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陳 戈 通訊員 徐祝君 裴佳樂
『拼命三郎』許軍
◎本刊記者 陳 戈 通訊員 徐祝君 裴佳樂
他曾是一名手握船舵、馳騁大海的船老大,因村民的信任毅然上岸,掌起“村舵”;上任4個多月,辦成4件實事,卻因勞累過度突發疾病,生命垂危。在他與病魔搏斗之時,整個村的村民都在為他祈福,深情呼喚他的回歸——
“村委會主任許軍,突發急性小腸壞死,生命垂危,正在送往上海的途中……”2014年年底,嵊泗縣黃龍鄉峙岙村村民正聚在一起熱熱鬧鬧打年糕迎新年,突然傳來的一個噩耗,讓村民們一下子“呆”了。
67歲的吳元定,聽到許軍病危的消息時,正端著一鍋滾燙的湯從屋里走向院子。聽到消息后,他手一軟,湯一下子倒在了腳背上。直到腳上傳來鉆心的疼痛,老人才反應過來:46歲,這么“結棍”的一個后生,這么好的人,咋會忽然生命危險了?
吳元定記得很清楚,許軍原是不脫產干部,船老大當得舒舒服服。但去年峙岙村恰逢多事之秋,不僅漁業事故多,而且村里還發生了信訪事件。再三權衡后,許軍毅然上岸,成為一名脫產的村委會主任。
對許軍的這一行為,很多人表示不理解:從經濟賬算,原本年收入至少10萬,現在一下子變成月收入2000元,還要自掏腰包雇船老大下海;從現實情況上講,船老大在漁村是多少人想要討好的,但村干部,無論做好還是做不好,總是要被群眾“罵”的。
“不當皇帝當孫子”,村里的老人當面跟他開玩笑,背后卻都豎起大拇指:有這樣的決心,許軍,好樣的!
接手一個“爛攤子”,總有忙不完的事。跑完上面跑下面,跑完東家跑西家,吃飯趕不上飯點,半夜睡覺常會被叫醒……
沒事常會去村委會坐坐的吳元定記得,那時,許軍經常說自己胃不舒服,以為是胃病,天天帶著胃藥,一不舒服了就吃上幾片。
到任后,許軍第一件事就是找吳成元商量春晚的事,目的很清楚,就是要讓村里熱鬧一下,把村民的心先凝聚起來。
商量節目、組織人員、參與排練……在日常工作之余,只要有空,許軍就會去節目排練現場。“問題是,除了辦晚會,其他事情還很多。”在村老年協會,有一張許軍上任時承諾的10件事清單。老支書魯森灣說,雖然上任才4個月,但10件事如今件件有眉目了,這一切,都是許軍默默在做。
對照許軍的承諾清單,魯森灣一件一件告訴記者:
老年協會目前已經組建完成;新建廠房的分配也已經完成;海塘大咀頭建造防浪堤工程已經立項,下半年開工;大峙岙石渣場地清理已經完成;峙岙村貌改造工作,規劃已經啟動;東海石村旅游項目正在建設中……“有的事情還沒有完成,但村民看在眼里,統曉得。”魯森灣說,看到現在病倒的許軍,村民在說,他太拼命了。
如今,許軍已經出院,但是由于身體仍然很虛弱,在菜園鎮的家里休養。對于峙岙村村民而言,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心愿:許軍,儂要快點回來!

許軍(右一)與漁民交談。/裴佳樂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