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萍,楊茜
(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廣西柳州530023)
?
廣西“柳來河”區域一體化發展的財政政策研究
葉萍,楊茜
(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廣西柳州530023)
摘要:隨著柳州、來賓、河池簽訂《柳來河一體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以來,三市積極響應該合作協議,但是目前取得的成效并不明顯。本文基于“柳來河”三市的發展現狀,結合三市的實際情況提出合適的區域經濟發展的財政政策。
關鍵詞:“柳來河”;區域發展;財政政策
2012年底,柳州市、來賓市和河池市三市共同簽訂了《柳來河一體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以期通過三市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原則共同推進“柳來河”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將其打造成為我國西南地區最具活力和競爭力的區域經濟中心之一。但協議開展兩年以來,未能得到更多政府層面的同比支持,取得的成果并不顯著。為了“柳來河”更好地發展,只有了解其發展現狀,根據實際情況提出合適的區域經濟發展的財政政策,才能促進三市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柳來河”一體化戰略合作從實施到現在已經歷時兩年多,但取得的成效并不明顯,三市各自的經濟發展水平差距仍然很大,河池市和來賓市仍是廣西自治區境內墊底的發展城市;也沒有達到協議中提到的近期目標:“到2015年,初步實現柳來河重點區域、重點領域一體化發展,成為我國西南地區重要的區域經濟中心”。而且從目前的總體發展情況看,三市并未被納入到廣西自治區的經濟發展戰略中來;在2013年、2014年廣西自治區統計局公布的“廣西各個經濟區域主要指標數據”中并沒有“柳來河”經濟區。可見,“柳來河”一體化戰略自實施后,并未取得實質性的突破進展,未來五年內的預期性發展將是非常艱巨的任務。
1、柳州市發展現狀
柳州市這兩年在廣西整體經濟發展中仍然占據第二。2013年柳州市全年的生產總值為2010.05億元,同比增長8.9%,占廣西全區生產總值的13.98%,第二產業的生產總值為1274.93億元,占柳州市全年生產總值的63.42%。2014年全年的生產總值為2208.51億元,同比增長9.9%,占廣西全區生產總值的14.09%,其中第二產業占生產總值的比例為59.43%,同比下降3.99%,其原因是2014年第三產業所占比例有所上升。2013年、2014年的財政收入分別為285.06億元、316.55億元,分別同比增長9.56%和11%;2013年、2014年的固定資產投資1566.71億元、1810.94億元,分別同比增長7.43%和7.59%。從這兩年的經濟指標參數來看,“柳來河”一體化戰略給柳州市的沖擊力并不大。主要經濟指標如表1所示。

表1 2012—2014年柳州市主要經濟指標比較表
2、來賓市發展現狀
來賓市這兩年的發展持續平穩,但是發展水平相對落后。2012年、2013年和2014年的國內生產總值分別為519.22億元、515.57億元和551.24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11.8%、-0.7%和6.9%;2014年的生產總值占廣西全區生產總值的3.52%。而固定資產投資2012年是561.80億元,2013—2014年呈下降趨勢,2013年的投資額為453.22億元,2014年的投資額為431.18億元,主要因素是第一產業投資額下降所致。全年的進出口總額2014年比2013年下降10.7%,主要因素是2014年的進口額較2013年相比減少1342萬美元,為10688萬美元。
總體來看,來賓市的發展還存在瓶頸:基礎設施落后,產業集聚程度低,工業發展基礎薄弱。在發展的道路上還面臨著更為嚴峻的考驗。
3、河池市發展現狀
由于廣西自治區政府加大對“桂西資源富集區”的支持,河池市這兩年加快了發展腳步。自實施“柳來河”一體化以來,河池市財政支出與財政收入逐年增加(見圖1),2014年全年固定資產投資399.65億元,較2013年相比增長了14.5%。2014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01.39億元,較2013年相比增長了13.77%,其中第三產業生產總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3.04%,主要得益于河池市旅游業及豐富的礦產資源。相對于廣西整體發展來說,河池市的發展還處在倒數的位置。
河池市被稱為“有色金屬之鄉”,享有“中國錫都”美譽,但其地處偏遠山區,交通運輸不便利,開采基礎條件差,導致礦資源的利用效率不高,造成極大的資源浪費。
綜上所述,這兩年三市的發展變化:第一,一體化發展框架還未顯現,產業集群和產業園未見成效;第二,交通方面,主要是河池市的地域因素,導致交通基礎設施落后;第三,2013年和2014年“柳來河”三市的地區生產總值分別為3054.24億元和3361.14億元,財政收入分別為391.42億元和429.33億元。而2015年三市的生產總值的增長比例需高達27.93%,財政收入增長比例需達到35.09%,才能達到規劃的預期。這意味著需在一年內翻3~4倍,這對于三市來說壓力巨大。所以“柳來河”目前發展任務非常重,在這種緊迫的發展形勢下,“柳來河”必須乘風破浪,開創新局面。

圖1 河池市2010—2014年GDP總值
1、拓寬籌融資渠道
積極探索落后地區融資的模式,拓寬籌融資渠道,吸引企業來投資,提高投資者的投資熱情和效率。有柳州市作為堅強的后盾,來賓市和河池市更應該積極探索適應自身發展的籌融資渠道。“柳來河”應積極爭取廣西自治區的支持,爭取政府發行地方公債進行籌集資金。若能積極爭取國家的政策支持,比如國家的資金支持以及對國有企業進行化債等,勢必對“柳來河”發展是個利好。與國有銀行、民營銀行進行合作,特別是當地的小銀行,如柳州銀行等,從中獲得銀行低息或免息貸款。
2、實行更多的稅收優惠政策
政府應加大對“柳來河”的稅收優惠措施,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針對西部大開發、廣西自治區出臺的相關稅收減免優惠政策的基礎上,增加其他具有本地經濟項目特色的稅收事項優惠。對在來賓市和河池市設立機構或新辦的企業給予更多的稅收優惠,如:延長“柳來河”轄區內企業享受相關稅收減免優惠的期限;降低稅目的征收率,減輕企業的稅負問題;對企業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所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實施準予加計扣除、加速折舊等稅收優惠政策,有針對性的幫助企業解決科研經費加計扣除和固定資產折舊問題,使其得到實際利益,進一步提高企業研發創新能力,使企業加速將實驗成果轉發為產品,促使企業經濟利益最大化;對重點扶持項目的企業應落實其享受相關稅收減免政策條件,幫助企業做大做強。
目前廣西的有色金屬稅負偏低,開征本地特色的礦產資源相關征收稅目時,可根據實際情況適時提高稅額。稅務機關應繼續落實貫徹國家稅務總局的“便民辦稅春風行動”的精神,著力解決在行政審批、辦事效率、服務意識、辦稅負擔、納稅誠信、規范執法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為投資者納稅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
3、加大財政投資力度,改善財政支出結構
加大對來賓市和河池市的公共投資,建設基礎設施,改善當地的投資環境,增強配套能力,如完善當地的交通網絡,可加快推進公路、鐵路、高速公路等項目的建設,完善區域通信網絡一體化,實現“數字柳來河”,是目前迫切需要完成的艱巨任務。而且“柳來河”地處華南經濟圈、西南經濟圈和東盟經濟圈結合部,還是西南出海大通道的重要支撐,建設好基礎設施是帶動其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
加大對“柳來河”重點產業園、高新技術產業以及優勢產業的投資力度。在產業園的用地方面,給予優先保證,每年做好重點工業園的土地利用指標,充分利用國有閑置土地。加強對工業園的招商引資,政府出面進行協調,加強與國內外知名企業甚至500強企業的合作。
4、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
中小企業生產具有靈活性,其在促進經濟發展方面比大企業更具優勢,但是其市場競爭力較弱,而且資金、技術及管理方面都不足,需要得到更多的政策扶持。因此,政府應給予中小企業一定的資金支持和技術支持,并為中小企業融資作擔保。加強中小企業科技孵化基地建設,加快建設孵化基地政策體系,如信貸方面,建設信用擔保體系,完善信用擔保機構的組織結構,加強培育孵化平臺服務能力。
5、完善財政轉移支付政策
用好財政轉移支付,加大對“柳來河”專項轉移支付補助力度,提供不同形式的財政補貼和獎勵制度。比如向河池市投資的企業提供投資補貼;向在河池市工作的人員提供就業補貼或者為員工承擔部分保險。提高對“柳來河”三市的轉移支付補助系數,對河池市和來賓市增加一般性轉移支付補助。
只有財政政策的有效實施才能推動區域經濟的發展,所以當前還應積極采取相應措施,如轉變政府職能,簡化行政審批程序,加大財稅優惠政策執行力度,完善績效考核機制,加強財政政策與其他政策協調配合等,以此來保障各項財政政策落到實處,促進“柳來河”區域經濟的快速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柳州市人民政府、來賓市人民政府、河池市人民政府:柳來河一體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Z].
[2]廣西財政廳辦公室課題組:促進廣西“兩區一帶”發展的財政政策研究[J].經濟研究參考,2011(23).
[3]李紅:遼寧沿海經濟發展與財政政策調控機制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1.
(責任編輯:張瓊芳)
基金項目:2013年廣西自治區哲學社會科學項目,廣西“柳來河”區域一體化發展的財政政策研究,編號:13FJL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