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創業成功的人,不只是因為他們的聰明和勤奮,還在于他們有正確的“創業三觀”。
我們平常講到的三觀是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創業的時候,我認為還需要加一個“創業三觀”,分別是時間觀、金錢觀和市場觀。很多創業者出現問題,其實都是這三觀不正導致的。
第一是時間觀。創業就是一場和時間的賽跑,創業者如何有效使用時間非常重要。無效的時間安排和凌亂的時間節奏,都是致命的。
我們的辦公室到處放著“青山沙漏”,以提醒大家不要犯拖延癥,集中精力解決主要問題。讓大家把沙漏當工具,與時間做同事,尊重時間,樹立正確的時間觀念。創業者樹立正確的時間觀尤為重要。創業取勝的關鍵除了創業的方向正確,還在于把有限的時間花在最值得做的事情上。
忙于沒來由的無效社交,在各種場合刷存在感;以加班晚歸為榮,在公司熬夜做一些與戰略優選不搭的事情;目標感不強,一味低頭做事,從不抬頭看路,以至于把時間和力氣花在錯的地方……在我看來,這都是時間觀有問題。
第二是金錢觀。如何理解商業本質、如何融資以及如何花錢,構成創業者的金錢觀。正值資本寒冬的現在,正確的金錢觀更加重要。
商業的本質是什么?盈利。創業被包裝得再性感,它也是一門“生意”,像做生意一樣去對待創業項目,它才可能獲得生命力。一個看不到盈利希望的項目,再有情懷的投資人也不會投。不管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流量”,還是創業者們迷戀的“入口”,大家一定不能忘了最終目的是什么。
明確了最終目的,在前進的道路上才能很好地做抉擇。很多創業者走到一半,便忽略了大方向。毫無節奏地做市場、沖流量,遲遲不敢變革,這些都是忘記商業本質的表現。當你時刻銘記著商業的本質,踏踏實實地向傳統企業家學習,創業之路也許會發生不一樣的變化。
在這樣熱火朝天的情懷創業年代,大談商業和盈利是讓人掃興的。好在商業的本質并不唯一,在盈利之外,商業還應該創造價值、長期存在。以創造價值作為創業初心,創業過程會變得豐富而有趣。而長期存在一段時間的商業才能完成一個真正的運轉周期,才能真正跑完規劃中的跑道。
如何正確地融資?寒冬階段要“廣積糧”,做好現金儲備,注意拿錢的效率,不要過于糾結估值。創業有時候比的是誰跑得快,寒冬期卻是在比誰活得長。
創業在花錢上容易經常犯錯誤。最常見的有兩種錯誤:一種是大手大腳,不注意花錢的效率,市場上瘋狂投入,效果和轉化率很弱。或者盲目擴張,增加運營成本。
另一種是害怕花錢,一說到花錢就緊捂錢袋子。看到別人的用戶從0到100萬來得很容易,自己也想不費勁地獲得用戶。結果捂住了賬戶,失去了競爭先機,由于錢的問題,錯失當前階段最優秀的人才。
第三是市場觀。在以前,跟得上市場節奏是一件值得贊賞的事。而現在,各種渠道頻出,各路消息浩如煙海。創業者如何判斷市場,選擇適合自己的道路,最快發現市場走向而不被潮流綁架,是市場觀的重點。
互聯網的高效傳播使大家很容易受到“市場潮流”的誘導,各種概念和風口論盛行,一夜暴富、財務自由的神話層出不窮,跟風創業的現象非常嚴重。
這種風氣下,堅持獨立思考,冷靜篤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創業者就顯得十分珍貴。他們跳出行業和思維的框架去看事情,跳出身邊的“趨勢”和“潮流”去看市場,對項目未來的發展、對行業走向的判斷以及做事的方法思路,很難被各種外部聲音干擾。
但很多創業者對所謂的創業信息盲目崇拜、照抄照搬,動輒以創業暢銷書為指導原則,用流行的概念包裝自己的BP,缺乏獨立思考的意識,無法看不到他們對項目本質的理解。這樣的市場觀是不可取的。
我曾無數次強調,創業成功是小概率事件。創業者一定要有清醒的認知。那些創業成功的人,不僅因為他們聰明勤奮,也因為他們“創業三觀”正確,能夠在正確的“三觀”下做出正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