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英
獨活寄生湯加減聯合中醫骨傷手法按摩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研究
●曾文英
目的 探究獨活寄生湯加減聯合中醫骨傷手法按摩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效果。方法 將我院2013年3月~2015年4月收治的90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隨機分成觀察組通過中醫骨傷手法聯合獨活寄生湯加減治療,對照組采取中醫骨傷手法按摩治療,每組各45例。對比兩組療效、癥狀緩解和消失的時間。結果 兩組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93.33%、68.09%,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者腰腿疼痛的癥狀緩解、消失的時間,明顯比對照組短,P<0.05。結論 腰椎間盤突出癥通過獨活寄生湯加減聯合中醫骨傷手法按摩的方式進行治療,臨床療效較好,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
獨活寄生湯加減;中醫骨傷手法按摩;腰椎間盤突出癥
腰椎間盤突出癥,為臨床上比較多發的病癥[1]。主要因為人體椎間盤發生變性、纖維環產生破裂和髓核組織突出的刺激等,進而誘發其神經根出現的綜合癥。而腰腿疼痛,屬于腰椎間盤突出癥引發的主要原因[2]。本次研究,選取我院近年來收治的90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研究獨活寄生湯加減聯合中醫骨傷手法按摩對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現進行具體的報道。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近年來收治的90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均為45例。觀察組男32例,女13例;平均年齡(51.6±5.7)歲;平均病程(1.6±0.4)年。對照組男34例,女11例;平均年齡(50.4±5.5)歲;平均病程(1.2±0.2)年。兩組臨床基本資料比較,差異并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1.2.1 對照組通過中醫骨傷手法按摩的方式治療,操作方法:
①通過松解手法,針對患者腰背部肌肉部分、臀部肌肉部分加以按摩,進而促使患者保持放松[3]。取患者俯臥位,通過掌推的方式疊掌對患者腰背、臀部進行充分的按壓,且按壓上~下,輕~重,每次按摩5次。
②使用復位的手法,拉寬患者脊椎間隙,同樣取其俯臥位。采取大拇指以患者脊柱中間兩側實行推動,推動的方向為上~下,按摩5次。
③穴位的按摩,取患者俯臥位,通過拇指點按其背部兩側膀胱經位置,取腎盂穴、阿是穴。然后,采取肘尖對患者的承扶穴進行點按[4]。
④關節的有效活動,取其俯臥位,使用直腿抬高手的方式,以及牽引下肢的手法,針對患者患側關節進行活動和鍛煉,每次0.5h,每日2次。連續治療1w,且1w為1個療程。
1.2.2 觀察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獨活寄生湯加減治療。獨活寄生湯的藥物劑量和成分為:獨活和川芎、杜仲、牛膝均為15g,桑寄生和當歸、桂心、茯苓,以及黨參和防風、白芍均為10g。對于存在血瘀癥狀的患者,應添加紅花和桃仁,均為10g;針對氣虛患者,可添加30g的黃芪;對寒濕者,需添加附子10g、防己10g。上述湯藥每日1劑,分兩次服用,且1w為1療程,治療1療程[5]。
1.3 療效評判標準
治愈:通過治療,患者腰腿疼痛癥狀全部消除,直腿抬高角度高于80°,沒有對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影響。
顯效:通過治療,患者腰腿疼痛癥狀顯著緩解,直腿抬高角度高于60°,沒有對正常生活、工作構成影響。
有效:通過治療,患者腰腿疼痛癥狀有一定的改善,直腿抬高角度約為45°,對正常生活及工作構成了一定影響。
無效:通過治療,患者臨床癥狀、體征沒有任何變化,或是病情更加嚴重。
1.4 統計學的處理
通過SPSS20.0,實行統計學方面的處理,計量資料標準差采取(±s)代表,計數資料通過%表示,P<0.05即為差異有統計學的意義。
2.1 兩組療效的對比
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3.33%,對照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68.09%,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療效的對比[n(%)]
2.2 兩組的癥狀緩解和消失時間對比
觀察組和對照組腰腿疼痛緩解和消失的時間分別為:(2.27±0.52)d、(28.62±5.67)d,(5.33±0.69)d、(54.38±8.19)d,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腰椎間盤突出癥,為臨床方面比較多發的病癥。發病的原因和腰椎間盤產生退行性改變、外傷和勞損等有較大聯系,進而導致患者椎間盤的基本支架膠原纖維發生改變,出現破裂的情況,引發病癥[6]。
中醫方面認為,腰椎間盤突出癥為腰痛和痹病的范疇,主要產生的原因為氣血不足和風寒濕邪外侵、腎精虧損等。本次研究,對這類病癥患者采取獨活寄生湯加減、中醫骨傷手法按摩的方式治療。其中獨活寄生湯中的獨活和桑寄,可發揮祛風止痛和活絡通痹等作用;杜仲及牛膝,能達到補肝腎、強筋骨,以及活血通經等效果;川芎,具備活血祛瘀、行氣開郁的療效;而桂心消瘀生肌、續筋骨;茯苓,能降濁泄毒、活血化淤;黨參,補中益氣且健脾益肺;當歸,可實現較好的補血、止痛和活血的作用;白芍,補血柔肝,同時平肝止痛。上述藥物聯合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治療,具有祛邪扶正和祛風止痛等效果[7]。此外,中醫骨傷手法按摩治療,為臨床上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重要方式,其主要對患者局部/全身部位以推拿和按摩方式治療,從而實現活血化瘀和舒筋通絡的功效,其解痙止痛的效果也非常好。
本研究結果能夠看出,觀察組療效和腰腿疼痛癥狀緩解、消失的時間,均優于對照組,組間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和趙長安等相關研究人員的研究的結果,基本達到一致[8]。可見,腰椎間盤突出癥通過獨活寄生湯加減、中醫骨傷手法按摩進行治療,能在短時間內有效的緩解患者的腰腿疼癥狀,臨床效果較好,值得臨床廣泛推廣和應用。
(作者單位:蒲江縣中醫醫院)
[1]楊東.中醫骨傷手法結合獨活寄生湯加減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療效分析[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5(10):55—56.
[2]陳新曉,陳良璽.中醫骨傷手法結合獨活寄生湯加減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46例療效觀察[J].內蒙古中醫藥,2014,33(26):49—50.
[3]王松煥,楊亞鋒.中醫骨傷手法與獨活寄生湯加減聯合對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實效性評價[J].內蒙古中醫藥,2015,34(8):130—130.
[4] 劉俊. 骨盆牽引聯合獨活寄生湯加減對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評價[J]. 黑龍江醫學. 2013(12)
[5]高玉會. 獨活寄生湯加減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臨床療效分析[J]. 基層醫學論壇. 2013(07)
[6] 衛奇. 中藥獨活寄生湯聯用穴位貼敷治療退行性膝關節炎的效果觀察[J]. 世界中醫藥. 2015(S1)
[7] 紀姝花. 獨活寄生湯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療效評價[J]. 臨床醫學. 2014(02)
[8] 謝楠. 獨活寄生湯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36例臨床觀察[J]. 實用中醫內科雜志. 2014(06)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living parasitic tonga subtraction joint fractur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ssage therap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lumbar disc prolapse. Method from March 2013 to April 2015 treated patients, 90 cases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protrusion,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by using methods of living by joint parasitic tonga subtraction treatment, control group take fractures techniqu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ssage treatment, 45 cases in each group. Compared two groups of curative effect, symptom relief and disappear time. Results the two groups total effective treatment, respectively, 93.33%, 68.09%, the differenc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Observer waist pain symptoms, disappearing tim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Living by by parasitic conclusion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protrusion tonga subtraction joint fractures techniqu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ssage treatment,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is good, has the important clinical value.
live with parasitic tonga subtraction; Fractur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ssage; Lumbar disc dise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