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評價
作為一名90后,我認為自己無論工作能力還是工作態度都沒有問題,唯一缺少的可能只是一些工作經驗,希望大家不要把那些90后的負面標簽強加在我身上。
職場心語
我渴望自己的努力能贏得關注,我希望自己所做的每件事都有意義,我需要得到應有的認同。
職場感受
現代企業的職場氛圍是冰冷的,完成工作是唯一的標準。至于怎樣完成,沒有人會去考慮。
去年,我畢業于香港某所大學。雖然不愿承認,但我認為憑借著自己的能力、素質,和一個還算過硬的文憑,自己的職場之路必將一帆風順,人生即將起飛。
在一陣火急火燎的面試之后,我終于得到了香港一家芯片設計公司的職位。上班不久,現實就給了我一記響亮的耳光。周末加班是家常便飯,每天從地鐵到家里滿腦子想的都是工作上的事。唯一值得欣慰的就是,我可以很驕傲地告訴每一個人,我見過凌晨四點的香港,這就是現如今社會巨大壓力的寫照。
不過,真正讓我感到失望的是職場的冷漠。和每個無趣的中午一樣,我在公司食堂吃飯。突然,令我緊張的一幕出現了,我們主管走進了門,更為尷尬的是,在一陣尋找之后,他選擇坐在我的對面。在這短短的一瞬間,我腦中閃出了千百個念頭:“要不要和他握手,要不要自我介紹,他是不是對我有印象?”對于我們幾百號員工的部門而言,記不住人是很正常的事。在腦中一陣空白的同時,我忐忑不安地和他打了招呼,他也禮貌地回應了我一下。
在接下來的幾分鐘里,我進行了激烈的心理斗爭。在我看來,這對于我來說是一個絕佳的機會,就像故事里寫的那樣,一個小職員偶遇老板,然后進行了一番激動人心的演講,最后得到上司的賞識,走向人生巔峰。
我在心中不停地模擬著我們之間的對話,我對職場的理解,我對工作的意見等等,我想出了幾乎能想到的所有話題。在我看來,這就是一次完美的才藝展示。我緊張而又充滿期待地說:“老板,這個季度我們部門的業績……”
對于我而言,這絕不是一次成功的對話,因為它就從未開始過。我剛一開口就被主管打斷了:“你有什么想法可以直接去和帶你的負責人談,在休息時間我不想談公事。”盡管話并不難聽,語氣也不強烈,道理也說得過去,但我感覺身邊的人都在嘲笑自己,真恨不得有個洞可以立馬鉆進去。臨走時,老板給了我一個道別,在我看來,這可以叫做扶貧或者布施。那一刻,我覺得自己對未來的憧憬是那么的可笑。
回想起半年來,自己工作從沒有對與錯,只有完成與否。每天一成不變就是上下班打卡,工作半年多,才發現原來一直只有自己在關注著自己。我與所有的90后一樣,我們有著在前輩們眼中優越的生活條件,無論家里還是學校我們都是世界的中心。但是這一切到職場里全變了,公司不會在乎你是誰,對于絕大多數公司高管而言,你的臉永遠沒有財報有吸引力。這就是我們90后的真實處境,對于工作,不管你怎樣對待,嚴謹也好瘋狂也好,認真也好隨意也罷,在老板的眼里,你只會把它做得亂七八糟。
其實我們也渴望被認同,我們希望自己的每一次努力能換來別人的關注,無論是批評還是鼓勵,我們都可以去接受。對于我們很多90后而言,工作并不單單為了錢,因為我們并不像我們父輩那樣面臨最基本的生存壓力,我們渴望的是自己能夠變得值錢。但現在,我們甚至連為自己標價的機會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