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應菊
【摘 要】新課標指出:高中化學仍然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實驗教學能為學生正確認識物質及其變化規律提供實驗事實,他具有目的性、探索性、現實性和易感知性。演示實驗、邊講邊實驗、學生實驗和家庭實驗等多種形式的實驗活動的相互結合,不但有助于化學知識的掌握,而且利用不同形式的實驗可以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與思維的發展,以達到學生的各方面素質全面發展。同時,也對學生應對考試有很大的幫助。
【關鍵詞】高中化學實驗教學;對學生思維影響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社會主義建設的發展對人才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而人才素質的提高是依靠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實施素質教育是新世紀提高國民素質,培養有用人才的戰略舉措,是教育改革和發展的主攻方向。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是學科教學,而不同的學科都具有不同的學科知識體系和特點。素質教育應結合各學科的知識體系和特點進行。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實驗不僅有助于化學知識的掌握,實驗技能的培養,而且在培養學生素質和學生全面發展方面起著重要作用。我國著名化學家、教育學家戴安邦教授說:“化學實驗教學是實施全面教育的最有效的教學形式。”在教學改革中,我們一直強調實驗教學的重要意義,增加實驗教學。然而,就整體而言,實驗教學仍然是十分薄弱的環節,中學化學實驗教學的現狀不容樂觀。
一、化學實驗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教師受傳統教育的影響,普遍存在重理論輕實驗的思想。由于受“應試”思想的影響,出現了“做實驗不如講實驗,講實驗不如背實驗”的傾向。中學化學實驗教學開展受到各學校設備、儀器、藥品、教材、課時的限制。部分中學教師的專業化程度不高,實驗教學素質及實驗技能不夠,不能適應實驗教學的要求。由于許多化學實驗本身存在一定的危險性、腐蝕性、毒害性,所以教師們更愿意用多媒體代替實驗教學,甚至于以講代做。實驗會考(考查)缺乏有效監督、流于形式。
二、探討化學實驗教學的問題
從這些制約因素出發,為了使實驗教學能充分發揮其在化學教學中的特殊作用。
加強實驗室的建設和管理。學校應添加必備的儀器和藥品、逐步完善設備,保證化學實驗教學的正常開展,進一步優化實驗教學;改變傳統觀念、促進實驗教學改革。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改變重課本理論而輕實驗教學的現象、把實驗教學作為整個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能力;建立健全對理科教師的評價機制,建議把理化生教師的實驗教學完成情況作為年終考核成績參考依據之一;積極改進、使用微型實驗、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強化高中理化生實驗考查監督機制、對于實驗操作水平不達標的學生、必須組織重考或者參加下一屆考查、徹底杜絕某些學生不喜歡做實驗的壞習慣;應配備足夠實驗員,并根據各學校的實際情況給予一定的福利待遇。實驗員應該是一種復合型人才,他不僅懂儀器的性能、還要懂得學科專業基礎知識。
三、教師利用演示實驗,培養學生的思維觀察能力
觀察是人們有效地探索世界、認識事物的一種極為重要的心理素質,是人們順利掌握知識完成某種活動的基本能力。演示實驗具有鮮明性、生動性和真實性,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重要手段。加強演示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驗技能,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中我的做法是認真做好每一個演示實驗,挖掘實驗素材、創設情景,有的放矢地設置疑問,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觀察、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做空氣中氧氣體積含量的測定,實驗時經導管進入集氣瓶的水的體積達不到1/5的原因是什么?質疑之后,引導學生討論,爭辯中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發散思維,由爭辯而得到結論,學生難以忘卻,水的體積達不到1/5的可能原因是:裝置不氣密;紅磷的量不足;集氣瓶的溫度未冷卻到室溫等。
四、利用家庭實驗,培養學生的思維創造能力
創造能力是當今社會人才最可貴的素質,創造能力是對學生素質的較高要求,應在平時教學中一點一滴的培養。上化學課離不開在課堂上演示或學生實驗,因為實驗生動、直觀,有趣的特點,所以學生不滿足于課堂上的那些完全通過看和有限的做,他們更有興趣自己操作,探究,所以適當開展一些家庭小實驗,可以迎合他們的心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可以培養他們的創造性。家庭小實驗的開展并堅持下去,教師的引導是非常重要的,每次的家庭小實驗都是在教師的布置下進行的。啟發學生沿著實驗目的,討論實驗方案,比如在學習了二氧化碳以后,要求學生做人呼吸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對比家庭實驗,學生為完成這個實驗,首先學生用文字和裝置圖描述出自己的設計原理,然后學生自己從生活中找可用的東西作為儀器進行實驗,這樣不但鞏固了所學的知識,而且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實驗技能,更重要的是學生在尋找儀器和藥品,以及進行實驗的過程中有了學生自己的創造和發明,因此,又培養了他們的創造能力。
總之,化學實驗是化學教育的基礎,化學實驗教學的運作,不僅發展智力更是培養能力,學生科學世界觀、及良好學風的形成,更是與化學實驗教學緊密相關。實驗教學是我們老師教學的一個重要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