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建明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反對腐敗、建設廉潔政治,保持黨的肌體健康,始終是我們黨一貫堅持的鮮明政治立場。黨風廉政建設,是廣大干部群眾始終關注的重大政治問題?!痹炀筒桓腋?、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局面,不僅要靠大規模、高壓力、無死角的“打虎掃蠅”,而且要有配套性的制度建設、道德建設和思想建設。在這個意義上講,廉實力的概念和廉實力建設的思考無疑可以為我國目前的黨風廉政建設開拓新的思路和視野。
黃寶榮博士在2009年最早提出了“廉實力”的概念,并且得到了國內學界的響應。這一概念最初對應于市場秩序并不完善的中國企業組織,強調企業以“廉”作為經營者個人決策、組織管理和企業經營活動的核心理念和基本準則、進而合理調動自身資源在長期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的能力。
我國過去多年的腐敗和反腐敗實踐表明,“廉”之受損則“腐”之日盛,這不僅會嚴重傷害企業組織自身的管理和經營,還會嚴重惡化企業組織所面對的競爭環境和整個社會環境,更會腐蝕執政黨的執政基礎和國家的制度基礎。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那樣,“‘物必先腐,而后蟲生。近年來,一些國家因長期積累的矛盾導致民怨載道、社會動蕩、政權垮臺,其中貪污腐敗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大量事實告訴我們,腐敗問題越演越烈,最終必然會亡黨亡國!”由此,“廉實力”的概念又有了新的拓展和延伸。
“廉實力”的概念首先切合了中國目前的反腐倡廉形勢和黨風廉政建設的長期任務,強調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進中具有必要性和急迫性的工作環節,強調了反腐倡廉對于整個國家、各個地區和一切組織具有關鍵價值的重要議題,因而對于中國具有重大的意義。同時,隨著全球一體化進程的加速,世界各國已經普遍意識到廉潔透明對于政治開明、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作用。清廉高效實際上已經成為評價一個國家、地區和組織形象的重要表征,與此相關的指標體系和評價排名層出不窮,更成為國際社會中建立相互聯系、增進友好往來和發展合作關系的重要依據。就此而論,“廉實力”也是一個合乎世界進步潮流和國際社會訴求的概念。
本期我們討論的專題是“廉實力”建設與廉政治理。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廉實力建設與發展研究中心”為我們提供了三篇稿件,分別闡述“廉實力”建設與當下我國反腐倡廉工作的密切關聯。其中,張小勁教授、李莉博士的文章首先梳理了“廉實力”概念的創生與溯源,其次闡釋了“廉實力”概念的多種內涵與多個維度,之后系統論述了“廉實力”的概念屬性與體系界說,最后闡明了“廉實力”的問題指向及其實踐結果。該文章通過系統闡述“廉實力”這一概念,指出用“廉實力”來界說和衡量國家、地區和組織在預防腐敗、治理腐敗和根除腐敗方面的能力及其績效,可以用來認知和評價國家、地區和組織最為重要的健康發展狀況和祛病扶正的矯偏補救能力,還可以用來設計和評估國家、地區和組織的系統反腐、源頭治腐、綜合防腐以及全面倡廉的制度建設狀況。應用“廉實力”概念框架,構建一套基于我國國情自身特點的廉潔指標評價體系,不僅有利于將我國現階段及未來反腐成果轉化為重要的國家形象資源,而且有利于中國在全球一體化格局中對接國際舞臺游戲規則,掌握話語主動權。
李莉博士的文章是以香港作為個案來論述如何通過有效的廉潔治理,構建地區的“廉實力”,進而打造廉潔的國際形象。該文首先介紹了香港利益沖突中退休官員引發的“延后利益沖突”現狀,繼而系統介紹了香港針對利益沖突所進行的管理模式;在引薦香港案例的同時,該文結合我國當下的腐敗治理現狀提出了可資借鑒的經驗。這篇論文指出,香港的廉潔治理之所以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香港已經將“廉潔”建設成為一種可資“競爭”的實力?;诖耍愀鄣膫€案讓我們更加認識到“廉實力”建設對于我國廉潔治理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云翀博士的文章則集中討論了國有企業目前面臨的腐敗問題,她的文章指出,對于國有企業腐敗問題的治理需要借鑒國際經驗,即進行法制規范的建設。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而法制規范建設的目的就在于規范企業,提升企業的廉潔、透明,促進公平競爭,這實際上打造的正是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所需的實力與競爭力。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而言,“廉實力”建設對于我國當下的國有企業改革以及國有企業廉潔治理具有重要的創新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