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照
認不認得這個英文單詞——esquivalience?不認得?那你可以去查一下新版的《新牛津美語詞典》,里面會告訴你,這個詞的意思是:“故意逃避自己的官方責任。19世紀開始出現,或許是源自法文esquiver,意為‘躲避,溜走。”
不過如果你拿起家中案頭的其他詞典,或者將該詞輸入到各種電子詞典中,保證你怎么查都查不到這個詞。
為什么會這樣?因為這個詞根本就是《新牛津美語詞典》的編輯部發明的,是不存在的詞。什么?詞典里竟然有虛構的詞?編詞典的人怎么可以干這種事?!
詞典里有虛構的詞,不僅《新牛津美語詞典》有這種情況,幾乎每一本詞典里都藏有這種憑空創造的詞,放這樣的詞在詞典里,倒不是編輯們的惡作劇,而是有具體的用處。
這是保護著作權的重要機關。辛辛苦苦編出一本厚重的詞典,要如何防止別人把自己的詞典拿去剪剪貼貼、改頭換面就變成他們的詞典呢?詞是共通的,詞的釋義也不會有多大的差別,要怎樣證明別的詞典抄襲、盜取了自己的內容?
要是esquivalience這個詞出現在《新牛津美語詞典》以外的詞典里,就一定涉及抄襲、盜取,這個詞就是為了找出抄襲、盜取而放在那里作埋伏的。
同樣的道理,百科全書里也會有其實并不存在的人、物、事。例如《新哥倫比亞百科全書》中有一個叫莉蓮·弗尼吉亞的女士,她于1942年出生在美國俄亥俄州,31歲英年早逝。她原先是一位專業的噴泉設計師,后來改行當攝影師,最有名的作品是一系列拍攝美國鄉間道路邊住戶信箱的照片。
你先別忙著去找她拍的照片,因為世界上從來沒有過這么一個人,她從頭到尾只存在而且只能存在于《新哥倫比亞百科全書》里。
人是假的,但編派給她的事卻很有趣,一個人拿著照相機,什么都不拍,光拍每個人家門口小小的信箱。信箱能有多大變化?信箱或許大同小異,但信箱所處的環境背景卻可以千變萬化,這還能引發觀者對這家人如何使用信箱產生諸多聯想。信箱曾經是人和外在世界的關鍵聯結點,僅這項特色就讓信箱值得被拍攝。尤其在信箱失去其傳統功能的今天,被以系列影像作品的形式保留下來,其意義非同尋常。
我們還真希望有這么一個人做了這么一件事呢。
此外,esquivalience一詞是假的,但這個詞的意思卻一點兒也不假。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碰到該管事的人不管事,找各種借口逃避,氣得人牙癢,很希望能有一個直接、簡潔的詞來形容這種行為,不是嗎?那你就記住esquivalience這個詞吧,雖然別人不懂,但你自己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