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佳
妊娠期糖尿病早產兒院間轉運血糖監測方法及護理干預
●夏佳
目的:探究妊娠期糖尿病早產兒院間轉運血糖監測以及護理干預方法。方法:選取本院2014年6月~2015年8月間收治的160例妊娠期糖尿病早產兒,回顧性分析一般資料,轉運期間提供密切監測血糖實施護理干預。結果:通過及時的血糖監測以及護理干預,低血糖消除率達100%。結論:對妊娠期糖尿病早產兒院間轉運血糖監測以及護理干預,增加了轉運安全性,減少了并發癥,提高了存活率。
妊娠期糖尿病;院間轉運血糖;監測方法;護理干預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一種妊娠期婦女常發生的代謝異常疾病,會影響到孕婦與產兒預后效果。正常新生兒血糖在2.2~7.0mmol/L之間,糖尿病早產兒發生低血糖幾率為40%~60%,妊娠期糖尿病早產兒概率為20%~35%,新生兒出現后2~4h易出現。低血糖原因很多,包括早產、宮內發育不良、體重輕、能量少等,會影響新生兒腦細胞發育以及代謝,易造成智力低下以及其他后遺癥。早產兒有著較為特殊的機體功能,通過密切監測血糖實施有效護理可減少各功能器官損傷,減少后遺癥。研究選取本院2014年6月~2015年8月間收治的160例妊娠期糖尿病早產兒,實施血糖監測及護理干預,取得了顯著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采取隨機抽簽的方法選取本院2014年6月~2015年8月間收治的160例妊娠期糖尿病早產兒,全部早產兒均符合納入標準。男75例,女85例;妊娠期糖尿病65例,妊娠期糖尿病+妊娠高血壓95例;順產86例,剖宮產74例;早產兒36例,極早產兒67例,57例超早產兒[1]。
1.2 方法
1.2.1 轉運方法
全部由本院高素質人員組成轉運隊伍,完成轉運工作,均經過了嚴格的培訓與考核。全部轉運護士要求24h在崗,接到轉運通知后,最短5~10min內到達。如不能10min內到院,及時與醫院溝通,密切監測患兒血糖值,并清楚記錄。
1.2.2 研究方法
妊娠期糖尿病早產兒出生后就要對血糖進行監測,并分析血糖與體重、孕周間的關系,監測時間為:出生后1h、1.5h、2h、2.5h、3h、4h、7h、9h、12h、24h,保證連續監測[2]。應用微量血糖儀取適量血樣檢測;如果檢測顯示血糖值<2.0mmol/L,則注射少量血糖,微量血糖持續<2.0mmol/L,再注射微量血糖,并及時通知醫師進一步診斷,觀察患兒體征,包括呼吸頻率、唇周顏色、肌張力、反應、哭聲強弱等。如發生異常變化,立刻監測血糖[3]。
1.3 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使用SPSS15.0軟件對計數資料進行統計分析,標準差(±s),使用t 檢驗計數資料,χ2檢測統計結果,以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1 妊娠期糖尿病早產兒出生后血糖變化

表1 妊娠期糖尿病早產兒出生后血糖監測結果(例/mmol/L)
2.2 妊娠期糖尿病早產兒孕周、體重與血糖間關系
轉運前,孕周、體重與血糖關系不顯著,轉運中以及轉運后,通過有效護理干預,無并發癥以及呼吸暫停病例,詳見下表2。

表2 妊娠期糖尿病早產兒體重、孕周與血糖的關系
早產兒機體內糖原少,并且儲量非常有限,有著較低的腎小管吸收葡萄糖的能力,為了防止早產兒轉運期間出現低血糖引發嘔吐、眩暈現象,需在轉運前將胃內容物全部排空,這也是出現低血糖的一個重要原因,由此,加強轉運期間早產兒血糖的監測非常重要。早產兒出現低血糖會有一些顯著臨床表現,比如,嗜睡、精神低落、肌張力降低、呼吸短促、哭啼、驚厥等[4]。但在臨床上,早產兒低血糖特異癥狀并不明顯,容易被其他病癥掩蓋。有研究認為,新生兒低血糖癥狀一經發生,易引發敗血癥、硬腫癥、窒息、低血鈣癥、貧血等,會被誤認為上述癥狀的表現,進而忽視了低血糖的監測。由此,早期就對早產兒低血糖癥狀的監測是減少低血糖損害的重要手段。妊娠期糖尿病早產兒低血糖是常見的病癥,必須增強低血糖轉運期間護理干預。護理措施為:加強保暖;密切監測血糖;靜脈滴注葡萄糖;加強采血前后足跟部的護理等[5]。
綜上所述,妊娠期糖尿病早產兒院間轉運血糖監測與護理可增強早產兒體質,減少低血糖引起的各種并發癥,提高早產兒存活率。
(作者單位:綿陽市中心醫院兒科)
[1]李磊,董建英,王自珍,雷娜.妊娠期糖尿病早產兒院間轉運血糖監測方法及護理干預[J].護理研究,2014,36:4551-4553.
[2]咸光玲.妊娠期糖尿病產婦分娩的早產兒的血糖變化特點及護理[J]. 糖尿病新世界,2015,03:205.
[3]李娜.“雙C”治療方案對高齡妊娠期糖尿病孕婦的血糖控制效果及圍生兒預后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15,12:1831-1834.
[4]董建英,李磊,王自珍,商明霞.妊娠期糖尿病產婦分娩的早產兒低血糖監測與集束化護理干預措施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14,17:2060-2062.
[5]龐潔.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對妊娠結局的影響分析[A].《醫藥衛生》組委會.全國醫藥衛生學術論文集[C].《醫藥衛生》組委會:,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