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彤薇
?
物流的下一站
——智慧物流
文/張彤薇

居高不下的成本困擾著企業,為了在市場競爭中哪怕領先半步,企業都在挖空心思降成本。然而,該降的都降了,那些剛性成本想砍都砍不動。就拿人工成本來講,你不能光讓馬兒跑卻不讓馬兒吃草。人工成本近些年來呈上升趨勢,老板想不給工人漲薪水,人家還不伺候你呢。
不過,辦法總是有的,形勢比人強嘛,這不機器人逐漸大行其道了。盡管我國經濟增速有所放緩,但國產工業機器人市場卻實現了穩定的增長。在第十二屆中國(天津)國際裝備制造業博覽會上,天津機器人產業協會秘書長、天津大學副教授梅江平表示,“我國經濟發展速度的放緩,對于機器人產業卻是機遇。因為在快速發展時期,企業忙于生產,無暇顧及轉型升級。如今,放緩的發展步伐卻給了企業修煉內功的時間?!?/p>
中國機器人產業卯足勁兒往前跑,前景極為廣闊。由此我想到物流業,很多崗位機器人都能勝任,而且不偷懶、不?;?。機器人在物流業大展拳腳,就人工成本這一項來講,肯定會大幅降低。當然,老板也得腰包鼓,前期投入敢咬牙掏銀子。其實,物流業使用機器人已不是什么新鮮事,智慧物流已成為物流業下一步發展的目標,而且智慧物流已經出現在物流的某些環節上。比如,RFID標簽、感應器、衛星定位等等。
科技改變世界,尤其是具有智慧性的科技,更是令我們耳目一新。阿爾法狗玩李世石于股掌之間,盡管李世石扳回了一盤,給人類掙回了一點顏面,但也讓人類領教了智能科技的厲害。智能技術用在工業領域,那效率就是高啊。智慧物流開辟了物流新天地,智慧物流是利用集成智能化技術,使物流系統能模仿人的智能,具有思維、感知、學習、推理判斷和自行解決物流中某些問題的能力。即在流通過程中獲取信息從而分析信息做出決策,使商品從源頭開始被實施跟蹤與管理,實現信息流快于實物流。即可通過RFID、傳感器、移動通訊技術等讓配送貨物自動化、信息化和網絡化。
前些天,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實施《裝備制造業標準化和質量提升規劃》,部署推進“互聯網+流通”行動,突破信息基礎設施和冷鏈運輸滯后等“硬瓶頸”,打造智慧物流體系,發展物聯網。
物流的“不智慧、不聰明”是帶有“硬傷”的,若想醫治好這些“硬傷”,智慧物流是一個療效頗高的藥方。由此看來,智慧物流將迎來發展機遇。
對于企業來說,成本就是命根子,而“互聯網+流通”能帶來降低成本增加效率的效應。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說,“圍繞人、車、貨,給實體公路港配上信息指揮系統、安全誠信系統等軟件,公路港所在區域的工商企業綜合物流成本降低了40%,服務于生產端的互聯網是一片有待開發的藍海?!?/p>
物流業對于智慧物流已經迫不及待,而事實上很多物流企業仍停留在十幾年前的硬件上,舍不得花錢更換新硬件。隨著智慧物流的推進,那些“不智慧、不聰明”的物流企業將會逐步被淘汰。所以,先花錢買票才能搭上智慧物流的車。物流企業,你若是不買票上車,下一站——智慧物流只能與你漸行漸遠。
大福媒體物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