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評: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莫岱青
?
避免同質化是關鍵
點評: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莫岱青

目前,我國大部分鮮活產品物流主要是以常溫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為主,沒有形成連貫成型的冷鏈物流。非冷藏狀態下的散裝鮮活產品物流,在運輸、分銷和零售的多次裝卸搬運中增加了二次污染的機會,降低了產品的新鮮度,降低了產品質量。
市場化程度較低,缺乏專業化運作。我國連鎖企業生鮮產品的物流配送業務多由生產商和經銷商完成的,食品冷鏈的第三方物流發展十分滯后,服務網絡和信息系統不夠健全,大大影響了食品物流的在途質量、準確性和及時性,同時食品冷鏈的成本和商品損耗很高。
生鮮食品物流設施落后,配送成本高。我國冷鏈物流的現有設施設備陳舊,發展和分布不均衡,無法為易腐食品流通系統地提供低溫保障,造成大量損耗,物流費用高,易出現安全隱患。用戶較少的地方設施不足,無法保證冷鏈物流的全程溫度控制,商品質量難以保障。
應該說發展冷鏈,是生鮮電商的方向。目前,尚不完善的生鮮物流配送體系中,冷鏈成了生鮮電商的兵家必爭之地。額外的物流車、人力資源、冷庫建設的巨額成本使得生鮮電商在前期面臨利潤低下甚至是虧損的狀態。以目前的生鮮發展來看,主要以物流外包給專業第三方物流企業,同時在主體市場適當的發展自己的冷鏈體系作為輔助。不僅減少了生鮮電商在前期巨額投資,降低成本從而實現盈利,并且能夠在為后期的生鮮電商市場競爭做好準備。而在這點上看冠明物流已經比其他做生鮮電商的前進了一步。
最大問題是作為物流企業,在切入生鮮領域的知名度、流量、用戶習慣等都會處于劣勢。因為有來自天貓、京東、順豐優選等已經做生鮮電商的巨大競爭壓力。冠明物流將傳統的便利店改造成體驗店、展示店和配送店,構建起了線上下單線下配送的社區O2O模式也不新鮮了,象之前順豐嘿店也類似做社區O2O模式,結果不盡如人意。冠明物流做的話必須要避免同質化,不然也會埋沒在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