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新(旅順中等職業技術專業學校,遼寧大連 116041)
?
數控車床實習中控制零件尺寸精度的方法
李建新
(旅順中等職業技術專業學校,遼寧大連 116041)
【摘 要】尺寸精度是指加工后的工件尺寸和圖紙尺寸要求相符合的程度,學生在數控車床實習中加工的零件簡單,工藝單一,機床刀具實現由實習教師配置,因此,學生在數控車床實習中想要提高零件的尺寸精度,需要注意機床操作中的操作技巧。本文實例探討了學生實習操作中,提高零件的尺寸精度的常用的控制方法,如準確對刀,刀具磨耗補償調整,修改程序中的尺寸控制精度。
【關鍵詞】數控機床操作 校內實習 零件精度控制
尺寸精度是指加工后的工件尺寸和圖紙尺寸要求相符合的程度,實際加工后的零件尺寸與圖紙要求尺寸總會有偏差,這種偏差就是加工誤差,加工誤差越小,零件的尺寸精度越高。造成加工誤差的因素多種多樣。學生在數控車床實習中加工的零件簡單,工藝單一,機床、夾具刀具等工具不可選擇,因此,學生在數控車床實習中想要提高零件的尺寸精度,只能注意機床操作中的操作技巧。
以下以學生實習題為例,總結幾點適合學生在數控車床實習操作中提高尺寸精度的方法。
(1)編寫圖示(如圖1)零件程序,并進行加工調試。
(2)精加工余量0.8mm。
(3)安全生產。
(4)毛坯:¢30塑料棒。
車刀:正偏刀93度外圓車刀。
(1)分析工件圖樣,選擇定位基準和加工方法,確定走刀路線選擇刀具和裝夾方法,確定切削用量參數。
(2)數控加工程序編制。
(3)輸入程序、檢查、校驗。
(4)對刀與刀具檢驗。
(5)零件自動加工。
(6)根據零件圖紙(如圖1)要求,選擇量具對工件進行檢測,并對零件進行質量分析。
本零件加工工藝簡單,即:工件裝夾—粗加工——精加工。在整個零件加工過程中,車床狀態,刀具選用等條件,教師已經給學生準備好,學生不能自己進行選擇,要提高零件精度,需要在加工過程中注意操作技巧。總結以下幾點:
3.1 準確對刀
我校學生在實習時,采用試切法對刀。試切法對刀操作方便,容易掌握,也是工廠工人常用的對刀方法。試切法準確對刀,關鍵在于游標卡尺測量尺寸的準確,關鍵技術有2點:
3.1.1 使用游標卡尺準確測量工件尺寸
這要求學生要熟練掌握游標卡尺和千分尺的使用方法,能夠準確讀數。
游標卡尺使用注意:
(1)測量前應把卡尺測量面擦干凈,檢查卡尺的兩個測量面和測量刃口是否平直無損,把兩個量爪緊密貼合時應無明顯的間隙,同時卡尺的游標和主尺的零位刻線要相互對準。
(2)測量時要掌握好量爪面同工件表面接觸時的壓力,即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了,要剛好使測量面與工件接觸,同時量爪還能沿著工件表面輕微滑動。
(3)同一處直徑,應多次測量,取平均值。
3.1.2 手動方式控制刀具精確移動,選擇合適的切削參數
刀具切削工件時,如果用手搖論控制,則盡量平穩緩慢轉動手輪,使已切削表面光滑。
3.2 通過刀具磨耗補償調整尺寸
放大零件對于徑向尺寸的控制,根據“先放大再減小”的原則,在刀具磨耗處(也包括基準刀)修改。操作如下:使用1號刀切削時,工件徑向尺寸放大+1mm,而001處刀具磨耗原顯示是X0,則可輸人+1,加工后再測量,假如圖1Φ16處的直徑測得Φ16.82(要求Φ16),這時減少1號刀具磨耗值,如-0.82后再加工一次。
此方法方便快捷,能夠保證一次加工后尺寸不會偏小。本方法的刀補值偏置,放大零件尺寸在加工外圓時為正值U+1,內孔時則為負值U-1。
3.3 修改程序中的尺寸值控制尺寸
在加工中,有時會發現工件各處尺寸達不到要求,尺寸變化無規律。假設加工后測量各軸段徑向尺寸如下:Φ24.16、Φ16.08、Φ 10.12,與編程尺寸Φ24、Φ16及Φ10相比,是沒有規律的誤差。這時可通過修改程序中得徑向尺寸達到要求。
操作如下:把程序Φ24尺寸減小0.16改為X23.84,把程序中Φ 16尺寸減小0.8改為X15.92,將程序中Φ10尺寸減小0.12改為X9.88,這樣一改,各軸段不同的誤差,可在再次進行車削,至合格尺寸。
數控加工時的零件尺寸精度的控制的操作是數控加工的關鍵,明白刀具的走刀位置,坐標系建立與變更。才能精確的加工出想要的尺寸精度。在程序編制和實踐加工中靈活運用各種尺寸控制方法,盡可能減少對刀誤差,運用刀具補償值及時調整或上述的方法加工中所出現的加工誤差,有效地提高零件加工精度。
參考文獻:
[1]謝曉紅主編.數控車削編程與加工技術.電子工業出版社,2012年6月出版.
[2]劉蔡保主編.數控車床編程與操作.化學工業出版社,2013年1月出版.
[3]李銀濤主編.數控車床高級工操作技能鑒定.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9年8月出版.