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名子
(江蘇省無錫市第三人民醫院,江蘇 無錫 214041)
?
瓜蔞皮注射液聯合常規西藥治療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痰濁飲停型療效觀察
騰名子
(江蘇省無錫市第三人民醫院,江蘇 無錫 214041)
[摘要]目的觀察瓜蔞皮注射液聯合常規西藥治療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痰濁飲停型患者的臨床療效。方法將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痰濁飲停型患者44例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22例。對照組給予強心、利尿、抗血小板、擴血管、調血脂等常規西藥治療,實驗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聯合瓜蔞皮注射液8 mL+0.9%氯化鈉注射液250 mL靜脈滴注,1次/d,連續7 d。分析比較治療后2組左心功能指標、心功能分級、中醫癥候療效以及臨床綜合療效。結果治療后,實驗組LVEF和E/A明顯高于對照組(P均<0.05)。實驗組心功能恢復、中醫癥候療效以及臨床綜合療效總有效率均高于對照組(P均<0.05)。結論瓜蔞皮注射液聯合常規西藥治療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痰濁飲停型的臨床療效滿意。
[關鍵詞]瓜蔞皮注射液;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痰濁飲停型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是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誘發的心肌缺血,資料顯示,冠心病誘發心力衰竭約占全部心力衰竭患者的70%,而心力衰竭導致的死亡約占冠心病死亡病例的40%[1-2]。近年來,我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發病率逐年攀升,已嚴重危害中老年人群的健康。隨著現代醫療技術的發展,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診療指南不斷更新,但實際臨床中,仍有些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欠佳,祖國醫學辨證施治,標本兼顧,對該病的治療顯示出較好的應用前景[3-4]。中醫藥對于該病的治療多有報道,早在漢代張仲景《金匱要略·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治》中就提及以瓜蔞為君藥,從痰論治“胸痹”的方劑。本研究選取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痰濁飲停型患者44例,以觀察瓜蔞皮注射液聯合常規西藥治療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選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痰濁飲停型患者44例,納入標準:①年齡40~70歲;②符合西醫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標準(心功能Ⅱ~Ⅲ級);③符合中醫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痰濁飲停型。排除標準:①由于其他(如擴張型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肥厚性和限制性心肌病、貧血性心肌病、肺源性心臟病、心肌淀粉樣變性、先天性心臟病,以及心臟瓣膜病)等原因造成的慢性心力衰竭;②難以對臨床效果和安全性做出準確評價的病情危重患者(心功能Ⅳ級)。隨機分為2組:實驗組22例,男10例,女12例;年齡(56.31±3.44)歲;病程(5.13±0.87)年;合并原發性高血壓9例,高血脂21例;LVEF(41.33±1.24)%;E/A 0.87±0.09;心功能NYHA分級:Ⅱ級7例,Ⅲ級15例;中醫癥候分級:輕度3例,中度14例,重度5例。對照組22例,男13例,女9例;年齡(55.67±3.37)歲;病程(5.21±0.90)年;合并原發性高血壓10例,高血脂20例;LVEF(41.54±1.30)%;E/A 0.91±0.11;心功能NYHA分級:Ⅱ級9例,Ⅲ級13例;中醫癥候分級:輕度3例,中度16例,重度3例。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對照組給予強心、利尿、抗血小板、擴血管、調血脂等常規西藥治療:地高辛(上海信誼藥廠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0676)0.125 mg口服,1次/d,1周后根據患者病情酌情調整;速尿片(上海復星朝暉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1074)20 mg口服,1次/d;螺內酯(上海信誼藥廠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1273)40 mg口服,1次/d;拜阿司匹靈(北京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080018)100 mg每晚口服;酒石酸美托洛爾片(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5391)6.25 mg口服,3次/d。培哚普利(施維雅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4053)2 mg口服,1次/d;阿托伐他汀(輝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070070)10 mg每晚口服。實驗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聯合瓜蔞皮注射液8 mL+0.9%氯化鈉注射液250 mL靜脈滴注,1次/d,連續7 d。
1.3觀察指標觀察2組治療前后左心功能指標,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和左心室舒張早、晚充盈速度比值(E/A),統計2組治療后心功能中醫癥候療效及綜合療效。
1.4療效評定標準
1.4.1心功能療效評定標準顯效:心力衰竭基本控制或心功能提高2級以上;有效:心功能提高1級,但不及2級;無效:心功能提高不足1級。參照《中醫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關于慢性心力衰竭的中醫診療方案和《中醫證候分級量化評分標準》。
1.4.2中醫癥候療效判定標準顯效:原有癥狀基本消失,中醫證候分級總積分減少≥70%;有效:原有癥狀明顯減輕,總積分減少>30%,<70%;無效:原有癥狀無明顯好轉,或者癥狀較前加重,總積分減少<30%。
1.4.3臨床綜合療效判定標準顯效:癥狀明顯好轉,或癥狀完全消失;有效:癥狀好轉但未消失;無效:癥狀好轉不明顯,或癥狀無改變。

2結果
2.1治療前后左心功能指標比較治療后2組左心室功能指標均較治療前改善(P均<0.05),而實驗組改善更為明顯,其LVEF和E/A均高于對照組(P均<0.05)。見表1。

表1 2組治療前后左心功能指標±s)
注:①與治療前比較,P<0.05;②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治療后心功能改善情況實驗組心功能恢復情況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治療后心功能改善情況 例(%)
注:①與對照組比較,2=4.659,P<0.05。
2.3治療后中醫癥候療效實驗組中醫癥候療效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2組治療后中醫癥候療效比較 例(%)
注:①與對照組比較,2=4.125,P<0.05。
2.4治療后臨床綜合療效分析實驗組臨床綜合療效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2組臨床綜合療效比較 例(%)
注:①與對照組比較,2=4.247,P<0.05。
3討論
中醫無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之說,但是就其病因和臨床癥候表現,與“痰飲”“水腫”“胸痹”等癥狀相似[5]。中醫判斷冠心病痰濁飲停型主要包括胸悶痹痛、頭重肢困、形胖痰多、苔膩脈滑、口黏納呆5個主證[6]。冠心病痰濁飲停型是冠心病臨床辨證分型的一個類型,標實以痰濁為主。《素問·至真要大論》曰:“太陰在泉……民病積飲,心痛”。漢代張仲景《金匱要略》云:“夫脈當取太過不及,陽微陰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責其極虛也。今陽虛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陰弦故也”。表明痰濁所致“胸痹”的病機在于痰濕蘊盛,以致痰濁內阻。隨著人們飲食結構、生活方式等條件的改變,冠心病痰濁飲停型的比例也有逐年升高的趨勢。飲食結構由以菜蔬米面為主轉向以高糖、高脂的肉蛋奶為主;交通條件以及工作和生活條件的改善,普遍缺乏運動,也增加了血瘀、痰濁的可能性。中醫將痰分為有形和無形之痰,其中無形之痰是指由于長期高糖、高脂飲食引起脾胃運化功能失調,導致水液輸布障礙,停聚體內,則痰濁內生,痰濁可流串停滯于各個組織器官,而導致多種疾病,這些與現代醫學理論認為的高膽固醇、高糖飲食、高血脂癥、體質肥胖、缺少運動等因素具有高度一致性[7-8]。高糖、高脂是生化痰濁的物質基礎,它們所生化的痰濁會使血液黏稠度增加,流動性降低,纖維蛋白原增加,血小板凝聚性增加,并最終導致血管內皮損傷[9]。因此,高糖、高脂等致病因子均可稱之為“血中之痰濁”。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瓜蔞皮提取物能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脈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癥狀,同時減弱心肌收縮力,減慢心率,減低心肌耗氧,能夠顯著降低血清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以及三酰甘油,從而發揮降血脂的作用,還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以及保護血管內皮的作用[10-11]。范新霞等[12]采用瓜蔞薤白半夏湯加味,治療31例痰濁壅塞氣滯血瘀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臨床療效滿意,總有效率90.3%。趙然尊等[13]采用瓜蔞皮注射液治療226例冠心病穩定型心絞痛合并2型糖尿病,結果發現,實驗組心絞痛癥狀和血液流變學指標得到明顯改善。孫娟等[14]通過研究瓜蔞皮對急性心肌缺血大鼠的保護作用,結果發現,瓜蔞皮水煎液對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有明顯保護作用,其作用機制可能與增強清除自由基能力有關。以上既往研究提示,瓜蔞皮提取物對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確有一定療效。本研究采取瓜蔞皮注射液聯合西藥治療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痰濁飲停型,以觀察其臨床療效。研究結果發現,實驗組左心室功能、心功能恢復、中醫癥候療效以及臨床綜合療效均明顯優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瓜蔞皮注射液治療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痰濁飲停型患者的臨床療效滿意,但是由于本研究選擇的是單中心數據,缺乏廣泛的代表性,再者樣本量偏小,因此尚需多中心、大樣本研究進一步確證。
[參考文獻]
[1]Glezer MG,Chesnikova AI,Giliarevskiǐ SR. Decrease in heart rate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nd chronic heart failure the purpose and means[J]. Kardiologiia,2014,54(4):109-120
[2]張鵬,朱浩,陳嬋,等.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癥候及癥候要素分布特點的多中心橫斷面研究[J]. 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3,11(12):1412-1417
[3]周鳳華,婁林潔,黃志勇,等. 中醫藥/中西醫結合治療冠心病室性早搏文獻現狀研究[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20(27):3397-3398
[4]王健,苗陽. 中醫藥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研究進展[J]. 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2,10(10):1237-1239
[5]王賢良,毛靜遠,趙志強,等. 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中醫藥治療研究概況[J]. 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3,11(2):202-203
[6]王風,劉萍,杜文婷,等. 冠心病中醫辨證分型規范化研究現狀[J]. 時珍國醫國藥,2015,26(2):443-446
[7]陳蟬,王娟,等. 冠心病心力衰竭中醫證候相關因素研究[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2,27(11):2925-2928
[8]畢穎斐,毛靜遠. 淺議冠心病的現代中醫病因體系[J]. 中華中醫藥雜志,2012,27(11):2940-2943
[9]封偉奇,顧寧. 冠心病中醫病因病機的臨床研究進展[J]. 中國中醫急癥,2013,22(1):85-86
[10] 郭琳,苗明三. 瓜蔞化學、藥理及臨床應用探討[J]. 中醫學報,2014,29(193):865-868
[11] 孫娟,孟冰雪,趙啟韜. 瓜蔞藥理作用的物質基礎研究概況[J]. 山東中醫雜志,2012,31(6):461-463
[12] 范新霞. 瓜蔞薤白半夏湯加味治療痰濁壅塞氣滯血瘀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31例[J]. 河南中醫,2012,32(9):1122-1123
[13] 趙然尊,石蓓,王冬梅,等. 瓜蔞皮注射液治療冠心病穩定型心絞痛合并2型糖尿病的臨床觀察[J]. 中國新藥雜志,2010,19(20):1871-1874
[14] 孫娟,趙啟韜,黃臻輝,等. 瓜蔞皮對急性心肌缺血大鼠的保護作用[J]. 中藥藥理與臨床,2013,29(3):114-116
[收稿日期]2015-06-09
[中圖分類號]R541.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8849(2016)08-0858-03
doi:10.3969/j.issn.1008-8849.2016.08.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