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晨(哈爾濱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
?
拔尖人才價值觀形成及培育的對策
崔晨
(哈爾濱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
摘要:探索拔尖人才價值觀形成規律及培育研究,制定出拔尖人才價值觀的培育對策,目的在于積極有效地引導拔尖人才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為實現“中國夢”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提供人才支持。
關鍵詞:拔尖人才;價值觀形成規律;培育原則;培育措施
在當今,學者們認為“拔尖人才”是具有創新精神和能力,為祖國的發展做出重大貢獻的人才,在我國,特別是指能在世界領先的帶頭人和杰出人才。國家培養出的拔尖人才是否能為所用或者更好更大程度地發揮其作用,還要取決于價值觀。因此,關注國家拔尖人才價值觀的形成和發展的規律,是對社會根本的、整體的和長遠的需要的滿足,有助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個體的成長離不開外在因素的影響,拔尖人才價值觀的形成要經過模仿、萌芽、產生與發展、確立與穩定四個階段,在這四個階段中,拔尖人才通過家庭影響、學校引導、社會滲透、自我選擇等方式形成自己特有的價值觀。就目前我國拔尖人才價值觀形成狀況來看,在人生目的、人生理想、人生態度、人生道路及多元文化五個維度上,整體上是是積極進取,努力向上的,但是仍有小部分拔尖人才的價值取向存在需要注意的地方。而在培育的過程中,當前我國主要通過借鑒大眾文化和意識形態的傳播兩種模式對拔尖人才價值觀進行培育,并取得一定效果。但在一些問題上,也反應出目前我國拔尖人才價值觀培育的弊端:在我國拔尖人才價值觀培育過程中,社會和個人過分強調個人自我,忽視集體利益,過分依賴技術,使得拔尖人才的社交場所封閉,消極情緒暴增,生活非正常化,有較強的從眾心理,并且“知”與“行”的比較矛盾。導致這些問題發生的因素有很多,例如社會價值內容和學校教育脫節,忽視受教育者是活躍的獨立的個體,道德失落與價值觀判斷模糊等等因素。如何能更好地輔助拔尖人才形成具有社會主義的價值觀,這就需要尋找價值觀形成的規律,遵循價值觀培育的原則,才能提出更好的培育措施。
拔尖人才價值觀的形成與發展,是從拔尖人才能夠在思維中反映現實,到身體力行積極地影響并改造現實,再到能夠自覺地教育和深化自己,逐步深入的過程。拔尖人才價值觀的形成意味著拔尖人才自己能夠利用思維觀念成為自己行動的主人,并能自覺地調節自己的行為,從而為其個性的發展提供更為廣闊的前景。
(一)拔尖人才價值觀形成的內在規律。
價值觀的形成,依附于主體的自我調節能力與自我教育能力。這個形成規律在價值觀形成與發展的晚期階段起著特別重要的作用,擁有特殊的意義。拔尖人才價值觀形成有其內在規律:首先,尋找自我在認識社會發展的進程中的位置。其次,調整自己、充實自己,以便適應社會發展的主流。最后,學會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思想方法去辨析自我與社會,在社會之緯中認識自我。這既是具體方法的抽象,更是科學自我意識方法之根本。
(二)拔尖人才價值觀形成的外在規律。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價值觀作為社會意識,本質上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是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在認得實踐活動中形成的。這就是說,價值觀在拔尖人才的社會活動中,不僅改變著周邊的環境,對自己也進行著改造。只有當拔尖人才正確的認識并掌握客觀對象,并且能夠通過自我意識認識到自身是作為主體的存在時,才能將主體和客體區別開來,才能對客體產生需求意識,付諸行動去改造客體來滿足自身的需要,并以此為尺度去評價客體,進一步經過多次反復而沉淀為某種價值觀念。換言之,拔尖人才的需要和自我意識是價值觀產生的兩個條件,需要是價值觀產生的外在規律,價值觀念是在主體需要的基礎上,在自我意識的引導下,在主體的對象性活動過程中形成的。
(一)堅持人才的共性與個性原則。
任何事物都擁有其特點的個性,同時也具有同類事物共同點的共性,共性寓于個性之中,個性中又包含著共性,是共性和個性的統一體;任何事物在其內部都包含有兩個既互相排斥,又互相依存的方面或傾向[2]。人才的個性與組織的共性兩者之間的矛盾往往總是存在組織或系統中,組織的發展需要有統一性為基礎,而人才的發展需要個性的張揚。這是形成組織或系統有序結構的關鍵,是拔尖人才進行自主創新活動的現實保障。
(二)堅持多樣性價值選擇與主導性價值認同原則。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的深刻變革,導致利益多元化格局的形成。不同利益主體必然要求價值選擇的多樣性存在。多樣性價值選擇不是對主導性價值認同的削弱,而是在主導性價值認同的正確導向下,由底層價值想高層價值的不斷轉化;主導性價值認同不是對多樣性價值選擇的壓制,而是在多樣性價值選擇的基礎上與時俱進,對拔尖人才價值觀的培養要在多樣中立主導,在多樣中某共識,正確處理多樣性價值選擇與主導性價值認同的辯證關系。
(三)堅持理論灌輸與實踐教育相統一原則。
當前對拔尖人才價值觀培育的模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理論灌輸”,另一種是“實踐教育”。理論灌輸和實踐教育是培育拔尖人才價值觀的兩個必不可少的環節,具有同樣重要的地位,應統一貫穿在培育的過程中。理論灌輸是前提,是基礎,實踐教育是延伸,是升華,二者共同構成了價值觀培養的整個過程。但我們應該注意,實踐教育離不開理論灌輸,沒有理論支持的實踐,是盲目的,得不到好的效果;只有理論灌輸,脫離了實踐的培育,不僅與社會現實脫節,也將由于理論知識的過于抽象而不能被很好的吸收,達不到培育的目的[3]。因此,將理論灌輸和實踐教育統一于對拔尖人才價值觀的培養過程中,才能保證價值觀的培育達到預期的效果。
(四)堅持全球性和國度性統一原則。
價值觀培養的全球性原則是指,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拔尖人才價值培養要有一個全球視野、國際視野,以一種開放、寬容的姿態審視各種各樣的價值觀,兼容并蓄,敢于接納,敢于面對不同價值觀之間的碰撞、沖突,而非盲目排外、恪守教條。在對拔尖人才價值觀的培養過程中,我們應該堅持全球性和國度性相統一的原則,在時代的潮流中立穩腳跟,既要以一種積極的、開放的、寬容的態度兼容并蓄,又要從本國的國情出發,進行合理而必要的比較、考察、實踐和揚棄,促使我國拔尖人才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五)遵循人才成長規律原則。
抓好拔尖人才價值觀培養工作,必須與人才成長的周期性特點相適應,與知行轉化的階段性特征相契合,才能實現拔尖人才價值觀培育效益最佳化。我們要按照“工作實踐,培養骨干;長期積累,成就專才;一轉多用,培育將才;重德修身,成就社會”的育才規律,在拔尖人才的不同層次、不同職業和不同的成長階段,采取不同的培養措施,因材施教,有計劃、有目的地對拔尖人才進行分類,依據拔尖人才的各自特點制定不同的培養措施[4]。因此,遵循人才成長規律對拔尖人才價值觀進行培養才能使拔尖人才價值觀的培育工作有的放矢。
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必須以承認規律的客觀性為前提,我們只有在認識和掌握拔尖人才價值觀形成規律的基礎上,結合拔尖人才價值觀形成規律培育原則,才能找到真正解決拔尖人才價值觀與價值觀培育存在問題的對策。
(一)樹立正確的人生態度 培育拔尖人才的人生觀。
拔尖人才在進入青年后期階段,其價值觀的形成規律也將確定并趨于穩定。在這一階段,拔尖人才開始承擔責任,塑造自己健康的形象,同時也能夠理性、客觀地評價與分析自我。因此,只有端正、樹立正確的人生態度,引導拔尖人才樹立積極的、樂觀的、科學的、理性的、溫和的、具有遠見的人生態度,以對抗消極的、悲觀的、頹廢的、非理性的、盲目的、得過且過的人生態度,才能真正地讓他們擺脫不自信或自卑的心理,在可以讓他們不至于在這個紛繁復雜的時代里迷失,從而避免從眾心理產生。
(二)強調立德樹人 培育拔尖人才的道德價值觀。
十八大報告指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5]”。立德樹人,即在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的基礎上,要注重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其中,引導拔尖人才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在最大限度對拔尖人才價值觀兼容并包、理解尊重的同時,也要向他們嚴正申明黨和國家規定的言行禁區、對違反思想政治工作紀律的行為,絕不姑息縱容,強化引導。
(三)強化實踐教育模式 實現培育理念革新。
首先,加強學校和各單位的黨建工作,積極培養先進分子,影響和帶動更多的拔尖人才在政治思想上取得進步和提高[6]。其次,教育激勵就是教育者根據一定的教育目標設立各種激發學生動機的條件,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創造性和積極性,并滿足學生的需要,使學生不斷得到發展的過程[7]。利用他們豐碩的成果和過硬的政治思想、高尚的道德品質和無私奉獻的精神去教育激勵拔尖人才,才能保證拔尖人才價值觀塑造取得成效。
(四)重視人才的個性發展 營造價值觀培育環境。
強調個性發展,強調依靠自己的能力立足于社會,服務于社會,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全科天才不能普遍的存在,拔尖人才個體特性的發揮,可以通過營造相對“自由”的環境來培育拔尖人才價值觀。第一,在學校環境方面,各高等院校要培養良好的校風,提倡學術自由、倡導教學相長,抵制消極、庸俗價值觀念的滲透和影響;第二,在家庭環境方面,家庭成員特別是父母的教育觀念、教育態度和教育方式等對孩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第三,在社會環境方面,社會是拔尖人才個性形成的宏觀環境,也是價值觀需求的外在激勵尺度。營造一種有利于拔尖人才個性發展的自由的、寬松的社會生活環境,有利于培育拔尖人才的可持續發展的價值觀。
(五)加強引導培養拔尖人才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糾正拔尖人才價值觀的思想和行為,要在尊重拔尖人才價值觀形成的內在規律和外在規律的基礎上培育,還要從國家、社會和個人三方面加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導:第一,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激勵拔尖人才積極進取。第二,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拔尖人才建設社會主義的力量。第三,重視而后加強拔尖人才個人修養,提高覺悟,促進拔尖人才價值觀的培育。因此,只有加強對拔尖人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導,才能強化拔尖人才共同理想的樹立,為其提供一個穩固并堅定的精神支持,從而更好地為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服務。
總之,對拔尖人才價值觀形成及培育的研究對未來我國培育拔尖人才價值觀有著重要的作用,有利于破除制約和束縛人才培養的瓶頸,以便拔尖人才能夠充分發揮其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不斷推動我國由人才大國向人才強國邁進。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2-0173-02
作者簡介:崔晨,哈爾濱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2013級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