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婧文
摘要:謝赫的《古畫品錄》是中國繪畫史上舉足輕重的傳世之作,后人始終將“謝赫六法”作為衡量繪畫成敗高下的標準。所謂“六法”,即“一氣韻生動,二骨法用筆,三應物象形,四隨類賦彩,五經營位置,六轉移模寫”。
關鍵詞:胡清菘 氣韻 思想者
氣韻生動,是指作品和作品中刻畫的形象具有一種生動的氣度韻致,顯得富有生命力。也是品評、賞析中國畫的主要準則。元代楊維楨指出:“故論畫之高下者,有傳形,有傳神。傳神者,氣韻生動是也”。
品胡清菘筆下作品《貴妃驚夢》,將貴妃嬌俏的容貌,眼神蘊含的魅惑,身姿曼妙的楊柳細腰,妖嬈夢醒的精神燦爛出之紙上,攝人心魂。此女子雖赤身露體,卻毫不俗氣。反而將貴妃的女子之美栩栩如生的展現于人前,可謂“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娥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骨法用筆”或“骨法,用筆是也”,是說所謂骨法及與其密切相關的筆法。它融合了漢字書法中用筆的規律和美學原則,體現出線條的力度、質地和美感。通過不同的線條去體現筆墨的動態、勢向、韻律、節奏,以寫神、寫性、寫心、寫意為目的。所以說,寫意性是中國畫的精神實質。
不擅書法的畫家,一定不是一個好畫家。的確,書畫本是同源。胡清菘以書入畫,植物枝干、山石輪廓、衣衫結構、馬匹腿部等線條抑揚頓挫、疏密粗細、快慢虛實、濃淡干濕、無不顯現著畫家的才思、功底。
“隨類賦彩”或“隨類,賦彩是也”,是說著色。賦通敷、授、布。賦彩即施色。中國畫以墨為主、以色為輔,是其基本特點,墨不僅能決定形象,分出明暗,拉開距離,代替色彩,還能制造畫面的氣氛。觀其面目時往往尚未看清具象形態,就已被畫面筆墨中溢出的抽象意韻所感染。
自古以來,岳家軍在人們心中紀律嚴明,訓練有素,素有“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之評,更有“撼山易,撼岳家軍難”之語。《岳家軍》以墨色為主,讓人產生莊嚴敬畏之感,局部用紅色暈染強調,這是作品的畫龍點晴之筆。
“經營位置”或“經營,位置是也”,是說繪畫的構圖。中國畫的構圖有多種形式,也有多種提法,習慣稱謂“章法”“布局”。作者將要表達的內容與形式加以組織、安排,構成一個體現個性、呈現氣勢、和諧統一的整體畫面。構圖法則有其自身規律,最主要的規律就是辯證法中的對立統一。構圖的來源是生活,是眼界,是修養,是格調。
《東山雅集圖》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不求物體現象,只求構思和形象入“理”。胡清菘先將眾多文人雅客以曲線的形式置于構圖中心,再以山石植物將其包圍。這種構圖方式將擁擠的人群集中強調,也更容易造成場面熱鬧的視覺效果。他們各自成群,神態各異,將人物描繪得惟妙惟肖。
“傳移模寫”或“傳移,模寫是也”,指的是臨摹作品。把模寫作繪畫美學名詞肯定下來,并作為“六法”之一,表明古人對這一技巧與事情的重視。模寫的功能,一是可學習基本功,二是可作為流傳作品的手段,謝赫并不將它等同于創作,因此放于六法之末。
從胡清菘的作品中,不難看出他通過傳移模寫夯實了繪畫基礎。只有通過不斷反復的練習繪畫技巧,博采眾長,繼而才能自成一派形成自己獨有的風格。他更像是學院派的畫家,繼承了先人的傳統繪畫風格,又將自己所學、所悟、所得融入其中。
書法家陳永強曾說:“看了清菘不同時期的作品,一種既古典又現代的創作理念清晰地展現在他的作品中,那些來自傳統又明顯有別于傳統筆墨表現效果,展現了古典情節與現代時空相融合的深邃而又日趨完美的空間”。
作家李謨曾說:“清菘能潛心研究傳統,又不為成法所囿,能轉益多師,又注意探索自己的表現風格,他懂得藝術創造的規律,不畏艱辛,不怕失敗,以虛靜的情懷和執著的心態去鑄就屬于他自己的藝術語言,這些都是難能可貴的,我期待著他迎來獨特的藝術新天地”。
藝術評論家潘熙曾說:“胡清菘的作品很有悟性。不僅從筆墨、從構圖、從造型,從結構、從氣勢、從意境,都呈現著一種靈秀的悟性,從他的屈原九歌《山鬼》系列作品中,可以看出其人體的形體語言中明顯有安格爾、布格羅的影子。同時卻也具有中國式的優雅、含蓄、平靜的氣氛”。
人物的動態往往傾向于環境的某一境物,這就使人與物,寫實和寫意在情節與構思上得到統一,在這一系列作品中,胡清菘表現出日漸成熟的繪畫觀與生活態度,即對人的自身價值的謳歌和人性中積極因素的肯定,他在白居易詩意《長恨歌》系列作品中把中國古典仕女通過線、墨色和肌理效果完美融洽統一,把人物塑造得神秘安寧、秀美嫵媚、婀娜多姿、,清新高雅,就像經年陳釀“醇”得讓人心醉不已。
胡清菘的造型與筆墨是無可厚非的,因而,他的形式上研究是扎實的,而不是浮泛蒼白的,他的形式上追求一意蘊營構,是有根底,有支撐的,筆者認為這恰是胡清菘中國畫藝術的價值所在。
胡清菘曾說:“一幅畫是一面鏡子,既照著自己也映出別人,鄉村是一種樸素的象征,用樸素的感覺塑造出一個個鮮活的形象,來表現和訴說自己所崇敬的這一群人的樸素之美,我感覺到這一創作方式所帶來的探索的分量和樂趣”。
和胡清菘的數次攀談,筆者覺得他是繪畫界的思想家。他雖然思接古人,但是作品呈現的意趣讓人回味無窮。胡清菘的繪畫靈感自然多是來自于他豐富的知識沉淀、藝術的多元化思考以及人生的感悟。
艱苦歲月:他曾把加工廠漏水的樓房改造成畫室,僅靠畫大山水養家糊口。
虛心求教:站在角落虛心學習,目不轉睛的看著恩師史國良繪畫示范。
走南闖北:一個人背著行囊登過山,穿過古鎮,行萬里路勝過讀萬卷書。
良朋益友:雷凌華的作品才氣逼人,用發現美的眼睛學習他人,博采眾長。
冒雨寫生:和王文明老師柳林寫生遭逢暴雨,何其快哉!
畫展學習:勤學多看常思,只有這樣才能不斷進步。巧遇著名評論家劉龍庭,虛心聆聽名家指導。
高價拍賣:《大清九賢圖》以最高拍賣價拍出。
熱情款待:展出《草原英雄成吉思汗》后,受到興安盟科爾沁草原圖什業圖王爺府的熱情招待,敬獻了哈答共飲下馬酒并延請蒙古第一馬頭琴手呼麥哈達博士演奏了地道的草原音樂,這是給藝術家們最高的禮遇,最后將其作品留在了成吉思汗的故鄉。
央視采訪:作為一名畫家,在中央電視臺將自己介紹給全國觀眾,應該還是有些興奮緊張的吧。
名家交流:遇見繪畫大家石齊老師探討技法。
名流收藏:精忠岳門控股公司岳秋杉董事長收藏9幅巨幛作品。
挑戰自我:藝術之路需要不斷的嘗試探索,前往“瓷都”景德鎮將繪畫藝術運用于陶瓷之上。
傳道授業:國畫作為中國三大國粹之一,將其發揚光大是每一位藝術家的責任。
胡清菘簡歷:胡清菘,筆名浪石,號自如,1970年誕于炎帝神農故里,現任隨州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隨州市美術館館長,蘭亭雅集·北京畫院常務副館長,北京江偉民強書畫院副院長,幼即喜愛書畫,啟蒙于畫家李北苑先生,后受教于湖北著名花鳥畫大家湯文選、馮今松諸先生。1989年專攻人物,拜南開大學東方文化藝術系著名人物畫教授李俊琪為師,學習通史人物畫和系統鉆研東方美術。2012年進修于北京史國良人物畫高研班,作品博采眾美、內蘊高遠,參加國內外各級大展,其作品多次獲獎,被多家拍賣公司高價拍出,并為多家文博單位和海外收藏家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