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征收制度改革試點要以問題為導向,進一步明確改革試點的目的和方向,圍繞縮小土地征收范圍、規范土地征收程序、合理分配土地增值收益等,結合自身實際,探索普適性政策,逐步建立起程序規范、補償合理、保障多元的農村土地征收制度,形成可復制、能推廣、利修法的改革成果,為改革完善農村土地制度,推進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和新型城鎮化提供實踐經驗。
——國土資源部副部長王世元
互聯網如同高速公路,一些個體電商就像沒有經過培訓的駕駛員,不遵守交通規則,使農村商品的高速流通出現混亂。引進有實力的大型電商,就是要讓貧困地區的農民知道,高速公路不能人畜共穿、亂穿。淘寶店開到貧困村,如果游戲規則和人才培養不到位,就會既糟蹋土特產,又糟蹋互聯網。大型電商可以有效組織農民,通過標準化和現代物流,快速而高效地與全國市場對接。
——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洪天云
支持政策向規模經營主體傾斜,是推進農業結構性改革的必然要求。種糧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等適度規模經營主體,一般素質較高,對市場比較敏感,對科技創新接受能力較強,在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方面比一家一戶的小農經濟具有明顯優勢,能夠更好地在農業結構性改革中發揮引領作用。不過,隨著經營規模的擴大,新型經營主體對資金周轉、抵押擔保等需求也會相應提高。在這些方面,新型經營主體更需要國家政策的傾斜。可以預期,更多惠農政策將由“普惠”向新型經營主體轉變。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所研究員李國祥
中國城市修的比很多外國城市都漂亮。但是,外國的農村讓我們臉紅。2020年,我們做不到我們農村和外國農村達到一個水平。城市周圍的農村建好可以做到吧,路徑就是城鄉之間資源的分享。規劃師、服務員下去了,工程師、設計師也下去了,這些力量不到農村去,農村怎么漂亮起來。光靠農民的物理學,光靠農民的審美觀是不夠的,一定要城鄉打通利用。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
對于農民進城問題,除了在購房環節減免稅費或給予直接補貼外,還應該出臺專門針對農民工的公積金繳存和住房保障制度。同時,在宅基地流轉、質押等方面,要對農民工加大支持力度。戶籍制度改革也要加快推進,各地目前已相繼出臺一系列戶籍制度改革措施,這只是一個開始,關鍵是要讓新市民群體享受入學、醫療、就業、住房保障等社會化均等服務,從而釋放出較大規模的剛性需求,促進三四線城市去庫存。
——福州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王阿忠
有調查顯示,在東部資源匯集、西部政策利好的現實情況面前,人口基數大、密度高、長期相對缺乏關注的中部地區,有逐漸成為農村教育“洼地”的趨勢。以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為例,西部地區的經費由中央和地方財政按照8∶2的比例解決,而中部的這一比例是6∶4。破題農村教育“中部洼地”,根本上要依靠義務教育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實現,要把硬性的宏觀區域劃分轉化成對個體的關照。在實際操作中,建議細化行政區劃,對地區經濟能力、發展現狀的評估要更科學全面、多維度進行。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