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云鋒 滕秋玲
摘 要:在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的推動下,人類社會已經從農耕時代踏入工業文明時代,再從工業文明時代步入了信息化技術時代。在這個時代,網絡技術的創新發展,是一個國家精神文明強盛的標志。“智能化”這一新興名詞,無疑成為了人類社會所關注的對象。為了研究出更先進的智能化技術,國際社會許多研究者前仆后繼。其中,機器人作為人工智能最典型的成就之一,成為人類社會的一大焦點更是理所當然。
關鍵詞:智能化技術;發展近況;展望未來
20世紀40年代,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美國的研究者莫克利和艾克特等研制了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ENIAC,從此,人類社會開創了信息化技術的時代。幾十年來,計算機的發展十分迅猛,從當初的龐大構造發展到如今的掌上工具,計算機的發展可以說是人類歷史文化的一大飛躍。隨著計算機的集成電路的不斷創新,曾有人提出人類將在不久的未來步入計算機智能化的時代。這一理論曾轟動了國際社會的論壇,這些年來不少國家都在嘗試著人工智能的實驗,在這些實驗中,要達到智能化的目標,智能機器人引起研究人員的廣泛注意。
一、人工智能與信息化時代的發展及現狀
人工智能,從字面的意思理解,可以是用人力的方法賦予智慧的能力。在計算機領域,人工智能可以解釋為通過人力的辦法用計算機這一工具來賦予計算機人類的智慧,使得它可以在面對事情的時候可以巧妙地作出回答。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溫斯頓教授認為:“人工智能就是研究如何使計算機去做過去只有人才能做的智能工作。”起初,因為早期計算機設備質量不高,可靠性也是今非昔比。人工智能在用計算機模擬人工智能的嘗試中人們遭遇過不少困境,因此,人工智能的發展并不是一帆風順的,但很多國際社會研究者依然沒有放棄,在探索人工智能困境的路上,數學家諾依曼認為,計算機的電子電路其實與人類的神經系統異曲同工。如果拿計算機二進制來替代人類系統,通過刺激或休止來傳遞信息,那么用計算機來實現人工智能的目的也將不會是天方夜譚。在這樣的探索過程中,人工智能又一次走上了人類歷史的高潮。目前,人工智能應用已經開始滲透我們人類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并且在模式識別,定理證明、自動程序設計等領域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從起初游戲性質的實驗發展,許多研究者認為人工智能一大目標就是能理解人類的智能。智能機器人成為了人工智能發展的關鍵。
二、智能化機器人的研究及發展趨勢
(一)智能化機器人為信息化時代提供的基礎支持
自古以來,機器人在我們人類社會中一直擔任著物質基礎支持的角色。我國的歷史上就有很多鮮明的例子。漢代張衡發明過地動儀用來測試地震的源頭;三國蜀相諸葛亮創造出“流牛木馬”用來運糧……而在現代,借助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機器人的功能得到進一步升華。他們不僅探索太空海底,而且智能化機器人也在記錄人所不能及的事情,高超的科學計算技術是人力不能所及的,為人類探索世界提供了一定的幫助。當然,智能化機器人也應用在我們人類生活中,生活中很多事情可以選擇讓智能化機器人實現。例如在1973年理查德·豪恩制造了第一臺由小型計算機控制的工業機器人,它是液壓驅動的,能提升的有效負載達45公斤。可見,智能化機器人為信息化時代提供了很大的基礎支持。
(二)展望機器人時代的發展
21世紀是信息化時代,科技發展的腳步不斷前行。在這個國際市場日益激烈的時刻,我國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機器人的制造與應用,為人類社會謀了不少的福利的同時,也讓很多的研究者蹙眉緊鎖。“萬物是一把雙刃劍”。機器人的存在難道沒有什么弊處嗎?比方說社會倫理問題。機器人無法替代的,便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就算機器人可以替代人類所不能及的事,在機器人照顧下缺乏親人的愛,又怎么能使一個小孩正常快樂的成長,一味地讓機器人主宰,勢必影響人類心理和情感正常發展。機器人只能起到輔助作用。未來機器人雖然可以向更先進的智能化發展,但它永遠無法替代人類。
隨著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機器人為代表的科技正朝著智能化前進。如果21世紀將發生影響深遠的“機器人革命”的話,那么這場革命將不僅是科學技術革命,也將是一場社會與倫理的革命。機器人是人類發明的科技產物,它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很多生活中的問題,但是它并不能主宰我們一切。因此,我們更加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隨著技術的進步,機器人會向更先進智能化發展,它不僅是為社會服務,更是人類在面對新世紀新生活的機遇與挑戰。
三、中國智能化機器人發展近況
智能化機器人是第三科技產物之一,我國曾在2000年中國機器人學大會上,就國內外機器人學的發展趨勢和發展戰略開展了認真和熱鬧的討論。基于信息化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國對機器人技術(包括智能化機器人技術)有更明確和正確認識。根據我國機器人技術的發展基礎和國家水平,我國已經制訂出了智能機器人的發展戰略。基于這一國情,我們國家智能化機器人創新發展技術與發達國家依然存在差距。與美國不同的是,我國仍然要圍繞經濟結構和可持續發展要求,在根據我國基本經濟水平和社會發展需求的基礎上,我國在制定智能機器人的發展戰略中依然任重而道遠。當然,我國在機器人的創新發展中并不是一成不變的。目前,我國工業機器人在開發實行中已經嶄露頭角。我國在智能機器人的發明中有所突破,但在整體核心上我國的技術還跟發達國家存在著差距。因為這些緣故,我國下一步發展思路,將發展以工業機器人為代表的智能制造。用工業機器人來帶動國家制造產業的發展,從而推動國家的經濟實力。
面對21世紀信息化技術不斷發展,國內外智能化機器人研究和應用的現狀,機器人在我們生活中正在朝智能化與多功能化發展,以適應多樣化與個性化需求向更大更寬廣的應用領域發展。在發展智能機器人技術方面,我國還需進一步努力,以制造更先進機器人為目的,促進我國整體產品制造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進長.回顧"十·五"展望未來——訪"十五"863計劃機器人技術主題專家組組長王田苗[J].機器人技術與應用,2006(01).
[2] 徐方.工業機器人產業現狀與發展[J].機器人技術與應用,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