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蔓麗
【摘要】本文主要講述當今電力系統自動化的技術及工藝進展,以及作為值班人員應當操守的行為職責和發生事故時的處理解決辦法。
【關鍵詞】電力系統;技術;事故處理
引言
隨著社會的發展,技術的進步,電力系統自動化技術也越來越完善。眾所周知,電力系統龐大,分布在各個大、中、小城市和農村,對于這樣一個龐大的網絡,如果單純依靠人力來完成控制,消耗極大,而且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現如今,我們已經能夠通過自動化技術來監控和控制電力系統的正常運行,當出現故障時,我們還能通過自動檢測功能使之自動查找與修復,真正實現全自動化控制。
1、應用新技術
1.1 變電站自動化技術,該技術主要通過現代通信技術及信息處理技術對變電站各項設備實行監控,減少人力工作量。
1.2 電力系統調度自動化技術,該技術是建立在數據采集及監控的基礎上,對各項數據進行分析并發出指令,以保障運行的準確性。
1.3 配電網自動化技術,該技術實現了電能的自動優化配置,減少了能源損耗。
1.4 dfacts技術,該技術是通過新型電子監控設備,對變電站各項設備進行實時監控,并能夠及時解決運行中的各種質量問題。
1.5 facts技術,該技術實現了對電力系統重要位置參數進行控制,保障可靠、高效的電力輸送。
1.6 高效動態監測系統,該技術發展尚不成熟,但它是實現相量控制的基礎。
1.7 光電互感技術,該技術主要應用于光電互感器,調節線路電壓和電流。
2、應用新工藝
我國不但在電力系統控制上實現自動化,在變電站施工方面也實現了自動化。由之前的土建施工發展為現在的裝配式施工,無論變電站設備還是支架,全部材料選用專門定制的鋼結
構,比之前的混凝土結構施工簡單、方便。不僅加快了施工進程,也便于生產管理。
除此之外,在電氣安裝上也做出相應變化。傳統變電站電氣安裝雜亂無序,不但安裝困難,一旦出現問題,修復起來也很復雜。現在統一按功能進行模塊分割,使用組合電器原件組裝。一來降低了工作量,而來出現問題很容易查明緣由,并能夠快速有效解決。正是由于這樣全自動化的基礎,加上我國對電力的需求越來越大,我國電網發展異常迅猛,變電站的規模和數量顯著增加,運維管理的模式也隨之改變。
3、變電站運維管理
由于技術的進步和用電需求的持續增長,我國變電站的數量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傳統的運維模式已不能滿足現今的管理需求。而今對變電站采取統一、全面的管理模式,包括倒閘操作、運行維護、設備巡檢、事故或異常處理等工作予以集中化維護管理。管理中心就設在調度控制中心,對于倒閘、巡檢、事故處理等日常工作均由調度中心統一安排。如果是調節變壓器、投退電容器等單一操作均由調控中心值班人員遙控操作即可;如果是事故修復、異常處理等工作則由調控中心安排相關部門人員負責。無論是遙控指揮,還是相關部門人員負責的工作內容,都要遵循嚴格的規章制度,并嚴格執行。
3.1 值班及交接班制度。值班人員務必在掌握了變電檢查流程及相關知識才能上崗。值班期間不得擅離職守,一旦出現特殊情況,立即上報。交接工作時交班人員要填寫運行日志及檢查記錄,接班人員要仔細核對,確保無誤。
3.2 巡回檢查制度。通常采用智能設備開展遠程巡視,但這只是輔助手段。值班人員也要定時定點進行巡視檢查,如果遇到特殊天氣或者設備調整等情況時,要增加巡視次數,避免事故發生。
3.3 設備定期維護。定期做好設備維護工作,尤其對于消防安全設施和各項運營設備,要做到定期清掃維護。
3.4 設備維修。對于事故設備,要查明緣由,立刻檢修。并加強監測裝置技術管理,要做到早監測,早維護,盡量避免發生事故了再檢查維護。
4、變電運行事故處理
變電運行事故多是由于外力破壞、設備故障或者人為工作失誤造成的。事故類型主要有三類:人身事故、設備事故和系統事故。一旦出現事故,我們都要盡快找到根源,并馬上解除威脅。同時盡量保證變電站的正常持續供電,各項設備的正常運行。在必要情況下,如對人身安全或設備安全造成重大威脅時,可以暫停設備。處理事故時,要遵循事故處理原則。首先準確判斷事故的性質和范圍,并阻止事故擴大。其次,立刻想辦法保障設備能夠正常運轉,正常供電。其三,上報并修復損壞設備,如果自行無法修復,應盡快通知檢修人員。修復完成后,再做調試,以保障系統正常運行。總的原則要做到快速、認真、有序,并填寫事故記錄及解決措施。同時還要加強巡檢,避免情況二次發生。
5、結束語
隨著網絡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電力系統自動化是未來發展的趨勢和必然。把自身本職工作做好,做透,減少由于人為因素帶來不必要的損失,其次要銳意進取,使未來電力系統更智能、更安全、更進步。
參考文獻:
[1]魯惠峰.包頭電網變電運維站管理模式的分析與探討[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2,(18).
[2]湯衛榮.變電運行中的隱患問題與解決方法探討[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14).
[3]楊芳.電力系統自動化控制技術的應用研究[J].價值工程,2012,(10).
[4]楊海霞.調控一體化模式下遠程微機防誤系統設計方案分析[J].內蒙古電力技術,2013,31(2).
[5]易華強.變電運行中常見問題及相應措施分析[J].廣東科技,20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