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愛麗
【摘要】水庫移民是一個復雜的社會經濟問題,當前我國水庫移民在生產生活中存在的問題,簡單分析了問題產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決的措施。水庫移民遺留問題處理的總目標是:解決貧困移民的溫飽問題,創造移民安置區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條件,移民安置區水土保持與生態系統建設取得階段性進展。
【關鍵詞】水庫移民;遺留問題;對策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進行了大規模的水利水電建設,共修建各類水庫8.6萬多座,據有關部門的資料顯示,目前我國水電裝機容量已達到1.2億千瓦。這些工程的建成,在防洪、發電、灌溉、供水等方面發揮巨大的效益的同時,也造成了1800多萬元移民的搬遷安置,繁衍至今達2500多萬人,其中農村移民達2288萬,占移民總數的90%,我國大部分水庫都是在改革開放前建成的,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由于只能對移民進行低標準的補償,未能考慮移民安置區的環境容量和后期發展,造成移民搬遷安置后的生產生活不能得到及時恢復,遺留了大量的問題。
1、水庫移民問題的主要表現形式
1.1 水庫移民的貧困面大,在當地經濟發展中處于邊緣化狀態。移民安置區信息閉塞、產業結構比較單一,地方工業、鄉鎮企業、龍頭企業較少,市場營銷主體匱乏,缺乏新的經濟增長點。同時移民本身文化素質偏低,在一定程度上有制約著移民安置區的經濟發展。首先表現為移民收入水平低,絕對貧困問題比較突出。據有管部門調查統計,準格爾旗水庫移民人均年收入為3090元,低于當地農民人均年收入800元;烏審旗水庫移民人均年收入為5250元,基本與當地農民人均年收入相當。另據各旗統計的大中型水庫農村移民特殊困難群體情況調查表顯示,全市主要移民安置區特困移民群眾共有1383人。其次,移民與當地群眾的差距越拉越大,相對貧困越來越突出,移民搬遷后需要較長時間的恢復與發展,由于受移民后期扶持措施沒及時跟上,有的甚至根本就沒有進行后期扶持,移民文化素質普遍偏低,安置區基礎設施落后、生產基礎薄弱、底子薄弱等因素的影響,移民在搬遷后的生產和經濟發展速度急劇下降,造成與當地群眾的差距越來越大。
1.2 生產資料匱乏、安置區環境容量不足,移民的生計問題難以繼續。地方所屬的老水庫,大部分地區結合本地實際制定了所屬水庫的移民遺留問題處理政策。有的從各水庫水電站的供電、供水中提取移民扶持資金,有的從地方財政、計劃等部門專列移民資金,還有的從全地區的電網中附加移民扶持基金等等。各地通過出臺各種移民扶持政策,使地方水庫的移民遺留問題正在逐步得到解決。
1.3 基礎設施落后,生存環境不能滿足移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基礎設施條件差,生存條件仍較惡劣。移民安置地大多數處于自然條件很差的庫區、山區,扶持資金投入和解決問題的程度有限,還有相當一部分移民的飲水、交通、用電、兒童上學、移民就醫和住房等生存的基本條件仍沒有得到解決。長期以來,由于移民安置存在“重經濟建設,輕環境建設”的傾向,安置區存在過度開發或用不適當方法開采資源,資源的數量和質量不斷下降,開發利用條件越來越惡劣。嚴重地影響著移民所在地區的經濟可持續發展和移民的長遠利益。
1.4 水庫移民長期依賴心理和抱怨情緒影響著自生的發展。移民搬遷后,無論是就地后靠還是外遷安置,移民不僅失去了原有的生產生活資料,失去了原有的生活環境,面對的是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一切都需要重新建立,生活狀況長期得不到改善,容易滋生抱怨心里“等、要、靠”的思想十分嚴重,盡管地方政府采一些幫扶措施,但效果并不明顯。
1.5 安置區經濟社會發展系統功能不足。安置規劃不科學,特別是改革開放前許多工程根本沒有編制移民安置規劃,導致移民搬遷后,環境容量不足,安置區各項實施不配套。一方面加大了移民的生產生活成本,另一方面移民搬遷到新的安置區后適應新環境的能力下降,給移民生產生活水平的恢復帶來了更大的困難。由于后期扶持政策的不健全,扶持措施跟不上,扶持資金不足,使安置區經濟社會系統本來就不強系統功能得以減弱,并長時間得不到改善和提高,移民經濟社會的發展就必然缺乏持續性。
2、水庫移民遺留問題處理規劃目標及總體思路
水庫移民遺留問題處理的總目標是:解決貧困移民的溫飽問題,創造移民安置區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條件,移民安置區水土保持與生態系統建設取得階段性進展。
2.1 水庫移民遺留問題處理的總體思路。在提高移民經濟收入方面,主要通過外遷安置、土地調整、轉移富余勞動力、發展移民小城鎮經濟以及發展移民庭院經濟等方式,解決移民收入低下的問題。在創造移民經濟可持續發展基礎條件方面,繼續加強移民安置區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增強移民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建立移民社會化服務體系,大力推廣農業實用技術。積極發展以種養業產品為原料、以公司帶農戶的產業化經營,促進農產品的轉化增值,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
3、開展工作取得的經驗、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需采取的對策措施
3.1 開展工作取得的經驗。一是從第一個“五年規劃”后期扶持政策實施工作來看,國家和自治區對水庫移民安置區后期扶持項目建設投入的力度,在逐年加大,當地財政也給予積極支持,移民安置區基礎設施有了明顯改善,移民群眾生產條件和生活水平有了一定提高,有力地促進了移民安置區的和諧穩定;二是隨著后期扶持項目建設任務不斷增加,市旗移民管理機構監督檢查的力度也不斷加大,深入一線工作的時間比以前多了二倍,增加了發現移民上訪隱患的機會,進一步加強了及時排除上訪隱患的能力,維護了移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三是自治區想法設法為市旗移民管理機構配備了必要的辦公設備,還為移民管理任務重的旗專門撥付了工作專項補助經費,為移民管理機構正常運作提供了必要條件,極大地鼓舞了移民管理機構工作人員的信心;四是水庫移民后期扶持建設項目涉及行業種類較多,在編制、審查、批復實施方案和項目實施管理工作中,學習到了許多新的知識,增強了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五是我市非常重視后期扶持工作的移民稽查,今年市旗審計部門分別對后期扶持資金,進行了一次全面審計,保證了資金安全規范運行。
3.2 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一是我市有外省遷入、外盟市遷入水庫移民1659人,主要是在本地水庫移民安置區建設后期扶持項目,居住比較集中的外遷移民安置區的移民,對此很有意見;二是我市第一個“五年規劃”建設了大大小小24項后期扶持項目,這些項目隨著運行時間增加而會出現損壞、老化等影響正常使用的情況,現在沒有辦法解決保養維護費用;三是近年來,國家和自治區對水庫移民生產生活情況非常關心,下大力氣解決水庫移民的困難,各級移民管理機構的日常工作量也相應增加了不少,經常性工作經費支出大幅增加,給移民管理機構日常工作造成很大壓力;四是后期扶持項目建設任務逐年增多,建設項目種類繁雜,前期和實施工作中沒有一個統一的框架型規范,工作中比較難以操作;五是第一個“五年規劃”已實施完畢,需對2010年以前核定的水庫移民農村人口,進行重新復核,現在一個是缺乏工作經費,另一個是缺少統一的復核辦法。
3.3 需采取的對策措施。在國家和自治區對我市后期扶持工作投入上支持的同時,市旗移民管理機構一定會向當地財政積極爭取幫助資金,以保證移民管理機構正常運行;進一步加大深入移民安置區監督檢查各項工作的力度,就地解決移民訴求,保障移民資金安全運行,確保移民項目按照程序保質保量建設。
4、結語
總之,進一步加大水庫移民工作的督查力度,及時了解解決移民群眾的合理要求,積極完成資金足額撥付到位和后期扶持項目保質保量建設的任務,使移民生產生活水平再上一個新臺階,維護庫區和移民安置區社會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