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與義
【詩詞展示】
憶昔午橋橋上飲,坐中多是豪英,長溝流月去無聲。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閑登小閣看新睛。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
【鑒賞品析】
這是一首撫今追昔、傷時感世之作。作者通過回憶在洛陽的游樂時光來抒發其對國家淪陷的悲痛和漂泊四方的寂寞。
上片憶舊。作者回想起往昔在午橋宴飲的日子,在一起喝酒的人大多是英雄豪杰。全詞以“憶”字開篇,直接把往事鋪展開來。“長溝流月去無聲。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這三句以初春的樹林為背景,利用明月的清輝照射在杏花枝上所撒下來的稀疏花影與花影下吹奏出來的悠揚笛聲,構成一幅富有空間感的恬靜、清婉的畫面。
下片感懷。“二十余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一句指作者做官后,曾遭貶謫;特別是靖康之變,北宋滅亡之際,他逃到南方,在飽受了顛沛流離、國破家亡的痛苦后,發現曾在一起吟詩飲酒的豪杰們如今散落各方,身世之感和家國之痛油然而生。遂接著寫道:“閑登小閣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這三句點題,寫明了作此詞的時間、地點和心境。“新晴”與“長溝流月”相照應,巧妙地將憶中之事與目前的處境聯系起來。“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則把國家興亡和人生感慨托之于漁唱,進一步表達出作者內心悲涼的心境。
【達標練習】
1.詞的上片描繪出“舊游”中怎樣的情景?
2.全詞圍繞“閑”的心緒,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