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新
Q老師您好!我今年34歲了,有個兩歲多的男孩,現在婆婆在家幫忙帶孩子。最近這一兩年,不知道怎么了,感覺自己總是喜歡關注不開心的事兒,還特別容易生氣、發火、流淚。婆婆總是將很小的不舒服說成很痛苦的樣子,需要我的丈夫時時去關心她。現在,我覺得除了上班、帶孩子的時間以外,其他的時間我都是痛苦的,不快樂的,有時也會覺得沒必要,但就是覺得憋著一股勁兒扭轉不過來,我該怎樣調整呢?
A小燕你好,看到來信,同樣作為孩子母親的我非常能夠體會你的辛苦:上班工作,照顧兩歲多的兒子,身邊還有一位“將很小的不舒服說成很痛苦的樣子,需要丈夫時時去關心的婆婆”,生活少了芬芳的氣息,好似剩下的全部是忙碌、不如意和煩惱,而且看到不開心的事兒會越看越生氣,越看越煩心,覺得自己過的日子簡直是暗無天日,非常的痛苦。
其實,這些是很多人都經歷過或者正在經歷的生活的一部分,只不過我們一時處在情緒的漩渦中,沒有能夠理出頭緒罷了。我們不妨試著從下面這幾個方面去認識理解一下,以便我們更好地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情緒狀態,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
首先,讓我們來認識情緒。比如,當我們第一眼看到自己孕育了10個月之久的寶寶出現在自己面前時,我們內心的喜悅會油然而生,我們會覺得很幸福,會不自覺地微笑;而當我們看到年邁的父母親生病住院的時候,會傷心落淚,會覺得自己生活的色彩一下子就變成灰色的了。這些主觀感受或體驗就是情緒,情緒伴隨生活的每時每刻,良好的情緒使生活輕松愉快又富有情趣;相反,強烈而持續的不良情緒會危害人的心身健康。
其次,讓我們對照你的表現,一起來看看是怎么回事。
近一兩年,你總是喜歡關注不開心的事兒,特別容易生氣、發火、流淚,這種長時間的情緒和行為改變我們應該重視,并積極尋找解決的途徑。
世界衛生組織預計,至2020年,抑郁癥將會僅次于心臟病,成為全球疾病的第二號殺手,威脅現代人的健康。有數據顯示,大多數人都會在一生中的某個時期經受某種形式的抑郁,抑郁即將成為21世紀最大的心理健康問題。
認知行為治療是心理健康問題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之一,也是一種很有價值的生活方式技巧。認知就是我們頭腦中的思維過程,即我們對事物的認識和想法。認知行為治療教會我們遇到不開心的事情,學習如何換個角度思考,看問題,調整認知,感受積極的情緒,作出不同的反應,使我們生活得更開心、更快樂。
有個經典的小故事—積極的思想在于積極的發現。兩個鞋廠推銷員被分別派到同一個熱帶國家推銷產品,但他們發現那里的人都沒有穿鞋。悲觀的推銷員垂頭喪氣地向公司匯報:“那里的人根本不穿鞋,沒有生意可做。”而樂觀的推銷員則高興地向公司匯報:“那里的人都沒有鞋穿,有一個龐大的市場正等待我們開發!”同一個現實,卻由于不同的思想而出現截然不同的發現。
我們再來看現實中“婆婆愛夸張地訴說,要丈夫時時關心她”這件事。下班進家門,看見婆婆在和丈夫說話,訴說老毛病—腿疼,你的第一個反應可能會是婆婆總是將很小的不舒服說成很痛苦的樣子,需要丈夫時時去關心,暗示你不夠關心體貼她,不會照顧人,不夠好。這時的你就會生氣、郁悶、心煩、不開心,進而感到身體不舒服,渾身無力,走進臥室,躺在床上,流淚。
其實,當我們面對這樣的情景的時候,不妨想一想:還有沒有其他的可能?
下班后看到婆婆在和丈夫說腿有點疼、想去看病的時候,想一想,帶孩子本身就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尤其是帶2歲多的小朋友,老人家原來就有腿疾,累了后可能會疼的更厲害了,需要去看看,有時間一定帶老人家去做一個全面的檢查。這時候你體會一下,心情和感受與前面有什么區別嗎?
是的,這時候的你會覺得不那么生氣了,想想還真是那么回事,盡管也是上了一天的班回到家,看到了同樣的場景,但是,心情大不一樣,最起碼現在的自己不會發火,也更愿意帶孩一起玩,去享受孩子天真的笑臉和母子之間的愛了。
其實,通過上面的對比,我們不難發現,我們的思維(也就是大多數時候我們的想法)、情緒、行為三者之間是相互關聯相互作用的,面對同一件事,不同的認知和看法會引起我們不同的情緒反應,并產生相應的或積極或消極的行為反應。不同的情緒和行為也會影響到我們產生不同的認知和看法。而在各種反應中,思想反應是導致負面情緒最重要的一環。
在未來的生活和工作中,你一定還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狀況,這時候的你一定要注意留意觀察自己是否出現了持續的負性思維(所有的事情都是針對我,我是不好的、不成功的)、負性情緒(生氣、想發火、想哭)、負性行為(不想與外界接觸,成天在家不想出去等),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可以采用一些注意力轉移的方法,比如聽音樂、讀書、運動、旅游等等,必要時,可以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
最后,與你分享一段很喜歡的話,問題一般來說是有益的,沒有任何問題的人生是無趣的。一個問題的出現是一次機會,可以讓生活有所改變或讓事情變得更好,如果我們把問題的出現看成是挑戰,那么,我們看待問題的態度就會有所改變,會突然發現,原本似乎滿是障礙的地方也是充滿著無限可能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