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秋意 薛源
9月,正是秋收時節,因為秋收,有許多女工請假回家,臺前縣打漁陳鎮周莊精準扶貧就業基地奧璽諾服飾設計有限公司的姜玉芬有些發愁。眼下他們公司正在趕工一批銷往俄羅斯的棉服,她怕誤了工期。
幾個月前,臺前縣精準扶貧就業基地建設動員會召開,吹響了精準扶貧就業基地建設的總攻令。不少幾年前外出打工創業人員欣喜地回鄉創業,他們年紀輕、頭腦活、有思路,經濟意識強,敢想敢干,20~30歲年齡段的占了三分之一還多。有的夫妻一同返鄉創業,他們在外地打工相遇,成家沒幾年就小有成就;有的在外創辦了小型企業,這一次也義無反顧地回到了臺前,帶領父老鄉親向貧困宣戰。
打漁陳鎮周莊的姜玉芬就是和丈夫楊紀彬一起回來,把公司建在就業基地的。他們的奧璽諾服飾有限公司占地5.5畝,建筑面積700平方米,主要加工3歲以下童裝,年加工童裝18萬余套,產品主要銷往濮陽、焦作、南陽、洛陽、鄭州、菏澤、聊城等地。這對年輕夫婦先后在廣州、深圳等地打工,后來又在聊城職業技術學院服裝設計專業學習,畢業后一起創業開起了“夫妻店”,主要為“鴨寶寶”“千仞崗”“雪鳥”等品牌服裝做代加工。2012年開始自主設計創立自己的品牌“妙妙蟲”,并在西安、襄樊、菏澤、聊城、鄭州設立批發點,產品供不應求。今年,他們在政府支持下投資80余萬元新建的奧璽諾服裝廠,可提供就業崗位60個,其中貧困人口20人,還可吸納輻射楊胡、田莊、北丁莊、中張、接泊浪等村貧困人口就業。
臺前縣還圍繞激發貧困鄉村內生潛力做文章,把產業扶貧和轉移就業兩項重點工作有機融合,采取送企業車間下鄉,改造提升原有就業點,開展二次創業,支持能人創業、招商引資等方式,把企業車間辦到村里,讓困難群眾在家門口就業,確保黨的惠民政策“精準滴灌”到全縣所有貧困戶。如吳壩鎮豐莊精準扶貧就業基地與臺前縣華泰羽毛有限公司進行了對接,將華泰羽毛的產品進行加工,吸納60余人就業,其中貧困戶35人,每人每月可創收1200元。在引導農民工返鄉創業上,縣里更是下足了功夫,給了許多優惠政策,吸引在外的年輕人返鄉創業。如吳壩鎮朱莊精準扶貧就業基地由原來在杭州務工的村民返鄉投資創建,以加工、銷售服裝為主,現有電動縫紉機器60臺,招收工人60余人,年產值可達500余萬元,解決貧困人口就業30余人,人均月增收1200元。
在臺前縣,我們驚喜地看到,這些首批創業帶頭人正通過政府的扶持和引領,在這片廣闊天地里施展才干,未來他們將大有作為。
臺前縣騰飛服飾有限公司位于東堿村,總投資500萬元,占地面積6畝,建筑面積576平方米,建設廠房1棟,擁有服裝加工設備80余臺,主要從事服裝和兒童創意枕頭加工,產品全部銷往歐美。企業現有員工80人,其中貧困人員30人,實習期月工資1500元,熟練工月工資3000元左右。鄭州大學化學系畢業的董振霞在溫州成功集團有限公司打工,她帶著分公司回到臺前縣在家門口創業,與溫州成功集團簽訂了長期代加工協議。該公司項目規劃占地面積12畝,建筑面積976平方米,總投資1500萬元,主要從事行李箱、公文箱、工具箱等各類箱包加工業務,還可根據客戶的需求設計加工制作,產品主要銷往非洲及東南亞等地區,屬純出口企業,年產值達5000萬元。分公司現有員工56人,其中貧困人員22人,人均工資1600元。同時,分公司還采取發放零活到家的方式,輻射帶動周邊30余戶貧困戶從事箱包加工。
后方鄉玉皇嶺王楠相框精準扶貧基地是一家集原料采購、設計、生產和銷售為主的專業化相框生產加工企業,主要生產高、中、低檔相框和相框墻、照片墻、影視墻、專用模板等各種注塑產品及相框配件。該公司成立于2009年,占地面積為7000平方米,年產量1000萬件(套),年產值1000萬元,從業人員100人左右,產品業務遍布全國。該公司負責人王楠也是在南方打工學到技術后回鄉創業的,目前他的公司已幫扶帶動17戶貧困戶就業。
經過上下不懈努力,臺前縣第一批扶貧就業基地建設已具雛形,一座座車間精心打造,一個個企業拔地而起。產業扶貧的實施,為農村致富帶頭人和一批未來企業家的誕生奠定了基礎。在53個新建和60個改造的扶貧就業基地上,2萬多人的創業空間讓這些回鄉創業的年輕人找到了人生舞臺,實現了多年的夢想和抱負。他們帶動臺前產業走出去,讓人看到返鄉創業新生力量的后勁十足,讓“農村看到了希望,扶貧找到了方向,就業打造了模式,產業提升了水平”。他們必將對臺前的未來產生重要影響,必將對臺前經濟發展帶來巨大推動和實質性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