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評價
我想看更大的世界,發現生命更多的可能性。
職場心語
我是幸運的,畢竟我所有的付出都體會了一個感悟;畢竟面對所有的坎坷我都沒有退縮。
職場感受
職場“老油條”,都是“心機婊”。很多原本可以簡單透徹或者說天真的事情都“硬著陸”般地被復雜化。
90后,實習于某互聯網明星公司非核心崗位。
“我們招聘了你之后,就不會再招聘行政實習生了。”
“哦。”
“意思是你要把控整個公司,行政崗位只有你一個人。”
“啊?哦。”
“還有什么問題嗎?”
“沒有……”
就這樣,我迷迷糊糊地成為了一個行政助理,雖然不喜歡,但在種種機緣巧合的暗示下,我也愿意隨了這個緣。對這個崗位,起初理解得很簡單,無非是迎來送往、收收快遞,偶爾順帶買買東西。直到我很想用中指推眼鏡,優雅地表達憤怒,再加上一句“Excuse me”(不是吧,你在逗我嗎)為止。
我知道,作為全公司唯一的行政,我是所有人的助理。于是,我努力扮演一個永遠在線的角色。“管家,我需要一個膠水”“我要寄快遞,有包裝紙嗎”“麻煩幫我取下快遞”“麻煩幫同事們預定下酒店和車票”“不好意思,麻煩幫我改簽”……通常情況下,對待上述問題我都會說“好,馬上”。前提是他們不要跟我說謝謝。有一段時間,我特別討厭“謝謝”這兩個字,因為著實半分誠意也無。“謝謝”是他們用來展示自己教養的工具。敷衍了事地說聲“謝謝”,轉過頭就說“還是某某有用”。好吧,在別人眼里,我也是“工具”。I dont like it(所以我不喜歡)!
讓人心塞的事情,當然不只是以上的日常,我還有一個強迫癥+處女座的老板。
“有個同事要離職,你來組織個歡送會吧!”
“好的,有什么具體要求嗎?老板。”
“我都沒問題,你決定。”
然后,我天真地以為,我真的可以決定。想創意、買禮物、找同事幫忙設計Logo、做視頻、訂餐等,本來一切都很順利,直到歡送會的前一天。老板先是以離職同事的口味偏好否掉了預定的晚餐A,再以交通理由否掉了晚餐B,然后用個人喜好問題否掉了禮物A。這還不是致命一擊,當我下班后餓著肚子專程跑到商圈,逛了幾棟百貨大樓,重新買了一份禮物,再爬回寢室,煮了一碗白水面,盛在水杯里正準備吃的時候,老板給我發來一條信息:“明天離職的同事有事,什么時候有空,還不一定。”用中指優雅地推推眼鏡,表達的是憤怒。而那時,我想表達的是哀傷。正所謂“悲從中來,不可斷絕”,我像一個失敗者一樣哭了。
至此,我是真的覺得,行政這個崗位并不是之前想象的那么容易。對上,要了解老板的心思,把事情做對;對下,處理復雜的同事關系,體察不同的需求。非妙手慧心不能為,在細碎的工作中,耗費的耐力與心血也是無價。
在長時間陷入迷惘并感覺到不知所措的時候,我開始想,我來這里工作的目的是什么。我的目的是體察別人的需求,從第三方角度看別人是怎么工作的,以此反省彌補自身。那我達到了這個目的嗎?誠實地說,達到了。
我的上司們大多是出自咨詢公司的職業經理人,他們對待工作十分嚴謹,每一個細節都盡力關注,并引導我們向前一步思考,鼓勵我們勇于捍衛自己;我的同事們,大多都來自優秀大學的優秀學生,各有所長,有的愛瘋愛鬧,卻是設計好手;有的發揮法律專長,成為商務領域的小能手。
如果說幸運就是求仁得仁的話,那我無疑是幸運的了。另外,對自己感到很滿意的一點是,我從未想過退縮或者放棄。無論如何,我都堅持了下來,我想這是尤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