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春
【摘要】當前,現代化城市人口數量劇增,人們的日常生活和農業生產用水量大幅上漲,這使得污水排放量也不斷增長,這在很大程度上加劇了水資源危機。我國水資源分布不平衡,自然生態環境遭受破壞,這使得各個地區頻繁發生洪澇和干旱災害。在這種背景下,我國應特別重視污水資源化,充分利用水資源,有效解決缺水問題,實現我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水資源;污水利用;規劃管理
1、城市污水資源化和水資源循環利用存在的問題
1.1 污水處理設施滯后
我國城市污水資源化發展起步較晚,很多污水處理和循環利用設備已經無法滿足污水處理管理和再生利用建設需求,特別是城市污水的工程化和產業化程度不足,再生利用的綜合整合和集成化技術還存在很多不足,必須持續更新和改進已有技術,仔細研究污水處理和循環利用設備,積極開發和應用各種新技術、新流程、新工藝,特別注意建設示范性工程,對于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在工業、市政、生態和農業的成套技術設備、運行管理技術、工程技術、安全用水技術、水質保障技術、水質穩定技術、水質凈化技術等進行重點研究,當前城市用戶使用再生水量較小,重點解決再生水輸送管道系統,合理規劃城市污水處理廠,使污水排放達標,實現污水的再生利用。
1.2 污水處理市場化程度低
一直以來各個地區政府是城市污水處理設施最主要的投資主體,并且也是運營管理主體。當前,污水處理設施的維護管理或者投資建設費用主要依靠財政撥款,這種情況造成資金嚴重匱乏、投資渠道單一,并且在污水處理管理方面出現政事不分、政企不分等問題,嚴重影響了投資效益,企業積極性和主動性不足,這種情況不利于污水處理市場的健康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污水再生利用和污水處理機制的應用。
2、污水利用的對策
2.1 確定污水回收再利用在水資源保護中的地位
以前,人們在尋找水資源的時候,往往是有限地選擇利用地下水資源。其次會選擇地表水,如果就進沒有地表水,那就近距離地進行引水。但是在人們的心理上不會將污水的回收再利用與以上兩種水資源平等看待。
2.2 污水回收再利用的運營與收費政策
根據常規傳統的計算方法,一般情況下城市污水的二級處理費用的處理成本是每平方米水體0.33元閉。如果視為工業冷卻水來處理,就需要再進行補充和處理,按照常規處理方法來看,會比現今自來水的每平方米水體1.j元要低一些,這樣對工廠來說就更加具有吸引力,其中價格政策的實施會起到鼓勵水體回收再利用的作用,這也就說明,城市的污水回收再利用實行的是國家的財政補助政策。
2.3 加強對污水在利用科學與技術的交流
污水的回收與再利用是一個相對來說比較復雜的技術問題,其中城市的污水處理以及各種類型的工業污水處理再利用的技術問題也很復雜。比如:設備會出現腐蝕、微生物會出現結垢等。
2.4 合理開發利用和分配水資源
為了推行污水資源化,應積極將水資源循環利用和污水資源化納入到城市規劃中,基于科學論證和綜合平衡,根據城市發展的具體情況,堅持前瞻性和合理性,優化總體規劃,確定污水資源化的作用和位置,統一配套和規劃污水回用和城市排水,實現管理、管理和建設的有效統一。①因地制宜,對水資源開發利用進行戰略調整,相關部門應充分認識到污水資源化對于城市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加強污水回用管理,加快污水的利用、開發和處理。②系統規劃城市污水回用和處理,明確污水控制責任和范圍,嚴格控制排污總量,合理劃分水環境功能區,使城市污水資源化的水質滿足相關質量標準。根據城市不同區域的具體情況,明確排放水體和污水處理標準,在建設污水資源化過程中,應特別注意污水利用,提高污水回用和處理的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
2.5 加大宣化教育
為了實現城市水資源的循環利用,應特別注意污水資源化,降低新鮮水資源耗用量,減少污水排放量,改善或者保護城市自然生態環境。污水資源化是一項經濟合理、技術可行的重要舉措,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但是由于污水資源化在我國發展起步較晚,在未來需要進一步提高其管理水平和認識水平。所以應加大對污水資源化的宣傳教育,使人們充分了解關于污水資源化的相關知識,組織人們參觀供水設施和污水處理設施,使人們能夠理性地認識污水資源化,消除人們的疑慮,使人們能夠支持污水資源化。
3、污水再生與回用的發展趨勢
為了使污水回用更有效發展,必須在思想認識、政策法規、管理規劃、工程技術等方面協調推進,以適應新的變革。具體措施如下:
(1)政策法規宏觀調控。改革水價管理機制和運行機制,完善中水回用標準,通過頒布實施政策法規,實現政府對污水回用發展的宏觀調控。
(2)研發適合國情的回用技術與設備。在積極研究和引進發達國家先進技術與設備的同時,重視研究開發適合中國國情的技術與設備是市場的要求。
(3)將污水回用事業產業化、市場化。宏觀政策框架下,依靠市場機制作用,逐步培育起中水回用市場,使之產業化、市場化,有利于污水回用的有效發展。
4、結束語
水資源是人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資源,為了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和水資源循環利用,必須積極推行城市污水資源化,保護自然生態環境,減少水體污染,開源節流,加大對污水回用技術的分析和研究.通過多種舉措.提高水資源利用率,構建節約型社會。希望本文的提出能夠為相關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參考。
參考文獻:
[1]齊學斌,黃仲冬,喬冬梅,張現超,李平,MathiasnNAndersen.灌區水資源合理配置研究進展[J].水科學進展,2015,02:287-295.
[2]才惠蓮.我國再生水利用法律制度的完善——基于生態安全的視角[J].湖北社會科學,2015,03:142-147.
[3]賴金明,李啟家.論我國再生水利用的行政監管模式——以美國加州再生水利用模式為例[J].江西理工大學學報,2015,02:18-22.
[4]胡洪營,石磊,許春華,李鋒民.區域水資源介循環利用模式:概念·結構·特征[J].環境科學研究,2015,06:839-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