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林棟 惠軍華
摘要:隨著近幾年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城市化建設也已經實現了新的進程發展。為了實現水利工程的良好發展,改善洪澇災害的發生條件,不僅要高效利用水利資源,認識到水利工程在施工過程中對生態環境產生的影響,并實現水利工程在建設過程的可持續發展。所以本文根據水利工程在建設施工中對生態環境產生的影響進行了分析,并提出合理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水利工程;生態環境;影響;對策
中圖分類號:TV512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06-000-01
水是人類生產與生活中的基本條件,人們在利用水資源的同時,還要保護水資源的合理利用。水利工程建設能促進我國社會的經濟發展,避免洪澇災害的發生,為了使人們使用水資源期間滿足最大的發展需求,在施工過程中,就要避免相關物質以及行為對生態環境產生的影響。
一、水利工程施工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一)對陸地生態環境的影響
水利工程的建設施工能改變地質變化以及地貌的發生,特別是一些規模性比較大、施工范圍比較廣的工程,不僅會造成地質嚴重破壞,還會給社會與人們的生活帶來較大災害。主要是由于該工程在建設施工過程中影響地殼變化,在斷層中能夠增加水壓,從而形成水土流失以及滑坡現象[1]。施工建設必然會影響自然環境,也會使一些水生動物失去生存能力,并縮小物種的生存空間。例如:城鎮在建設交通線路過程中,就會侵蝕一些動植物的生存空間,不僅破壞了生態系統的正常發展,還給各個物種的生存帶來較大生存影響。
(二)對水生態環境的影響
水利工程的建設也會影響水生態環境的正常發展,特別是大壩施工會帶來一定的生態問題。堤壩能對河流進行截滯,不僅會影響農業的耕地現象,還會減少物種種類。水流在堤壩中會減少流動的速度,并影響水生生物的正常成長。由于堤壩河流中會淤積泥沙,并阻礙了河流的正常輸送,對水生生物也造成了一些不利影響。因為在水體中生存的一些生物在河流堵塞、阻礙下,不僅會影響它們的正常遷移,還會減少水生生物的生存種類,更嚴重的是,還會出現物種滅絕現象。
(三)對社會環境的影響
1.對社會人口、土地以及文物的影響
水利施工能影響人口遷移現象的發生,由于工程在修建過程中會破壞人們的生存環境,特別是一些名勝風景、土地耕種以及人們的經濟發展都帶來較大影響。一些工業在該形式發展下,也會影響它的正常運營,并降低經濟力量的發展來源。工程施工還會破壞一些自然名勝古跡,特別是一些具有文化價值與考古開發價值的建筑,不僅淹沒了這些因素的發展,對社會環境也產生較大影響。
2.不良疾病以及災害產生的影響
水利工程是在水生環境下形成的,它是在破壞原有的水生系統中建立的,也帶來了一些疾病與災害的發生[2]。例如:陸地形成沼澤地的過程會生成各種有害生物,并給人們帶來一些疾病與災害。而且,水利工程建設還會形成復雜的環境變化,不僅會影響社會環境的規律發展,還會給動植物的正常生長帶來較大影響。特別是在水利施工工程中利用的工業廢水、廢棄物的排放以及毒氣的排放等,都會給社會環境帶來較大影響,都會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
二、水利工程施工對生態環境影響的對策
(一)保證自然河道的天然功能
水利工程的建設施工是一個長遠的發展目標,要根據生態環境保護的基本原則做出工程實施的科學計劃,無論在工程施工的地址變化、施工條件等方面,都要降低對生態環境產生的影響[3]。在施工過程中,特別是一些污染性比較高、高端技術的使用要盡量控制,保護好當地的名勝古跡以及具有文化價值的建筑物。還要減少一些天然河流的開發與污染,保證該河流在使用過程中能保持自身清潔。只有維護一些自然性的生態環境,才能為我國帶來良好的生態效益。
(二)開發科學性實施項目
在施工過程中,出現的一些耕地、占地以及移民等現象,并出現一些賠償等問題,會加大該施工期間的運行成本。為了減少該現象的發生,施工過程在實際開發過程中,就要開發科學性的施工項目,不僅要選擇正確的開發位置,降低對生態環境產生的影響,還要有針對性、選擇性對項目進行開發。為了減少對環境的破壞,還要保證地下水的有利供應,并促進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在這種形式發展下,不僅能實現生態平衡建設,以全局的發展眼光進行優化,還要合理調整水域建設施工條件,禁止在中下游水域開發堤壩,從而實現水利資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開發。
(三)調整水生態系統
對水生態系統進行科學調整,利用合理的方法進行修復[4]。水生態系統與自然生態系統具有緊密聯系,它對水資源的合理布局、水利工程的建設施工都能產生條件。所以只有保護生態系統的穩定運行與安全性,才能降低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實現多種河流的存在,實現水生態系統與陸地生態系統的和諧發展。在對水生態系統修復過程中,不僅要利用現代化的實施技術,還要保證水生態系統調整過程中的協調發展,并實現水生態系統建設期間的和諧發展。
(四)科學安排受眾遷移
為了減少對社會環境產生的不利影響,還要對移民現象進行合理安置。不僅使他們能在受災過程中享受補貼,還要利用國家的相關政策,實施合理投資。在工程建設工程中,要對居民的房屋、土地等因素進行評估,并根據國家的相關政策實施補貼,使人們群眾能促進工程施工建設的合理發展。
三、總結
水利工程在建設施工過程中,能促進我國經濟力量的穩定提升,還能改善我國的洪澇災害現象,并使我國在利用水利設施過程中改善生態環境。所以水利工程在建設過程中,不僅要注重良好的經濟效益,完善保護生態生境工作,還要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的工程形式,這樣才能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才能保障水利工程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史建勛,李佳超.水利工程對生態環境及社會環境的影響及對策[J].江西建材,2014(17):108-108.
[2]王克勤.淺談水利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及解決對策[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33).
[3]智來姝.淺析水利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及對策[J].民營科技,2014(11):221.
[4]王茂華,王澤.淺談水利工程對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的影響[J].科技致富向導,2014(2):51,78.
作者簡介:肖林棟(1988-),男,濰坊寒亭人,大學學歷,現任濰坊市峽山水庫管理局辦公室科員,助理工程師,畢業于山東科技大學,專業為土木工程。
惠軍華(1986-),男,山東安丘人,碩士研究生學歷,現任濰坊市峽山水庫管理局政工科科員,經濟師,畢業于遼寧石油化工大學,專業為企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