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立平 李小峰 楊良楓
443000 宜昌市 三峽大學第二人民醫院、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人民醫院
?
“六心”在低年資護士操作培訓中的應用
謝立平李小峰楊良楓
443000宜昌市三峽大學第二人民醫院、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人民醫院
摘要目的:探討“六心”優質護理在低年資護理人員操作培訓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將207名臨床低年資護理人員,隨機分為對照組102名,采用傳統操作培訓;試驗組105名,將熱心接、耐心講、細心觀、誠心幫、溫心送、愛心訪的“六心”優質護理鏈應用于操作培訓中。比較兩組護理人員的患方評價、滿意度、操作考核成績。結果:兩組護理人員的患方評價、滿意度、操作考核成績、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護理操作培訓中應用“六心”優質護理鏈,引導低年資護理人員進一步落實優質護理,優化護理行為,從而提高護理質量、患者滿意度。
關鍵詞六心護理;操作培訓;低年資護士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6.06.062
護理操作護士是與臨床患者接觸最緊密的內容。隨著護理專業的發展、優質護理的深入開展,對護理操作提出更高的要求,護理操作不再是一項單一的技術,要應用整體護理觀念,貫穿個性化服務、心理護理、健康指導,滿足患者的身心需要。我院把熱心接、耐心講、細心觀、誠心幫、溫心送、愛心訪的“六心”優質護理鏈,應用于低年資護士操作培訓中,取得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我院護理部根據職稱、學歷、資歷、能力將臨床護理人員分為N0、N1、N2、N3、N4五個級別。其中N0及N1級為參加工作3年以內的低年資護士。選取2014年1~12月22個病區207名低年資護理人員為培訓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102名和觀察組105名。兩組護理人員性別、年齡、學歷、職稱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11個病區102名護士,采用傳統操作培訓。觀察組11個病區105名護士,采用“六心”操作培訓。具體方法如下:
1.2.1制定“六心”操作模式由護理部三基三嚴培訓考核小組及各科帶教老師探討在我院常用的十項基礎護理操作(口服給藥、密閉式靜脈輸液、吸氧、鼻飼、留置導尿、灌腸、測量生命體征、血糖監測、口腔護理、床上擦浴)培訓中,實施“六心”操作程序。即護理操作時,以整體護理為框架,將熱心接、耐心講、細心觀、誠心幫、溫心送、愛心訪的“六心”優質護理鏈,應用于護理程序中,建立“六心”優質護理操作程序:核對(熱心接)-評估指導(耐心講、細心觀)-用物準備-實施(誠心幫、溫心送)-評價(愛心訪)。
1.2.2“六心”操作模式應用護理人員在為患者服務過程中均使用普通話、人性化尊稱,拉近彼此距離,減少患者陌生感。著裝規范,佩戴頭花、胸牌。以吸氧為例:(1)熱心接。審核、確認醫囑后,及時熱情接待患者,向患者問好,取得患者配合,反向核對患者姓名,核對床頭卡、手腕帶等信息。如:張爺爺您好,請問您叫什么名字?我能核對您的床頭卡及手腕帶信息嗎?我是您的責任護士,今天我來為您吸氧,您能配合我嗎?(2)耐心講。耐心講解操作的目的、注意事項,能針對性指導患者配合護理操作,盡量達到操作效果最大化。如:吸氧能緩解您胸悶的缺氧癥狀,為了保證吸氧效果,請您在吸氧的過程中用鼻吸氣,用嘴呼氣。(3)細心觀。觀察病情、其他生理需要、思想動態,對患者進行動態評估,根據缺氧程度選擇合適的吸氧裝置、體位、調節氧流量等。(4)誠心幫。詢問患者:您現在還有什么不適?有什么需要我幫忙的嗎?誠信主動幫助患者生活照顧,焦慮煩躁時給予心理疏導。發現病情變化做到“三及時”:及時報告醫師,及時配合處理、及時準確記錄。(5)溫心送。對患者的配合表示致謝,您好些了嗎?請吸氧期間臥床休息,不要自行調節氧流量,周圍人員不要吸煙,有任何不適請及時按傳呼鈴,別擔心,我會經常來巡視,謝謝您的配合。(6)愛心訪。吸氧期間加強巡視,詢問患者感受,觀察缺氧有無緩解,有無需要協助及進一步處理的問題。
1.3培訓及考核兩組護理人員均以本病區為護理單元,進行操作練習。護理部三基三嚴培訓考核小組定期對各病區護理人員進行培訓指導、情景模擬操作考核。情景模擬操作考核滿分100分。
1.4護理行為評價自行設計護理人員滿意度調查表,從護理人員的語言清晰、儀表規范、熱情服務等10個方面進行評價。其中每項5分,0分表示最差,5分表示最優。兩組各抽取100例患者進行調查。
1.5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的χ2檢驗,計量資料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的t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
2.1患方對兩組低年資護理人員護理行為評價比較(表1)

表1 患方對兩組低年資護理人員護理行為評價比較(分,±s)
注:1)為t值,2)為t′值
2.2兩組低年資護理人員操作考核成績比較(表2)

表2 兩組低年資護理人員操作考核成績比較(分,±s)
2.3患方對兩組護理人員滿意度比較(表3)

表3 患方對兩組護理人員滿意度比較(例)
3討論
3.1“六心”操作模式推動優質護理,提高護理質量優質護理服務是將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和人文關懷融入到對患者的護理服務中,在提供基礎護理和專業技術服務的同時加強與患者的交流溝通,為患者提供人性化護理服務[1]。“六心”優質護理鏈,運用馬斯洛的人的需要層次論,以整體護理為基礎,使患者生理、心理、社會得到全面的護理,把工作細化到關注患者任何時候的需要,真正幫助患者解決問題。(1)熱心接。通過親情稱呼、及時熱情接待拉近與患者的距離。應用首因效應為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做好鋪墊。(2)耐心講。向患者耐心講解注意事項,并指導患者掌握健康知識。在鍛煉語言表達能力時,讓患者感受到被關懷。(3)細心觀。同一種疾病,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生理、心理表現和需求。細心觀強調評估、資料收集的重要性。是實現個性化護理的基礎。有調查顯示:各類醫療護理事故、糾紛、投訴都是由小細節、小隱患引起,其根本原因就是護士缺少細節思維意識,細心觀強調薄弱環節的觀察,預警差錯事故發生,減少護理不良事件,提高患者滿意度[2]。(4)誠心幫。誠信主動幫助患者,真正滿足患者的臨床需求,護理操作不再是單純的執行醫囑。(5)溫心送。操作結束,交代后續注意事項,消除患者無助感,讓患者安心、放心接受治療。(6)愛心訪。治療期間加強巡視,觀察療效,根據病情及時調整治療方案,讓治療效果事半功倍。
3.2“六心”操作培訓提高低年資護理人員實際服務能力護理操作培訓是保證護理學發展的重要環節。長期以來,護理操作常規中步驟繁多,護理操作標準與臨床實踐不一致。培訓時更注重強調程序,護士像“機器人”反復練習,在臨床實踐中,容易出現機械性執行操作,培訓結果不能滿足臨床需求,更不能體現人性化護理、個性化護理[3]。目前引入整體護理觀點,運用護理程序,提高護理患者實際效果的操作培訓成為熱點問題。有調查顯示,低年資護理人員的溝通能力、運用護理程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較差[4],她們雖然學習了整體護理知識,卻難以理論聯系實際,達到培訓的期待值。“六心”操作培訓,將優質護理鏈融入護理程序中,直觀的指導低年資護士如何運用系統化整體護理觀點,解決患者的實際護理問題。讓低年資護士心中的難點-可望不可及的“整體護理”,變得簡單化、程序化,方便臨床推廣。
綜上所述,實行“六心”操作培訓,能幫助低年資護士克服困難,把技術性、差異性、服務性相結合,讓患者感受到優質護理和溫馨,從而提高護理質量、減少不良事件、提高患者滿意度。
參考文獻
[1]張繼紅.優質護理服務理念在基礎護理培訓中的應用[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2,12(3):571-572.
[2]譚杏飛,藍惠蘭,張秀濃,等.細節思維管理方法在ICU護理管理中的應用與效果分析[J].護理進修雜志,2013,28(18):1645-1647.
[3]向清平,李小峰,譚遠誼.護理操作程序歸類的臨床應用研究[J].護理研究,2013,27(5):1193-1194.
[4]夏玲,陳家琴.臨床低年資護士規范化培訓需求調查[J].護理學雜志,2014,29(2):25-26.
(本文編輯崔蘭英)
(收稿日期:2015-07-03)
基金項目:2014年宜昌市科技局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A14-30322)
通信作者:楊良楓,碩士在讀,副主任護師,大外科護士長
謝立平:女,碩士在讀,副主任護師,大外科護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