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
前路風險重重,汽車金融能否迎來風口?
“今年我國使用信貸購車的用戶占比達到了35%?!?015年中國汽車金融年會上,由21世紀報系中國汽車金融實驗室策劃編撰的《2015中國汽車金融年鑒》(以下簡稱《年鑒》)正式發布,該《年鑒》預測,未來5年,我國金融汽車市場的活躍度將越來越高。汽車消費群體日益年輕化,移動互聯占比越來越重,汽車金融公司數量不斷增加、汽車信用卡分期熱推、融資租賃公司紛紛切入,是當下我國汽車金融市場的主要特點。
在熱火朝天發展的同時,如何利用汽車金融開拓市場、降低交易風險,成為了汽車金融企業共同研究的課題。
數說汽車金融
2015年被業界稱為汽車互聯網金融元年,汽車金融市場的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涉足汽車金融的互聯網企業已經超過20家,多以車貸、汽車融資租賃、車險為主。與此同時,汽車廠家對金融業務也愈加重視。11月6日,上汽集團發布非公開發行股票方案,其中30億元投向汽車金融及互聯網金融拓展項目;11月11日,為了鞏固在中國市場的地位,寶馬集團宣布收購先鋒租賃,為未來在中國發展租賃業務鋪平了道路。
《2015中國汽車消費趨勢調查報告》顯示,39.8%的車主表示看好汽車電商平臺;在有車用戶中,有34.4%的車主選擇了信貸消費,其中新車用戶的信貸率高于二手車用戶,而考慮在購車時選擇信貸消費的無車用戶比例達到82.4%。80后在汽車信貸消費主體中占到57%的比例,成為汽車信貸消費的主體。
在貸款產品選擇上,40.4%的受訪者選擇汽車金融公司的產品,29.8%選擇銀行提供的汽車貸款產品,23.2%選擇信用卡分期購車;消費者對汽車金融公司產品的滿意度最高,達到84.8%,而這一數據在2014年僅為47.5%。
22.1%的受訪者表示對汽車融資租賃非常了解,37.7%的受訪者使用過汽車融資租賃,而在2014年進行的此項調查中,此數據僅為3.8%和22.7%。51%的受訪者認為汽車融資租賃解決了因購置車輛而出現的資金短缺的矛盾,80后、90后年輕群體對汽車融資租賃的認知度和使用率最高,有近一半的90后受訪者表示使用過汽車融資租賃。
這些向上的箭頭展示了汽車金融市場近兩年來的蓬勃發展。
“國內汽車市場持續低迷,尋找新的盈利點已經成為車商轉型的主動力,這使得今年汽車金融市場的發展熱火朝天?!蹦戏綀髽I傳媒集團編委會副總編輯、21世紀報系黨委書記王義軍認為,汽車市場增速放緩,新車銷售利潤越來越低,汽車金融成為了車企和經銷商重要的利潤增長點,中國汽車金融市場已經全面進入大融合時代。
發展的危與機
“無金融,不盈利;不互聯,則必亡?!币黄S田汽車銷售有限公司金融保險總監王金偉預言,照目前的發展速度,到2020年,汽車金融板塊將占到經銷商整體的收益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
雙十一期間,一汽豐田聯合微眾銀行針對汽車金融做了嘗試:在朋友圈精準投放“購買即送千元現金大獎”的優惠廣告,點擊量達到60萬次。王金偉借此提出了一個包括互聯化、社交化、專業化、移動化、場景化、數據化在內的汽車金融創新“六化”概念。但他同時強調,信用危機、同質化、沒有明確的行業規范,這些都是丞待解決的問題。
“車貸類產品的弊端主要有三個,審批速度慢、審核資料繁瑣、首付較高,這使得大批客戶不愿意在此耗費太多時間。但一切金融產品,如果不考慮風險因素,就是不負責任的?;ヂ摼W技術的出現,為解決這些痛點提供了可能?!痹诒餮b備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汽車金融總經理郭紅鈞看來,現在已經沒有人再懷疑汽車金融市場的重要性,關鍵問題是,如何降低汽車金融業務的風險。
“通過核實客戶的網購交易記錄,我們能有效識別客戶身份信息,從而減少手續流程。”郭紅鈞采用的辦法是,利用客戶的網購數據,開發一款低首付、高貸款額、高審批率的產品——長安一貸,用大數據來實現收益與風險的平衡。正是通過這款產品,他們的金融零售業務今年預計能突破 20萬單。
盡管前路風險重重,但懷揣著對汽車金融市場的美好憧憬,越來越多的企業前仆后繼,投入其中。“汽車金融這種降低購車門檻的方式實際上是降低了客戶在消費領域的進入成本?!币黄蟊娖囉邢薰窘鹑诠芾聿坎块L徐錦輝認為,汽車金融盈利潛力巨大,方法和工具會有不斷的創新空間,所以給了大家投資和想象的空間。
“展望未來,汽車金融業務還有非常巨大的發展空間,到2020年,互聯網技術將會更多地融合到汽車金融領域中來,并達到4個50%目標?!惫t鈞再次預測,一是金融按揭滲透率有望突破50%,目前行業平均25%左右;二是有50%客戶貸款申請來自互聯網渠道;三是金融公司有50%的存量客戶通過互聯網手段提供貸后服務;四是通過系統完成自動審批客戶的占比將達到50%。
“這實際上也是5年后汽車互聯網金融的4個發展目標,‘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大家都在探索一條安全高效的通道,而找到它只是時間問題?!惫t鈞說。
中國汽車暢通協會汽車金融分會秘書長宋濤也指出,國內汽車金融與發家國度比尚有很大的差距,需要國內汽車金融人士共同努力、縮小差距,未來幾年,汽車金融或將迎來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