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學鳳
聯動式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延續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評價
●蔡學鳳
目的:探究聯動式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患者延續護理臨床實踐過程中的應用價值。方法:擇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202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按照患者的就診時間先后順序隨機將其等分為研究組和參照組,每組各包含患者101例,參照組患者運用常規方法實施延續護理,研究組患者運用聯動式健康教育模式開展延續護理,觀察比較兩組患者接受護理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和體重指數等生理指標。結果:護理后,研究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以及體重指數生理指標水平均顯著低于參照組,組間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對糖尿病患者應用聯動式健康教育模式開展延續護理,能夠顯著提升患者的治療有效率,降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以及體重指數等生理指標水平,優化患者在患病和接受治療過程中的生存質量,值得在臨床醫學實踐過程中予以推廣運用。
聯動式健康教育模式;糖尿病患者;延續護理;臨床價值
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針對收治的部分糖尿病患者運用聯動式健康教育模式開展了延續護理,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現報告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
擇取2012年3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202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全部患者均滿足美國糖尿病協會制定發布的糖尿病臨床診斷標準。按照患者的就診時間先后順序隨機將其等分為研究組和參照組,每組各包含患者101例,參照組男性患者56例、女性患者45例,年齡介于45-77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0.2±5.5)歲,研究組男性患者54例,女性患者47例,年齡介于44-7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0.4±5.1)歲,研究組患者和參照組患者在年齡以及性別等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經統計學計算P>0.05,具有可比性。
1.2 臨床護理方法
參照組患者運用常規方法實施延續護理,研究組患者運用聯動式健康教育模式開展延續護理,其具體內容如下:(1)心理護理支持:護士在患者初始入院治療后,應當及時全面調查了解患者的心理情緒表現狀態,圍繞患者關心的在臨床治療過程中可能遭遇的具體問題,及時為其提供針對性的解答,在此基礎上,護士應當動態關注患者在住院接受治療過程中的心理情緒狀態表現特征,圍繞患者出現的以焦慮和抑郁為主要表征的負性情緒項目為其展開針對性的治療處置,確保患者以積極穩定的心理情緒狀態參與具體的臨床治療處置過程。(2)群體性健康教育:護士定期組織本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實施集中式群體化健康教育活動,教育活動開展過程中具體涉及的知識內容,主要包含糖尿病基礎知識,發病機制,臨床癥狀表現特征,治療處置方法以及注意事項等內容,與此同時,護士應當結合患者在接受群體性健康教育過程中提出的具體問題,為其提供針對性的解答,確?;颊吣軌蝽樌麑崿F對糖尿病基礎臨床知識項目的清晰認知。(3)個體性教育干預:在以《糖尿病自控飲食實用手冊》為基礎的干預條件下,結合具象化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癥狀表現特征,為其實施針對性的飲食行為習慣干預指導,確?;颊咴谂R床治療過程中能夠順利建構健康穩定的飲食行為習慣。
1.3 臨床評價指標
本次研究中,觀察比較兩組患者接受護理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和體重指數等生理指標。
1.4 統計學方法
針對本次研究中涉及的數據選擇統計學軟件包——SPSS19.0進行處理,對計量資料選擇(±s)來進行表示,采用t檢驗;對計數資料選擇(n,%)來進行表示,采用卡方檢驗。若P<0.05,證明組間數據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以及體重指數生理指標比較
護理后,研究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以及體重指數生理指標水平均顯著低于參照組,組間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以及體重指數生理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以及體重指數生理指標比較(±s)
體重指數(kg/m3)研究組1016.4±0.98.0±1.76.4±0.820.1±3.2參照組1019.2±1.111.4±1.87.7±1.225.2±3.4 t值19.79913.80111.14910.977 P值<0.05<0.05<0.05<0.05組別患者例數空腹血糖(mmol/L)餐后2h血糖(mmol/L)糖化血紅蛋白(%)
糖尿病是因人體對糖類和脂質類物質的代謝功能異常而導致的慢性代謝系統缺陷性臨床疾病,其主要致病原因,在于人體對胰島素生物活性物質的合成分泌生理機制發生異常[1]。隨著我國民眾基本物質生活條件以及飲食行為習慣的深刻轉變,我國糖尿病的臨床報告發病率呈現了幅度顯著的逐年提升變化,給患者的生存質量造成了顯著的不良影響[2]。從臨床醫學實踐活動的具體開展路徑角度在展開分析,在針對糖尿病患者開展系統有效的降糖治療干預基礎上為其實施適當的護理干預和健康教育,對于有效優化糖尿病患者的臨床治療轉歸效果,具備深刻的臨床影響價值[3]。
本次研究過程中,研究組患者護理后,研究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以及體重指數生理指標水平均顯著低于參照組,組間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以上研究結果表明,針對糖尿病患者應用聯動式健康教育模式開展延續護理,能夠顯著提升患者的治療有效率,降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以及體重指數等生理指標水平,優化患者在患病和接受治療過程中的生存質量,助力我國糖尿病患者臨床治療活動開展水平顯著提升。
針對糖尿病患者應用聯動式健康教育模式開展延續護理,能夠顯著提升患者的治療有效率,降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以及體重指數等生理指標水平,優化患者在患病和接受治療過程中的生存質量,值得在臨床醫學實踐過程中予以推廣運用。
(作者單位:新津縣人民醫院內三科)
[1]崔建蓉.聯動式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延續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5,29(33):4197-4199.
[2]周俊峰,韓向北.聯動式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延續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05):250-251.
[3]馬曉萍.健康教育模式護理在糖尿病延續護理中的應用觀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6,1(07):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