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麗
試論人性化護理在心理科的應用
●朱家麗
目的:探討人性化護理在心理科當中的應用效果,提高護理質量。方法:基礎護理、心理護理和健康宣教相結合,應用于心理科病房患者護理。結果:心理疾病患者及其家屬滿意度較高,護理效果良好。結論:人性化護理在心理科的應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廣應用,是醫院贏得心理醫療市場的重要途徑。
心理科;人性化護理;應用
以人為本是護理的核心,人性化的護理方式有助于和諧病患關系,提高護理質量及患者滿意度,同時提升護士的職業認同感。為讓心理疾病患者在舒服放松的狀態下接受治療,我院心理科于2014年1月開始實施以患者為中心的人性化護理,最大限度的滿足患者及其家屬的要求。現將我院人性化護理在心理科的應用報告如下。
隨機選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入住心理科病房的患者,共250例,其中女性129例,男性121例,年齡在13至76歲之間,平均49±18歲。病程最短2個月,病程最常6年。患者受教育程度情況:博士1例,碩士2例,本科58例,高中103例,初中及以下86例。患者以恐懼、焦慮、緊張、神經衰弱等情緒障礙為主,表現為興趣減退、生活規律紊亂甚至行為異常、性格偏離等,患者自我評價下降,往往伴有疲乏無力感、思考困難或記憶力差等主觀體驗。
2.1 基礎護理
第一,做好飲食、消毒、睡眠和晨晚等基礎護理,主動向患者講解健康生活相關知識,與患者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考慮到心理科患者的隱私保護,臨床心理科患者不設床頭卡,所以護士必須對患者姓名、容貌、心理診斷結果和護理措施相當熟悉。同時,按照患者要求,及時提供換床單、換衣服等護理服務。此外,護理人員還應當謹遵醫囑,熟練并規范護理操作,護理過程中與患者及家屬適當溝通,避免護患糾紛,增強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信任感。
第二,優化護理環境。將心理科病房改為森田治療室,改善住院條件,以利于患者的治療與修養[1]。我院心理科病房患者以抑郁性神經癥、焦慮癥、失眠癥等心理情感障礙人群為主,在床位安置上,應當充分考慮患者的民族、宗教信仰、文化學歷和病情等因素。例如,抑郁癥患者不能同處一室,否則不利于疾病療效,盡量將抑郁癥患者與恢復期患者安排在同一病房,用實例幫助抑郁癥患者樹立克服疾病的信心;失眠癥和焦慮癥患者宜安排在舒適安靜的病房內,避免嘈雜環境引起其情緒上的波動和病患間的糾紛。年齡、文化背景、宗教信仰、民族習俗相同的患者宜安排在一起,以利于患者的交流溝通。在實際操作中,應盡可能理解、關心和得到患者支持,滿足患者需要。
第三,患者出院時應主動講明藥物治療的重要性,然后讓患者及其家屬正確認識堅持長期治療的必要性,并講解科學的院外用藥方案及隨診計劃,要求患者認真執行。
2.2 心理護理
第一,充分利用常規護理和病房巡視等機會解除患者的焦慮,主動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溝通交流,責任護士需要定期書寫護理記錄及其護理措施,并且有針對性的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講解藥物治療的必要性及不良反應,并邀請患者家屬共同參與制定治療計劃,以充分調動患者及其家屬的治療積極性,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說明積極治療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項,對患者給予關心和鼓勵,增加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
第二,鼓勵患者每日堅持到圖書室、棋牌室、游藝室和室外進行鍛煉放松,調節情緒,這對于心理治療和軀體機能恢復具有明顯促進作用。
第三,建立醫患座談機制,節假日期間可與患者一起過節,建立良好的溝通平臺。及時征求、反饋患者的意見和建議,不斷改進提高護理服務質量。
2.3 健康教育
心理科宣傳欄上除了介紹本科室醫護人員基本情況外,還張貼了病人的工娛活動照片,以消除患者的陌生緊張心理。同時,通過板報、宣傳冊和心理講座等形式,宣傳心理疾病防治知識。此外,提供病患咨詢指導服務,如婚戀生育、預防疾病復發等。患者出院前,認真做好健康宣教工作,提供延伸護理關懷服務[2]。
心理科人性化護理措施實施前后,我院以開放性調查問卷對患者一般情況進行調查測評,內容包括入院接待、護理態度、護理質量、健康教育等項目,由專人指導完成。個性化護理措施實施前的2013年滿意度與實施后的2014年、2015年滿意度相比差異明顯,p<0.05,具有統計意義。見表1。

表1 :人性化護理措施實施前后病人滿意度調查測評結果(n(%))
良好的護理服務和全方位的心理護理是醫護人員職業道德的體現,也是時代發展的要求。我院心理科自實施人性化護理以來,心理科病房患者滿意度明顯提升,患者心理壓力減小,康復信心增強,積極配合治療。人性化心理護理作為一項特殊的技能和精細的藝術,是心理科護士必須熟練掌握的。所以心理科護士應當不斷學習心理學相關知識,針對患者病情采取有效護理措施,并以愛心、耐心和崇高的職業道德,為病人提供良好的護理服務。新的醫學模式下,重視心理科人性化護理,既符合護理專業的發展趨勢,也符合當今醫護技術與人文關懷相融合的趨勢,能夠培養具有關懷能力的醫護人才,對護理行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實踐證明,以人為本的服務是護理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是提高病人滿意度和贏得醫療市場重要保證,是護理思想在實際工作中的彰顯。
(作者單位:湖北省恩施州優撫醫院)
[1]鄭堯娟.森田療法治療心理科住院病人的護理體會[J]. 當代護士(學術版),2011,(11):67-69.
[2]季凱.心理干預對心理科門診患者的心理健康和應對方式的影響[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20):4849-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