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陳一良 通訊員 李 峰
“我和夏書記有個約定”
——記麗水市縉云縣新建鎮筧川村黨支部書記施頌勤
◎本刊記者 陳一良 通訊員 李 峰

〉〉名片
施頌勤,1957年9月出生,1979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2年開始擔任縉云縣新建鎮筧川村黨支部書記至今。省第十一屆、第十二屆人大代表。筧川村先后被評為浙江省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示范村、省級全面建設小康示范村、省級文化示范村、全省示范農家書屋、省級中心村等。
9月10日這天,縉云縣新建鎮筧川村黨支部書記施頌勤起了個大早。
“今天是教師節,我得去筧川小學慰問師生!”施頌勤笑著告訴記者。
談起村里的教育,施頌勤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10年前,在施頌勤的帶領下,筧川村勒緊褲腰帶,多方籌資,使村小學2幢耗資400多萬元的新教學樓得以順利落成,幾十套教師單身公寓投入使用,學校辦學條件一步邁入全縣前列。
“教育事業是村子發展的基礎,一點也馬虎不得。”施頌勤說。
在過去的24年中,施頌勤作為筧川村的黨支部書記,放著自己家的企業不管,一心撲在村莊工作上,大力興辦教育、發展村集體經濟、關愛弱勢群體,成績斐然,但最讓他津津樂道的卻是2年前與省委夏寶龍書記的一個約定。
2014年1月16日,浙江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夏寶龍來到麗水代表團,與代表們一同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大家圍繞“五水共治”、打造“美麗浙江”這一主題進行發言。
輪到施頌勤發言的時候,他的一番真話引起了夏書記的注意。
“當時我提出,農村生活污水光靠農村自己的力量是治理不了的,因為投入比較大,如果上級能支持,我認為可以治。”施頌勤說。
聽到這里,夏書記當即拍板,給予筧川村一定的支持,要求施頌勤回到村里后,把生活污水治理好。
“他問我多長時間能治好,我就如實跟他說,2014年底肯定能治好。”施頌勤告訴記者。
“2014年能夠做完,到時候可能要去你那里檢查。”夏書記認真地說。
帶著這份“軍令狀”,施頌勤回到筧川村后馬上行動起來,村里專門成立了7人工作小組,全村黨員干部村民擰成一股繩,齊心協力投身治水工作,轟轟烈烈的筧川村治水工程拉開了序幕。
2014年7月開始,村里啟動了“活水進村”工程,用了2個月建成一條從村頭到村尾的景觀水道,從新建溪引水,接入村中心的水塘,還買了3萬多元的觀賞魚。
生活污水截污納管,幾乎要挖開全村每條道路。既然已經“大動干戈”,索性把其他村容整治工程一并做了,豈不是更加省時省力省錢?于是,利用治水契機,施頌勤帶領村民們同時開展拆除違法建筑,改造公路兩側房屋立面等工程。
同年11月,村里又投資300多萬元,啟動“六線入地”工程,把掛在空中的電力、電信等網線,統統埋入地下,筧川村的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在2015年的省人代會上,施頌勤給夏書記帶去了一份特殊的禮物,那是一本筧川村治水變遷畫冊。
這份特殊的禮物讓夏書記感到非常欣慰。夏書記對施頌勤說:“這本圖冊是你帶給我的最好‘禮物’,說明你言而有信,要表揚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