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幾年,我國對農業發展給予了高度的關注,支持力度不斷加大,政策指引不斷強化,極大地推動了農業經濟發展和農業技術進步。而發展高效節水灌溉技術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基于此,本文對灌溉用水需求進行了相應分析,明確了灌溉用水定額含義,介紹了一些灌溉用水流量和用水量的計算方法,并對節水灌溉發展進行了一定探討。
【關鍵詞】灌溉用水;需求定額;水量計算;節水灌溉;發展
農業是我國國民經濟主要支柱產業之一,與民生息息相關,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是我國現代農業的必由之路。然而,水資源的日益短缺,水污染的日益嚴重,成為制約我國農業穩定發展的重要瓶頸,干旱、洪澇等自然災害,成為農業生產的巨大威脅,尤其是在糧食種植方面。為了打破上述瓶頸,就必須要大力發展節水灌溉技術,提高水資源利用率。
1.灌溉用水需求分析
1.1 灌溉用水定額
在農業灌溉工程當中,對灌溉用水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至關重要,它是實現灌溉方式、灌溉技術改進升級和灌溉用水量節約的必要手段,能夠為節水灌溉技術發展提供所需依據和參考。而衡量灌溉用水合理科學與否、先進與否的重要指標之一就是灌溉用水定額。灌溉用水定額是一種農業用水管理的微觀評價指標,具有可比性,在灌溉用水需求分析和灌溉用水評價中起著重要作用。但需注意的是,由于不同地區、不同區域農田灌溉方式不同,水資源分布及短缺情況也不相同,因而對于灌溉用水定額的制定和節水灌溉技術的發展必須要因地制宜,充分考慮當地水資源條件、氣候特征,現有灌溉方式、農業種植規模、農作物種類等所有相關因素來進行。
1.2 灌溉用水流量和用水量的計算
灌溉用水流量和用水量是灌溉作業中的兩個重要參數,對灌溉用水流量大小和總用水量多少的準確計算,是發展節水灌溉的必要條件與前提基礎,也是引水閘、抽水站等合理設計、建設的必要參考和依據。對于灌溉用水量的計算,有直接計算和間接計算兩種方法,直接計算一般以旬為時段來計算,假設有K種農作物,則灌溉用水量可按如下公式予以直接計算。
根據上面各計算公式對灌溉用水量和用水流量進行合理精確的計算,以便為抽水站和引水閘的設計提供必要的數據支持,為節水灌溉發展提供推動力。
2.節水灌溉技術的發展
根據灌溉用水進入田間農作物根系活動層的途徑分類,目前節水灌溉方法可以分為地面灌溉、地下灌溉、噴灌和微灌等幾種。
2.1 地面灌溉
地面灌溉是節水灌溉中最常采用的一種灌溉方法,也稱為重力灌水法。這種灌溉方式灌溉水在田間地表面上的流動和向土壤、作物根系活動層中的滲入是同時進行、同時完成的,其大致灌溉流程為:由田間布設好的管道或溝渠將運送至田間的灌溉水引入田塊中,并迅速將灌溉水沿著田的縱方向向前推進,使其在田間形成一個明顯的濕潤地帶,水流在向前推進的同時也在向土壤中下滲,從而實現對農田的引水灌溉。這種方式可以實現對灌溉水在一定程度上的節約,且灌溉效果較好。
2.2 地下灌溉
地下灌溉,也稱為地膜覆蓋節水灌溉技術,是指將塑料薄膜覆蓋在田間地面上,作物種植在薄膜下畦處,引水灌溉時,將灌溉水放入薄膜之上流動,讓其通過苗孔或人工制造的補水孔流滲進土壤之中的一種灌溉方式。對于地下灌溉,除了將灌溉水置于膜之上之外,還有一種灌溉方式就是膜溝灌,即在壟背或溝坡上覆蓋薄膜,作物種植在壟背和坡上,而灌溉水置于壟溝間,僅通過壟溝部分薄膜上的補水孔來實現對農田的灌溉。與前一種方式相比,后種灌溉方式灌溉部位固定,對于作物根系的供水是間接的,水利用率較低,而前一種灌溉較為均勻,水資源利用率較高。
綜合而言,現有幾種節水灌溉方法各有優缺點,因而隨著農業灌溉工程的不斷發展,對于節水灌溉方法還需不斷改進和創新,進一步提高水資源利用率。
總結
灌溉用水定額是評估灌溉用水科學性、先進性的重要指標,灌溉用水流量和用水量是灌溉中的兩個重要參數,而節水灌溉方法目前主要有地面灌溉、地下灌溉等幾種。總之,節水灌溉是農業發展中的一項重要工程,必須要因地制宜,充分考慮各種相關因素,合理編制用水定額,精確計算灌溉用水流量和用水量,以推動節水灌溉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樓豫紅. 區域節水灌溉發展水平綜合評價研究[D].中國農業大學,2014.
[2]吳景社. 區域節水灌溉綜合效應評價方法與應用研究[D].西北作者簡介:王軍,1969.11,男,漢,陜西寶雞人,工程師,學士 研究方向:水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