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晨陽
【摘要】在目前高校體育教學改革與創新的環境與背景下,對于高校健美操的教學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但是在目前高校健美操的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多方面的問題,例如指導思想、教學目標以及教學方法方面的問題。通過對高校健美操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進行研究,促進高校體育教學的創新發展,為豐富高校教學內容、提升教學質量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校 健美操 教學模式 創新
1.目前高校健美操教學模式存在的不足與問題分析
1.1教學指導思想方面的問題分析
通過對目前高校健美操教學模式的思路與指導思想進行分析能夠發現,目前關于對高校健美操教學方面的指導較少,導致很多的高校在健美操教學過程中不能夠將教學的重點突出,不能準確定位教學的方向,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高校體育教育的發展。此外,在目前的高校教學中,教學思想與大學生的自身需求出現了分離,大部分的高校教學目標不夠明確,只是過多的追求藝術方面的表現,這在很大程度上脫離了實際的情況,對于教學模式的發展造成了不利的影響,同時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教學的質量和水平,嚴重阻礙了健美操在高校的發展。
1.2教學目標設立方面的問題分析
在高校健美操的教學中教學目標的設立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其發展方向。在目前的高校健美操教學過程中,很多高校在健美操方面的教學目標都是概括總結性的,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培養學生審美與高尚情操為主要目標,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位高校健美操的教學指明了發展的方向,但是總的來說目標的設定缺乏具體性,不利于促進健美操在高校的全面、可持續發展。不僅如此,目前的高校健美操教學所設定的目標還存在一個明顯的問題就是缺乏時代性,跟上不目前體育教學發展的潮流,無法滿足目前的大學生在健美操方面的學習需求與心理需求,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高校健美操的時代性發展與建設。
1.3教學方法方面的偏差問題分析
在高校健美操的教學中,教學方法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是高校健美操發展過程中的骨干。在目前的高校健美操教學過程中,在教學方法方面尚沒有形成一個較為完善的規范體系,在同學性別、年級方面的考慮尚缺,沒有形成特殊性的特點,導致大部分的學生短時間內難以得到較好的適應,從而產生厭棄的情緒,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健美操的教學質量。此外,目前高校健美操在教學方法上還存在一定的不足,缺乏時代性與創新性。傳統的健美操教學方法較為單一,所運用的教學方法大都是模仿練習,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健美操教學過程中的趣味性,導致很多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產生消極的情緒,阻礙了高校健美操教學模式的創新與發展。
2.高校健美操教學模式改革與創新的思路分析
2.1指導思想方面的創新分析
關于高校健美教學模式指導思想方面的改革與創新,要在遵循目前教育發展方向的基礎上,根據教學的實際需求倡導素質教育。在提升學生健美操技術水平的同時,結合學生自身的身體素質進行針對性的訓練,堅持以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高為主要的教育指導思想。在高校健美操教學模式改革與創新的過程中,要緊跟時代發展的潮流,通過健美操的各種優勢與特點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此外,還要對傳統的教學思想進行創新,積極鼓動更多的學生參與到高校健美操的學習中,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開拓新的教學方法和思路,指引學生根據自身的實際需求為高校健美操的改革與發展提出建議,全面促進學生綜合水平與能力的提升。
2.2教學目標方面的改革與創新
在高校健美操教學模式額改革與創新過程中,結合目前的發展潮流,制定新的教學目標時一項較為重要的內容。在制定教學目標的過程中,要與學生的自身需求密切的結合起來,防止教學目標設立的理想化。此外,還要與自身的教學階段密切的結合起來,設立階段性的教學目標與總的教學目標,通過遞進式的方式積極鼓勵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健美操教學中,培養學生對健美操的學習興趣,為高校健美操教學質量的提升奠定基礎與保障。
2.3教學方法方面的改革與創新
在高校健美操改革與創新的過程中要時刻了解當前時代發展的情況,并與當前的社會背景密切的結合起來,大膽對健美操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革與創新。在健美操教學的實踐過程中,健美操教師可以以小組形式、競爭等一些列的方法進行教學,積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與責任感,并通過積極的競爭意識使自己參與到健美操的教學中。此外,在教學方法改革與創新的過程中,還可以將多媒體的優勢充分的利用起來,豐富教學內容。例如,可以在課堂上進行視頻演示,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學生的思維。
3.結語
在目前高校體育教學改革與創新的環境與背景下,對于高校健美操的教學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但是在目前高校健美操的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多方面的問題,例如指導思想、教學目標以及教學方法方面的問題。通過對高校健美操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進行研究,促進高校體育教學的創新發展,為豐富高校教學內容、提升教學質量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楊紅偉.健美操訓練對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影響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3(11):114一116.
[2]陳堯,門永生.健美操教學對大學生身體自我概念的影響[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4(l):112一1l5.
[3]張立敏,張力為,楊寧,等.長期健身活動對大學生印象管理及心理健康的影響[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3(9):114一118.
[4]盧曉霞.健美操對女大學生心理素質影響的研究與分析[J].湖北體育科技,2010(6):91一92.
[5]劉潔,趙書祥.形體與健美操不同課型對女大學生身體形態、機能和素質的影響[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2(12):87一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