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菱 李國棟 趙釗 王天昊 許鵬
摘 要:互聯網以及通信信息技術逐步深入公眾的生活,電子商城成為企業商業營銷的重要途徑。針對目前電子商城中對于電力行業相關產品的垂直化商業平臺相對缺乏的現狀,提出了電力特色商城品類化業務運營模式。提出了電力特色電子商城運營業務的品類劃分體系,細化商品運營策略,并針對每個細化業務分類進行了運營模式和需求的分析,為商城建設提供了前瞻性建議;在此基礎上,提出面向不同用戶的產品類/服務類業務運行模式,對于普通個人用戶和企業集團用戶的業務需求和運營方案進行細化,進一步滿足電力業務的特色需求,為電力特色商城的運營奠定理論基礎。
關鍵詞:電力特色商城;品類劃分體系;商城運營模式;業務運營模式
隨著通信網絡和智能終端等技術的發展,電子商務在企業營銷中的地位也日益提升,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建設電子商務支撐平臺,實現商業運營模式的擴展,電力行業作為國家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尤其在目前全球能源互聯網和智能電網相關技術深度發展、售電側市場呈現新改革趨勢的環境下,電力業務運營模式的多樣化是用戶多元化需求背景下的必然趨勢。因此,為適應這種新的經營環境,應對售電側市場多主體環境下的競爭者挑戰,電力企業除要發展適合自身的傳統商業模式外,更重要的是要搭建新環境下電子商務平臺,開拓新的品類管理和運營模式方案,以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1 ]。
綜合而言,現有電子商務市場運營模式中,最具競爭力和可行性的方式為充分發揮專業背景優勢,從垂直專業領域切入,建立與專業背景匹配的電子商務品牌形象;進而在市場穩固基礎上,圍繞核心定位逐步擴展產品及服務品類,適時向其它品類拓展,降低運營成本,提升競爭力[ 2-3 ]。
鑒于電力特色電子商城的發展需求,本文針對性地進行了電力特色商城品類化業務運營模式研究,基于電力特色的品類劃分和運營模式分析,提出了電力特色商城全景業務運營模式架構,為電力特色電子商城的建立和運營提供了理論支撐和依據。
1 品類管理概念及現狀
品類管理是“消費品生產商、零售商的一種合作方式,是以品類為戰略業務單元,通過消費者研究,以數據為基礎,對一個品類進行數據化的、不斷的、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決策思維過程”[ 5-6 ]。從實施的角度而言,品類管理也可以簡單理解為充分利用數據進行更好的決策。所以,品類管理是日常零售運作中提煉出來的、科學的、系統的、精細化的零售管理方法[ 7 ]。
品類管理的流程通常包含以下八大步驟,即品類定義、品類角色、品類評估、品類評分、品類策略、品類戰術、品類計劃實施和品類回顧。
品類管理理論出現至今只有短短十幾年時間,在此過程中,國內外學者不斷實踐,潛心研究,提出了多個具有代表性的觀點。比較國內外的研究側重點,發現明顯有所不同,國外研究主要是側重于定量研究分析,國內研究則主要是理論層面與操作流程的介紹。
在美國有許多專門的組織在各個行業內部推行品類管理,目前被廣泛采用作為品類管理實施指南的《品類管理的最優實踐報告》就是該協會與羅蘭貝格國際咨詢公司(Roland Berger)合作完成的[ 8 ]。
由于我國國內最近幾年才開始對品類管理進行研究和實施,總體來看,品類管理在國內零售業尚處于理論認知層面和較初級的貨架管理試驗階段,有關品類管理與商品規劃、商品運營效率等問題的分析研究還較少。
前人的研究成果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論支持,為探討品類管理下的服裝終端商品規劃提供了有效的參考依據,有助于下一步研究工作的進行。
2 電力特色品類劃分體系
本文中依據電力特色,基于技術同類性和關聯性,為電子商城設計了一套品類規劃方案,劃分體系如圖2所示,包含三大板塊共九類業務內容,并給出各品類的業務設計方案。
1)智能家居板塊包括智能家居、電力圖書音像及商旅服務三類業務;
2)新能源(電能替代)板塊包括電動車、電能替代服務及分布式電源三類業務;
3)電力工程板塊包括電工電氣設備、合同能源管理及客戶側工程服務三類業務。
3 電力特色商城全景業務運營模式架構
3.1 電力商城運營模式策略
電子商務平臺運營模式可以根據其主體運營功能性的不同分為自營型、集市型和混合型三種運營模式。
3.1.1自營型
自營型是指對商品進行統一生產或采購,再通過自身所運營的電子商城向客戶進行銷售,以買賣差價來盈利的運營模式。自營型電商又稱“購銷型”電商、“第二方”電商。如中糧我買網、海爾商城、寶鋼在線等[ 10 ]。
3.1.2集市型
集市型是指為產品或服務的提供者和需求者搭建在線交易場所,按照特定規范撮合買賣雙方達成交易,并以收取服務費盈利的運營模式。集市型電商又稱“平臺型”電商、“第三方”電商,如阿里巴巴、金銀島等。
3.1.3混合型
混合型是指在同一電商既有自營型又有集市型的混業運營模式。盈利模式既包括買賣差價又包括服務費用。
3.2 面向用戶群的業務運營模式
從業務商品本質類型的角度而言,電力特色電子商城包含了產品類和服務類兩種業務內容。產品類業務即依托于實體商品,進行商品定價銷售的業務,典型的如智能家電產品、分布式光伏發電板、電動汽車及配套智能件等,此類業務的運行主要以線上銷售為主,用戶通過商城的產品介紹和用戶累計評價了解產品性質;而服務類業務即為用戶提供軟性的咨詢服務和信息服務等,如用能分析業務,此類業務的線上文字化或語言化的描述雖不可或缺,但并不能讓用戶切實了解和體會服務的收益和效果,所以應結合線下的直接服務感受,形成“線上展示+線下服務”模式。
相比于一般電子商務平臺,電力特色電子商城的用戶群構成也相對特殊,除為傳統的個人客戶提供品類豐富的電力特色商品及服務外,還要更多地面向企業和大工業用戶提供大型電工電氣裝備、能源管理以及用能消息分析等服務內容。因此,電力特色電子商城的運營架構設計需要考慮不同客戶的實際需求,提供面向不同用戶群的業務運行模式。
面向用戶群的業務運營模式架構如圖4,面向個人客戶,應側重于產品類業務的銷售,實行零售購買的機制,借鑒其他電子商務平臺的先進經驗,為用戶個人推薦其感興趣的商品,形成用戶碎片化的訪問購買機制,主要業務包括智能家居、電動車、電工電氣元器件、分布式電源(光伏)產品、電力圖書音像銷售以及商旅服務等業務;輔助服務類業務主要提供家庭用電方案建議、分布式能源接入管理以及智能費控等。
面向企業客戶,在產品類業務方面主要提供批量化的電工電氣設備、新能源設備和智能管理終端等;同時更多地側重于電工電氣規劃、新能源應用方面的產業政策和產品資訊,及合同能源管理、客戶側電力工程設計、電能替代服務、用能效益分析等服務類業務。
4 總結
本文所提出的電力特色商城品類化業務運營模式中,基于電力業務的主體關聯性將商城業務劃分為三大板塊共九個品類,并進行了針對性分析,實現了電力特色商城的精細化、品類化管理,解決了電力商城運營中存在的泛在化無特色的情況;在此基礎上提出的電力商城運營機制和面向用戶群的電力業務運營模式,為電力商城投入實踐奠定了良好的理論基礎,形成了有力提升電力商城競爭力的商業模式,為電力特色電子商城的發展提供助力。
參考文獻:
[1] 穆峰.電子商務的價值鏈和贏利模式研究[J].電子質量,2001,12:126-128.
[2] 許統邦,寧亞萍.網絡時代的個性化服務[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01:61-64.
[3] 王斌,林丹明.電子商務經營模式的演化與創新[J].汕頭大學學報,2005,04:49-52+91.
[4] 夏維朝.現代商業的品類管理與品類核算[J].商業研究,2005,18:45-48.
[5] 鄧祥明.企業電子商務經營模式研究[J].科技廣場,2008,09:131-133.
[6] 王雙萍.電子商務經營模式與策略[J].中國商貿,2011,23:103-104.
[7] 曹偉.連鎖超市品類管理及其應用研究[D].重慶大學,2005.
[8] 張蓓蓓.基于品類管理的服裝終端商品規劃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0.
[9] 郭海濤.加油站便利店品類管理研究[J].全國商情,2013,24:74-77.
[10] 薛東波.從宏觀環境角度研究電子商務運營模式的演變趨勢[D].北京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