學的終極目標。體驗式教學強調學生學習的過程一種個體行為,無法替代。教師應該以引導為手段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為手段,讓學生充分占有學習自主權利,做到真正的學習的主人,突出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主體地位。2)參與性。體驗式教學具有參與性,教師應促使學生行為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才能真正地以“體驗”促學習。在體驗式教學中,教師積極創設情境,通過參與活動,討論等形式誘導學生參與知識運用過程,盡可能地增加學生的參與機會,參與活動,使學生在求知興趣和求知成就感的支持下熱情求知。教師同時要對參與者進行鼓勵性的評價,讓他們獲得參與的樂趣和成功的體驗。3)過程性。體驗式教學具有過程性。體驗式英語教學相比傳統的英語教學更加重視是重過程,以學生能力培養為主要目的,并不是所謂的結果。尤其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以學生具體活動的過程,學生汲取知識信息的過程與方法,來評判體驗式的課堂教學的有效性。4)內化性。內化就是把學習者外部的知識通過感知,認識,體驗,實踐轉化為學習者內部的知識。體驗式課堂教學要求學生積極參與活動,通過外部與內部,主體與客體的結合構建自己的認知結構。體驗式教學中的教師不提供既定的知識模板,不強加情感、態度于學生;盡量為學生提供寬松自由的體驗空間和機會,讓學生在動態的教學過程中有足夠時間進行完善與內化。
三、目前農村初中英語聽力教學的現狀
1)農村教師教英語聽力的情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注重知識的傳授。每堂課用大部分時間講解語法,希望學生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并不在乎學生的聽說能力怎樣。聽力時間上語法課是經常的事,如果上聽力課也只是放錄音機來聽,學生聽不懂,就再重復放,再聽不明白,干脆對答案。久而久之,學生失去了對聽力的興趣。
2)農村學生學英語聽力的情況。受中考指揮棒的影響,個別農村地區中考即使考聽力也不把聽力成績列入中考成績中,所以必須引起學生對英語聽力的足夠重視。學生不知道英語體力的重要性,平時根本就不做什么聽力練習,對英語聽力的學習也不感興趣。農村學生本身還有一個特點是,自信心不足,不敢張嘴說英語,這就導致了他們所學英語是“啞巴”英語。
四、體驗式教學法在英語聽力課堂的應用
1)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點燃學生英語學習熱情階段。如果學生學習法不得當,學習效率低,很容易對英語這門學科失去興趣和信心。體驗式教學最大的優點就是教師通過各種類型的情境創設,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再通過帶有趣味的活動與合作,盡量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體驗,從而找回自信和語言學習的成就感,重拾學習的動力源。
2)實踐感受階段。本階段的關鍵詞是“活動與合作”,目的是通過學生大量參與課堂活動從而習得語言,踐行體驗。在這個階段是學生建構知識,抽象概括的過程。這一階段學生所需求的學習方式是有意義的交互活動,目的能夠激活教材中的語言知識,讓多種語言技能在活動中得到訓練。這就要求教師從中創設各種各樣活動,例如歌曲,表演,游戲,競賽等,通過趣味幫助學生體驗和感悟新的語言知識。
3)體驗內化階段。這個階段的關鍵詞是“實踐與運用”,目的是學生通過在模擬的真實場景實踐運用習得的語言知識和技能,達到內化知識,強化體驗。內化就是把學習者外部的知識通過具體的實踐轉化為學習者內部的知識。學生應該把習得的英語語言知識在實際中進行使用,起到鞏固深化的作用。在這個階段要求教師提供變式活動,通過組織模擬真實對話、辯論比賽、演講和真實的社會實踐等活動,體驗實踐應用。
4)利用體驗式教學法促進學生進行合作學習階段。英語課堂教學主要提倡圍繞情境、活動、合作、實踐四大元素開展課堂教學,為課堂合作搭建了適合的教學平臺,提供了學生參與體驗的滋生土壤,以學生為中心,體驗主體角色的感受,培養合作意識和交流能力。
五、結語
任何一種教學方式的應用都不會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最為關鍵的是思維和觀念的轉變,英語作為一門工具語言,不是來應付考試能拿高分,而是日常的交際應用。
參考文獻:
[1] Hedge T.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2] H.D.Brown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2.
[3] 陳遠清.新形勢下初中英語聽力教學面臨的問題與對策[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3.
[4] 吳艷.提高農村初中英語聽力教學質量的幾點思考.實踐與探索,2010.
作者簡介:王金茹(1976-),女,漢族,遼寧錦州人,碩士,研究方向:課程與教學論(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