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雅娜
胸椎結核并截癱患者圍術期的護理問題與對策
●董雅娜
目的:探究胸椎結核并截癱患者圍術期護理對策。方法:選取本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間收治的60例胸椎結核并截癱患者,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各30例,對照組行常規護理干預,實驗組行綜合護理干預,對比兩組患者截癱恢復情況以及患者護理滿意度。結果:實驗組截癱恢復效果優于對照組,總滿意率90.0%,對照組73.33%,實驗組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胸椎結核并截癱患者圍術期應用綜合護理干預,可減少并發癥,縮短治療時間,使患者盡快恢復到正常生活。
胸椎結核;截癱;圍術期;護理對策
胸椎結核中截癱是一種較為嚴重的并發癥,結核性肉芽組織、膿腫、死骨壓迫脊髓是主要病因,使治療難度增大,大幅度降低患者生活質量,如不能及時治療,會造成終身殘疾,對患者身心造成壓力。研究選取本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間收治的60例胸椎結核并截癱患者,實施有效的圍術期護理對策,取得了顯著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采取隨機抽簽方法選取本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間收治的60例胸椎結核并截癱患者,排除惡性腫瘤、慢性疾病、精神障礙病例,X線檢查全部患者均符合胸椎結核并截癱診斷標準。將患者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各30例,實驗組男19例,女11例,年齡34~47歲,平均(40.5±2.1)歲,病程2~17d,平均(9.5±3.1)d。對照組男21例,女9例,年齡33~60歲,平均(46.5±1.2)歲,病程1~12天,平均(6.5±3.5)d。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1],對比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年齡、性別、病程)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包括用藥、飲食指導,以及基礎病房護理。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行綜合護理干預。方法為:(1)術前護理。讓患者絕對臥床休息,將椎體壓力減輕,防止脊柱受壓使截癱病癥加重,使機體整體消耗減少,告知患者硬板床休息的好處,幫助患者軸位翻身。呼吸道護理:戒煙、戒酒,減少對食道的刺激,降低肺部感染幾率。術前2周可指導患者腹式深呼吸,指導正確的咳痰方法,減少咳痰痛苦,提升肺部通氣量[2]。脊椎護理:保持脊柱平穩,使頭部-頸部-軀干保持平直,避免脊柱側彎、扭曲。預防關節僵硬及攣縮畸形:每日做肌肉按摩和關節活動,以防肌肉萎縮和發生關節固定畸形,足部用軟枕支墊使踝關節保持90度位置,以防足下垂畸形。心理護理:加強思想工作,指導家屬不斷給予患者精神上的安慰與鼓勵。及時與患者溝通,使之了解疾病的相關知識,從而使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密切配合治療。(2)術后護理。術后注意保暖,避免低體溫。患者平臥,頭偏向一側,保持呼吸通暢,給予吸氧,密切觀察生命體征,如出現血壓、脈搏、呼吸異常時需報告醫師及時處理;如患者出現胸悶、胸痛,患側呼吸音減弱,輕叩胸部可聽見鼓音,需及時告知醫生,確認胸膜是否破損并及時處理。如果體內集聚大量積氣,可應用閉式方法排出積氣,如果是血氣胸,則要應用閉式引流法引流[3];鼓勵患者咳痰,每日保持最大呼氣、吸氣量20次,霧化吸入3次,幫助患者排痰,鼓勵吹氣球,增加肺活量,減少肺部并發癥。做好皮膚護理:截癱患者下半身功能喪失,活動量少,絕對臥床,致使骨隆凸處皮膚受到長期壓迫,非常容易出現壓瘡情況[4]。需保持床單位清潔無皺褶,多翻身、勤洗澡,多按摩。翻身時避免托、拉、推等動作,以免擦傷皮膚,必要時對受壓處皮膚給予減壓貼保護。每隔2小時翻身、變換體位1次,應用軸式翻身法,始終保持脊柱在一條水平線上,防止軀干整體扭動,防止脊椎受到損傷[5]。進行功能鍛煉,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每日進行下肢肌肉按摩、擠壓及被動下肢屈曲抬高、直腿抬高運動。禁止下肢輸液治療。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后的截癱恢復情況。對比護理滿意度,最高100分、最低0分。滿意:>85分;較為滿意:60~75分;不滿意:<60分。
1.4 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使用SPSS15.0軟件對計數資料進行統計分析,標準差(±s),使用t 檢驗計數資料,χ2檢測統計結果,以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1 截癱恢復情況
實驗組患者通過實施綜合護理干預,術后截癱均有所恢復,25(83.33%)例完全恢復,3(3.33%)例部分恢復,2(6.67%)例無變化。對照組中,19(63.33%)例完全恢復,6(20.0%)例部分恢復,5(16.67%)例無變化。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護理滿意度情況
實驗組護理滿意度90.0%,對照組73.33%,實驗組滿意度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情況(例,%)
胸椎結核并截癱患者生活不能自理,且長期臥床,在身體以及心理上有較大波動,經常出現消極情緒不利于疾病治療與恢復,由此,圍術期加強患者心理干預,幫助樹立治療信心尤為重要[6]。另外一方面,為減少低脊髓壓迫損傷,需要幫助以及指導患者軸位翻身,術后需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征,保持呼吸順暢,加強疼痛護理,鼓勵其進行功能鍛煉,幫助疾病恢復,預防壓瘡、深靜脈血栓等并發癥。
綜上所述,通過分組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截癱恢復效果優于對照組,總滿意率90.0%,對照組73.33%,實驗組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胸椎結核并截癱患者圍術期應用綜合護理干預,可減少并發癥,縮短治療時間,使患者重拾治療自信心,幫助患者盡快恢復到正常生活,值得臨床采用。
(作者單位:太原市第四人民醫院)
[1]程小翠,婁湘紅.前后路一期手術治療多節段胸椎結核并截癱23例圍術期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0,16(26):66-68.
[2]劉淑麗,范雪梅,高華等.胸椎結核并截癱患者圍術期的護理問題與對策[J].中國醫藥導報,2011,08(12):108-109.
[3]宋曉楠.1例脊柱側凸妊娠后截癱患者的圍手術期的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z1):174-175.
[4]何瑞瓊,湛瑯,賴春曉等.側前方病灶清除加植骨內固定治療胸椎結核合并截癱的護理[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0,26(5):562-563.D
[5]霍雪娥,常小利,李絨等.58例胸椎結核患者經前路行病灶清除植骨融合術的圍手術期護理[J].中國防癆雜志,2014,36(7):582-583.
[6]傅院蘭.1例經腎切口治療胸11、12椎體結核截癱患者的護理[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5(2):153-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